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卓美眼科专家帮你顺利入警
查看: 1499|回复: 0
收起左侧

[技巧交流]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热点三:德育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8 17: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1.简述德育的认知模式。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是由皮亚杰提出,后由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

认知模式是:(1)理论假设:①道德发展论;②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①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②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③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①认知模式的缺陷;②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2.简述德育的体谅模式。

体谅模式是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体谅模式是:(1)理论假设:①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帮助学生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职责。②道德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③鼓励处于社会试验期的青少年试验各种不同的角色和身份。④教育即学会关心。(2)围绕人际-社会情境问题的道德教育:①设身处地。②证明规则。③付诸行动。(3)简要评论:①体谅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②体谅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3.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奖惩教育法?

(1)奖惩教育法,即奖励与惩罚法,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引起学生愉快和痛苦的体验进而强化或纠正学生某些行为的方法。奖惩教育法包括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等方式。

(2)运用奖惩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第一,提高对奖惩关系的认识。

第二,目的明确,具体有度。

第三,客观公正,有利于团结。

第四,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4.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运用榜样(示范)法?

(1)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

(2)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

①选好学习的榜样。

②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③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5.什么是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6.在中小学德育中如何运用说服教育法?

(1)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方式。

(2)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①明确目的性。

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

③注意时机。

④以诚待人

7.中小学德育的内容有哪些?

(1)爱国主义教育。

(2)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

(6)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7)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

8.德育的任务是什么?

(1)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2)德育的任务包括:

①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观。

②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③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④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9.如何认识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又由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学生的品德形成过程就是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的理解和看法,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观。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道德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道德认识或道德情感支配下采取的行动。

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品德的发展。其中知是前提和基础,它可以使学生在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行动;情和意是在知的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力量,它对学生品德的发展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行是人的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外部表现,是衡量学生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3)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第一,德育要注意全面性。

第二,德育要有针对性。

第三,要注意多端性。

第四,要注意长期性和反复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110BBS ( 豫ICP备2020034528号 )

GMT+8, 2024-11-21 23:52 , Processed in 0.1376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