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走向世界的北大荒—黑龙江垦区概况
黑龙江垦区俗称“北大荒”,又称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地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山麓。垦区下辖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北安、九三、齐齐哈尔、绥化、哈尔滨等9个分局,113个农牧场,总人口168万人。有558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03家非国有企业,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产业化龙头企 业18家。经过三代北大荒人60多年的艰苦奋斗,在昔日的亘古荒原上建成了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 食战略后备基地,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具有区域性、社会性、综合性特征,相对独立的特殊经济社会区域。由于有38个农场分布在920公里的边境线上,黑龙江垦区还肩负着屯垦戍边、繁荣边疆的重要职责。 黑龙江垦区具体可以用“大”、“高”和“多”三个字来概括。 一是规模大。垦区拥有113个农牧场,分布在黑龙江省12个市74个县(市、区),土地控制面积5.62万平方公里,是台湾的1.5倍,其中耕地面积4000多万亩,是浙江省的1.4倍,约占全省的1/5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企业集团。 二是现代化程度高。垦区创建了中国最好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模式。是集美国的规模农业、以色列的高科技农业及荷兰的工厂化农业——世界三大农业代表之大成。农 业机械装备了美国迪尔、凯斯和纽克兰等世界先进大型机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达9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相当于发达 国家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个百分点。 三是商品粮多。垦区具备了为国家年提供商品粮300亿斤的生产能力,商品率达93%。商品粮调出量占全国可调出量的四分之一。垦区用全国四十五分之一的耕地保障了全国十三分之一人口的粮食供应,一年生产的商品粮,可供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解放军三军和青藏甘宁四省区一年的口粮供应。 2003年“非典”期间,垦区在一周之内向北京调运5000万斤大米,及时缓解了北京市场大米供应紧张的局面。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垦区用三天时间加工了480万斤大米驰援灾区。黑龙江垦区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稳压器”,被誉称“国家抓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 粮仓”。 黑龙江垦区的开发建设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人才开发史。上世纪50年代,因开发南泥湾而闻名的王震将军率领10万官兵挺进北大荒,揭开了黑龙江垦区开发建设的壮丽篇章。1947年以来,先后有14万复转官兵,20万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和近10万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先后投身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垦区的开发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关怀。1983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垦区,做出了“垦区要发展多种经营”的重要指示。1996年李鹏总理视察垦区,称垦区是“中央手里的一把米”。2000年,江泽民总书记为垦区题词“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温家宝总理先后三次视察垦区,对垦区 作出了“垦区国家商品粮基地的重要地位不能变,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不能变”的重要指示。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黑龙江,对垦区的发展 给予了充分肯定,做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指示。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也对垦区发展给予了充分关注和大力支持。 今天的北大荒已经具备了资源、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科技、生态、基础建设、产业化等多方面的优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黑龙江垦区确立了以建设现代化大农业为目标,实施“三步走”、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战略布局、建设绿色垦区等一系列系列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国际化超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着力建设好本体垦区、影子垦区、域外垦区,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引领带动农村发展,参与国际农业竞 争,维护边疆稳定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被誉为“中华大粮仓”、“共和国绿色摇篮”的黑龙江垦区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正在向中国和世界展示,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农业的崭新形象。我们热忱欢迎各类人才及广大毕业生来垦区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共创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