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jyzx 发表于 2008-9-24 11:43:10

行测:破解三大类歧义句

<SPAN class=hangju>&nbsp;
<P style="TEXT-INDENT: 2em">歧义句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以上可能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要辨析歧义句首先得弄明白产生歧义句的原因。产生歧义句的原因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多义词造成的歧义,一种是句子结构的不同停顿组合造成的歧义。人事考试网专家认为,歧义句主要有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三种类型。 </P>
<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一、语音歧义</STRON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能够导致歧义的语音特征主要有重音、停顿、声调、语气和语调。句子的轻重音、停顿点、语调等的不同均可以使句子意思有所变化,所以考生在运用汉语时,一定不要陷入误区。 </P>
<P style="TEXT-INDENT: 2em">例题1.(2007年河南省第1题) </P>
<P style="TEXT-INDENT: 2em">选出没有歧义的句子(  )。 </P>
<P style="TEXT-INDENT: 2em">A.反对你的游行的人不少 </P>
<P style="TEXT-INDENT: 2em">B.我们计划请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来我校作报告 </P>
<P style="TEXT-INDENT: 2em">C.A国对B国的进攻早有准备 </P>
<P style="TEXT-INDENT: 2em">D.学生的成绩好坏并不能反映其素质的高低 </P>
<P style="TEXT-INDENT: 2em">【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因停顿的不同而造成的歧义。A项“反对你/的游行的人/不少”与“反对/你的游行/的人不少”,停顿的不同,造成两种意思;B项“著名”是用来修饰“学者”还是“教育家”还是两者兼有,不明确;C项“A国对B国/的进攻/早有准备”与“A国对/B国的进攻/早有准备”,可有两种理解。只有D项是没有歧义的。故选D。 </P>
<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二、词汇歧义</STRON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词汇歧义大多都是多义词或多义短语使用不当造成的,如果一个句子里有某个词是多义的,那么这个句子可能成为多义句。 </P>
<P style="TEXT-INDENT: 2em">例题1.(2007年河南省第3题) </P>
<P style="TEXT-INDENT: 2em">请选出有歧义的句子(  )。 </P>
<P style="TEXT-INDENT: 2em">A.在大多数人眼里,他是一无所有的 </P>
<P style="TEXT-INDENT: 2em">B.去趟西安,他就买了三件礼品回来 </P>
<P style="TEXT-INDENT: 2em">C.成功是赢得了整场战争,而不是赢得每一场战争 </P>
<P style="TEXT-INDENT: 2em">D.他叔父原来在上海一所不错的中学里当数学教师 </P>
<P style="TEXT-INDENT: 2em">【解析】“原来”有两层意思,既可以表示“以前”,也可表示“原来如此”,则D项句子既可理解为“他叔父以前在上海当教师”,又可理解为“突然知晓了他叔父在上海当教师”。故选D。 </P>
<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三、语法歧义</STRON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语法歧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P>
<P style="TEXT-INDENT: 2em">(1)定语修饰指代不清。同一个短语或同一句话,在语法结构上有不同的划分,指向不同的修饰成分就会产生歧义。 </P>
<P style="TEXT-INDENT: 2em">(2)主谓宾搭配歧义。同一个语言形式,它内部的结构关系可能有多种,不同的机构关系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 </P>
<P style="TEXT-INDENT: 2em">(3)指代不明造成歧义。如“他的笑话讲不完”中的“笑话”既可是关于“他”的,也可理解为是“他”讲的。 </P>
<P style="TEXT-INDENT: 2em">例题1.(2007年河南省第2题) </P>
<P style="TEXT-INDENT: 2em">选出没有歧义的句子(  )。 </P>
<P style="TEXT-INDENT: 2em">A.没有人相信他的话 </P>
<P style="TEXT-INDENT: 2em">B.我和小王已经商量好了,下了课去打球 </P>
<P style="TEXT-INDENT: 2em">C.最后出席会议的教授的弟子作了精彩的发言 </P>
<P style="TEXT-INDENT: 2em">D.我们需要相信自己的人 </P>
<P style="TEXT-INDENT: 2em">【解析】A项相信的对象可能是“他的话”,也可能是“他的行为或其他”,“话”在这里做口头语;C项最后出席会议的到底是教授还是他的弟子,表意不明;D项相信的对象是我们,还是指个人的自信,不明确;B项其实表述也不清楚,“和”既可理解“与”,也可理解为“向”。相较而言,B项正确。故选B。 <BR>转自:<A href="http://www.zkedu.com/gwy/gwy_news/2008923163814.asp">http://www.zkedu.com/gwy/gwy_news/2008923163814.asp</A></P></SPAN>

坚持梦想 发表于 2008-9-24 15:03:22

学习了,支持一下

tianxian 发表于 2008-9-25 10:59:28

收藏了 谢谢LZ了

45611980 发表于 2008-10-8 09:33:44

顶一个

tianxing 发表于 2008-10-17 10:17:02

:hug:

leanmhm 发表于 2008-10-17 13:26:51

学习了

大包子 发表于 2008-11-7 22:12:18

ltobjy 发表于 2008-11-13 19:19:21

行测:破解三大类歧义句

真的不错,以后请大家在各方面多多指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行测:破解三大类歧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