110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卓美眼科专家帮你顺利入警
查看: 1646|回复: 0
收起左侧

[行测] 2018国考行测逻辑判断中很重要的“另有他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3 10: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行测中的逻辑判断部分主要由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两部分构成,而在学习完这部分内容之后,考生普遍认为可能性推理要比必然性推理更不易掌握。原因在于可能性推理本身较灵活,且首先需要准确把握题干的前提与结论的关系,其次还需要分析选项,进而对多个选项进行力度分析,多方面的因素使得考生认为可能性较难。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探讨一下可能性推理中,削弱加强型的力度比较问题中一个比较小但是运用却比较广泛的知识点,即另有他因和否定此因的力度比较。首先,另有他因和否定此因是我们在讲解可能性推理中的论证结构中所讲到的削弱角度,包括在知果求因和因果共存中都是运用比较广泛的一个削弱方式。其次,二者的力度比较为否定此因>另有他因。

否定此因是指选项中对于题干结论中所给的原因进行否定,另有他因是指选项中给我们的原因是与题干结论所给的原因不同,提供了另外一个原因。而在力度上,否定此因>另有他因。那接下来我们通过几个例题来具体说明一下这个力度比较的含义。

例题1: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音kuí)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

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

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答案】B。中公解析:首先分析题干的逻辑主线,此题的结论为“由于雨水冲刷,先秦时期的夔纹陶片出现在唐代墓穴中”,前提为“在唐代墓穴中发现先秦时期的夔纹陶片”。符合知果求因型分析选项:A项,与题干无关,因为结论讨论的是进食量先秦时期的桃片为何出现在唐代墓穴,与是否发现西汉的无关。B项,说明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迹象,说明不可能是因为雨水冲刷。直接否定结论的原因,可削弱。C项与题干无关,前提告诉我们发现的陶片就是先秦时期的,所以再讨论夔纹陶片是否属于先秦无关。D项说明发现的先秦时期的陶片可能是因为墓主生前喜欢,所以随墓主下葬,属于另有他因,可削弱。故B和D均可以削弱,而B的力度比D的大,因为结论是给先秦陶片出现在唐代墓穴找了一个原因,B直接否定此因,而D虽然提供了另有他因,但是并未完全否定雨水冲刷的原因,故选B。hegang.offcn.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110BBS ( 豫ICP备2020034528号 )

GMT+8, 2024-6-27 05:50 , Processed in 0.1142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