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有防备、相对宽容 考官往往是防备的、批判的看待学生,无论是外在表现或是答题内容,考官都会略有“保留”。但是考官又是相对宽容的,他们非常清楚要在10到20分钟的时间里展现一个人的全部水平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要求也并不苛刻。 这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全看我们如何利用这种特点。从心理学上讲,人们更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俗语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就是这个道理。 相人之术、注重细节 考官的组成一般有两部分:高校教师和从事人事工作资深的公务员。他们的年龄一般是在40岁以上,他们往往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也积累了相当深厚的“相人之”术。 例如,我们都曾经听长辈劝告说:“站直了!”“好好说话!”或是“要有礼貌!”……这些都是这个年龄阶段的人非常注重的气质特点,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必须注重细节!二细节取决于习惯,改掉坏习惯最好的方法是用好习惯代替它! 审美疲劳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坐在教室里超过8小时,听一个又一个考生重复着对相同题目的回答,连上厕所都要定点定时,你会不会感到疲惫?答案是肯定的。这种疲惫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研究发展,每天上午考官对前三位考生的关注往往更多;每天下午考官希望临近结束的几位考生答题略减。这意味着,不同时间考试要有不同的策略。但这也是相对的,如果你非常啰嗦,就算你是第一位考生,恐怕考官也希望你快一点;如果条理清晰、言简意赅,即使你是最后一位考生,考官也会认真听你说完,毕竟这是他的义务。所以,主动权还是在我们自己手里。 最后,希望考生做好三方面的准备:1,生理上,将自己的身体调理好,尤其是不要“上火”,争取在面试时有最好的状态;2、答题上,对题型和技巧好熟练掌握,再强调一次:基础扎实和良好的答题习惯是最重要的;3、心理上要拿出必胜的决心,毕竟面试的机会是非常珍贵的,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大意而错失良机。 面试的准备是“痛并快乐着”的,痛苦的学习的过程,快乐的是看到自己“脱胎换骨”的惊人的改变。我始终相信,努力必定会有收获!风凰涅槃,浴火重生,与君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