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卓美眼科专家帮你顺利入警
查看: 305|回复: 0
收起左侧

[申论]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模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6 21: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作文,是近几年当中,公认的难度角度两篇作文。在这里我们将地市级大作文为大家做详细解析,争取能够从这篇作文的写作思路中总结规律,举一反三。我们先来看一下题目。

  【例】请深入理解“给定资料5”结尾画线句子“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材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解析】

  一、审题。

  这道题目属于观点类的作文题目,这一类型的题目意味着,作文的主题词一定与该观点紧密相连,并且分论点的写作思路也需紧扣该观点。该句的主干明确指出要“向水学习”,说明主题词就是“向水学习”这个词语。这就是很多考生将主题词写成“城市水系建设”,最终导致跑题,分数较低的原因。所以对于观点类的题目,主题词仅仅依靠材料判断是不够准确的,一定要仅仅围绕题目来确定,然后在思考如何用材料来证明该主题词。

  二、核心思路。

  对于观点类的题目,认真解读该观点在材料中的含义,不仅决定了正确判断主题词,更关系到分论点的写作思路。该观点在材料中的前一句,即该观点的核心内容。“水,柔而能克刚,静而能映物,动而能变化,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这句话明显有四层意思,可写四个、三个或两个分论点。一般情况,拟写三个分论点为最佳,所以可灵活将四层意思柔合为三层,即以柔克刚、动静相宜、滋养不争。接下来,就是梳理材料脉络,将这三层思路嵌套进全篇材料。

  三、梳理材料脉络。

  材料1:核心再讲,人水共存的理念。第一段,“水”的背景;第二段,水的重要性;第三段,英国治污的案例;第四段,人水共存以防洪。

  材料2:第一段,水系破坏影响防洪;第二段,因水而兴的城市案例;第三段,水系的历史与现代意义;第四段,水系治污与节水;第五段,水系对生态的意义;第六段,提出水的柔、动与情怀;第七段,水系与城市安全;

  材料3:(1)水的活力;(2)死水变活水以治污;(3)活水的意义;(4)水之美一在增色添彩,二在滋养生命;

  材料4:(1-2)L市水文状况;(3)水系改善城市生态;(4)水系激活文化产业;(5)水系促进产业调整,保障百姓福祉;(6-7)建设水系的具体做法。

  材料5:画线句子出现的段落,即主题词段。

  四、具体思路。

  如果只是单纯地看材料脉络的话,恐怕很难梳理出三个分论点的写作思路。但是,如果以通过画线句子所提炼出的三个思路,反向回材料套取相对应的材料的话,则不难总结出:

  1.治污与防洪的段落——以柔克刚

  2.活力与产业的段落——动静相宜

  3.生态与民生的段落——滋养不争

  五、论据写作思路。

  根据上面三中思路所对应的材料,重点选择部分材料信息,作为每个分论点的论据写作素材。但基于题目要求,不拘泥于“给定材料”,尤其在国考作文中,建议除材料论据之外,每个分论段都要适当拓展到材料以外的知识储备。如:

  1.以柔克刚——“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庸之道的民族智慧等;

  2.动静相宜——党员干部的“四个定力”,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等;

  3.滋养不争——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宗旨意识,“吃亏是福”的传统美德等;

  六、写作框架。

  向水学习,提高修为

  ——论向水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水以柔克刚的智慧,是对自然规律与循环理念的尊重与坚守;

  学习水动静相宜的精神,是对城市活力与产业发展的激发与推动;

  学习水滋养不争的情操,是对生态平衡与百姓福祉的维系与保障。

  七、总结。

  对于观点类的作文题目,一定要仔细解读该句子,以及留意该句子周围的相关信息。观点类作文,主题词以及分论点就蕴含在句子中或者在句子周围的信息中。希望大家认真揣摩,勤加练习,争取将这种写作思路内化于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110BBS ( 豫ICP备2020034528号 )

GMT+8, 2024-11-6 05:00 , Processed in 0.21641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