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卓美眼科专家帮你顺利入警
查看: 418|回复: 1
收起左侧

[其他] 教师资格考试: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6 16: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教师资格考试: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的思维在很多考生看来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尤其是思维发展的典型特点和一系列派生特点,是属于考试中的常考点、同时又是易混点,往往在考试的时候很多考生傻傻分不清楚,所以直接导致了错误率的上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并区分一下关于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这一知识点。

儿童思维的真正形成是在2岁左右,幼儿期(3~6、7岁)是儿童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幼儿思维的主要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性,踏实在直觉行动性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幼儿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一、直觉行动性思维

思维发展的最初阶段--直觉行动思维(不断发展),依靠的是感知和动作。

1.感知强调的是:拥有直观的材料。

2.动作强调的是:先做再想,无目的、无计划。

此部分常考单选:

【真题示例】一个幼儿在玩橡皮泥的时候,往往没有计划性。橡皮泥搓成团就说是包子,搓成条就说是油条,长条橡皮泥卷起来就说是麻花。这反映了该幼的思维发展的( )特点。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觉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象征性思维

解析:本题中体现在的是直觉行动思维,先做再想的特点。

二、具体形象性思维

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发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象代替了一切行动。表象在思维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具体想象性思维的典型特点:具体性和形象性

1.具体性:幼儿能够掌握代表实际物体的概念,不能掌握抽象的概念。如:教师手拿一个苹果问幼儿:“这是水果吗?”幼儿往往回答不上来,表示:“不知道”。但是如果教师直接问幼儿:“这是什么?”,幼儿会回答说:“是苹果”,抽象的集合概念和定理理解不了。

2.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实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进行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声音、形状等生动的形象。如:描述苹果总是:一个大苹果----一个红红的大苹果-----一个红红的、圆圆的大苹果。

除此之外具体形象性思维还有一系列派生的特点:

1.经验性: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维。如丽丽听到奶奶埋怨小鸡不爱长,丽丽就把小鸡埋在了土里,漏出脑袋还浇水,并骄傲的告诉奶奶,小鸡马上就会长大了。

2.拟人性:幼儿往往容易把实物、动物都当做人来看。如:幼儿会跟自己的娃娃说话,笔掉到地上会疼的。

3.片面性:强调的是看问题不够全面,往往只能看到个别方面不能从多个维度综合思考。如: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有好人和坏人之分。

4.表面性:强调的是理解事物不够深刻、本质,只能依靠表面现象来进行。如:3岁的丽丽听到妈妈说“这孩子的最真甜”,丽丽问妈妈“你舔过她的嘴么?”。丽丽对于嘴甜只是表面的味觉理解,而不是长相甜美、漂亮。

此部分考察形式为单选:

【真题示例】幼儿难以理解反话的含义,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 )。

A.经验性 B.表面性

C.拟人性 D.片面性

解析:反话:听到什么就是什么,理解太表面、不深刻、没有看到本质。

三、抽象逻辑性思维开始萌芽

抽象逻辑性思维是人类典型的思维方式,幼儿期还不能形成这种思维方式。但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的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以上就是关于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本次帮助各位考生梳理这一知识点,希望广大考生认真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考试的时候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110BBS ( 豫ICP备2020034528号 )

GMT+8, 2024-6-20 19:50 , Processed in 0.1331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