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jiazhuang8 发表于 2014-10-21 14:52:03

2014年河南政法干警面试考前指导:非语言交流重要吗?

人际交往中我们是同时使用有声语言、副语言、体态语三种手段进行着交流,也就是说:表达:语言十副语言十体态语。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交际过程中,35%的信息通过言语传递,65%的信息由非言语(语言、体态语)来传递,由此我们对非言语交流的作用可略窥一斑。对于准备参加2014年政法干警面试的考生来说,了解非语言交流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中公河南人事考试网就推出面试考前辅导,供大家参考。言语在人际沟通中起着方向性与规定性的作用,而与有声语言相结合的副语言、体态语言则传达着比言语丰富得多的内涵,可以准确反映交谈者的思想和情感(有时甚至是言语难以表达的东西),并起到了支持、修饰言语行为的作用。在政法干警面试中非言语交流也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作为口头语言的补充,起到辅助表达、增强力量、加强语气的作用,可以全面反映考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并可以促进考生与考官间的情感交流。非言语交流的得体使用,是考生面试成功的重要手段与技巧。①副语言副语言在面试中的使用,包括嗓音、声调、节奏与语速、重音等。它有助于表达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和态度,并影响考官对考生的评价。心理学家做过一项研究,将一段考生与考官的应答的录音中考生的话作技术上的处理:提高或降低音调,减慢或加快语速,但不影响声音的其它品质,如响度等。然后让被试者听这段offcn录音并对考生做出评价。结果,高音调的声音的考生被认为是软弱、不大真实,较神经症,而说话慢的考生被认为是冷漠、被动、不太可靠。这样副语言做为考生内在气质和思想的外在表现,将不知不觉“泄露”考生的思想修养、思维能力。心理状态、人格特点等要素。除了本色的的声音外,人还有经过修饰的声音。做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考生必须能够控制、驾驭自己的声音,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声音——在面试中使用经过修饰的声音,在语言的清浊,语言的顿挫、语调的抑扬、语感的好坏上下些功夫,塑造一个“声音形象 , 一般来说面试中考生应注意:音调适中,不可过高或过低;声音浑厚,但不混浊;有节奏感,不单调;这样的声音会给考官留下精明能干,心理素质好的印象,为面试成功铺平道路。考生同时应该避免:音调过高,给人以不成熟和情绪冲动的印象;尾音过长,声音太弱,给人以不肯定的感觉;语速过快,让考官难以深入理解并减低考官们对考生的重视程度;发出呼吸声,给人不稳重的感觉;粗声粗气或另一个极端:尖锐刺耳,会给人以粗俗之感;语调末尾上升,表明了考生的信心不足;声音颤动(有时因呼吸不规律造成),让考官误认为你紧张或羞怯;语速过于缓慢,让你显得毫无生机和压抑;语调呆板,声音沙哑,将减弱考生的说服力;用鼻音说话或哼声,会让考官觉得你傲慢、冷漠、缺乏诚意。2014河南省政法干警考试成绩查询(http://he.offcn.com/html/2014/08/31954.html?wt.mc_id=tq13564)时间要等笔试一个多月之后会公布,请随时关注河南人事考试网,有最新信息我们会及时更新。中公河南人事考试网预祝广大考生在政法干警考试中金榜题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年河南政法干警面试考前指导:非语言交流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