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卓美眼科专家帮你顺利入警
查看: 2283|回复: 0
收起左侧

2010年公务员试题和高考试题的关系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3 15: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2010年公务员试题和高考试题的关系分析
很多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很讲究方法,政法英杰公务员教育就有一部分学生在寻找各种不同类型公务员考试试题的来源。关于各个不同类型的试题的来源和命制过程,学生花专门时间去研究各种不同类型试题的来源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时间是宝贵而有限的,这些工作应该由政法英杰专业的教师来进行;而且仅仅知道试题的来源对我们高分通过考试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当然,在不影响复习的前提条件下适当了解也没有坏处,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或得到什么启示,下面我们来进行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道典型的北京市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试题:
  三、阅读以下文字,完成95—100题
  公文,以其规范的体式、法定的效力,以其体现意志的团体性和所产生作用的强制性,对写作语言的使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公文写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从公文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准确性上考虑,一般注意区分其与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学语言的区别。但常常却容易疏忽模糊语言的运用,或者即便使用了,也是在一种潜意识中使用,而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模糊语言。让我们试从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模糊性,从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表述需要的模糊性两个相对应上来看模糊语言的实质。
  模糊语言是一个语言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不确定性概念的语言概念。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客观事物的模糊和语言本身在内涵、外延上的模糊相对应,形成了表述事物的准确性。比如:“全国人民奋勇前进”,“全军上下努力完成”等,其中修饰“前进”的“奋勇”和修饰“完成”的“努力”,本身在客体上就是模糊性。如果在此把它精确化:全国人民用多快的速度前进,全军上下用多大的力去完成,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问题在于语言上的精确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同时有的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满足某一种特殊需要在表述上要模糊,这同样是模糊的相对应,只是客体变成了实际需要。比如:“领导一再强调了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引起一些人的足够重视。”其中修饰“强调”的“一再”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这里强调的频率是完全可以精确化的,三次、五次、甚至一百次、一万次,然而表述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反映“强调”的频率,而是要反映“强调”的重要性。这样,“一再”就比其他任何能确指的频率在表述效果上都更有力。
  语言模糊不是一个语言概念,而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其主要的特点是没有形成两种模糊的相对应。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语言却是精确的。比如:“队伍于某日凌晨三点以后在张家口以南集结。”“人到得差不多了,开会吧!”这里的“凌晨三点以后”“张家口以南”和“差不多”都是极其模糊的时间、范围概念,而在这里所需要的却是一个确定的时间和范围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比如:“这件事发生在大约10年前的某一天。”其中,“十年前”其本身在客体上是模糊的东西,而在表述过程中的“某一”天”却把它精确化,这是客体上模糊和表述过程精确化的相对应。无论是哪一种对应,都是反映客观事物模糊而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模糊现象。这种现象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是绝对要避免的。
  综上所述,模糊语言和语言模糊本质的 区别在于是否形成了两种对应,即客观上的模糊、实际表述需要的______ 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______的相对应;客体上的精确、实际表述需要的______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______相对应。否则,便是语言模糊。
  95.关于公文“模糊语言”的实质,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模糊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
  B.模糊语言是指客观事物模糊与语言内涵外延模糊相对应,从而表述事物的准确性
  C.模糊语言是指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即语言上的精确而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
  D.模糊语言是指表述上的模糊,实际上比其他任何确指的语言在表述效果上都更加有力
  96.下列对“语言模糊”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模糊”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
  B.“语言模糊”是指为客观事物和表达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
  C.“语言模糊”是指客体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性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相对应
  D.“语言模糊”是指某些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特殊需要在表述上模糊
  97.最末一段划线处的四个词语,按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模糊 模糊 精确 精确
  B.精确 精确 模糊 模糊
  C.模糊 精确 模糊 精确
  D.精确 模糊 精确 模糊
  98.下列各例句中,属于语言模糊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中国指挥家汤沐海在欧洲一些很有影响的音乐节上频繁演出
  B.海水深度在200米的大陆架,蕴藏的石油有1500亿吨,占地球已知总储量三分之一
  C.我国将于5月12日至6月10日由本土向太平洋以南南纬7度零分、东经171度33分为中心,半径70海里圆形海域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D.过去十年中,日本对外投资大幅转向东亚,投资中日元贷款比重很大,在日元长期升值的背景下,这会加重偿债负担
  99.文中间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
  A.这就是语言概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表述需要模糊性的相对应
  B.这就是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语言却是精确的
  C.这就是客体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与过程的模糊性的相对应
  D.这就是客观上的模糊性与语言上的精确性相对应
  100.下列选项中对于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应当注意模糊语言的应用
  B.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应当大量使用模糊语言
  C.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应当避免语言模糊现象
  D.模糊语言是公文写作中应当加以重视的语言概念
  我们再来看2004年天津市十二所重点中学高三联合测试语文试卷中的一道题: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公文模糊语言的实质    
  在公文写作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从公文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准确性上考虑,一般注意区分其与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学语言的区别。但常常却容易疏忽模糊语言的运用,或者即便使用了,也是在一种潜意识中使用,而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模糊语言。让我们试从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所反映客观事物的模糊性,从语言概念和外延的模糊性与表述需要的模糊性两个相对应上来看模糊语言的实质。
  模糊语言是一个语言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客观事物的模糊与语言本身在内涵、外延上模糊的相对应,形成了表述事物的准确性。比如:“全国人民奋勇前进”“全军上下努力完成”等,其中修饰“前进”的“奋勇”和修饰“完成”的“努力”,其本身在客体上就有模糊性。如果在此把它精确化:全国人民用多快的速度前进,全军上下用多大的努力去完成,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问题在于语言上的精确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同时有的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满足某一种特殊需要在表述上要模糊,这同样是模糊的相对应,只是客体变成了实际需要。比如:“领导一再强调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引起一些人的足够重视。”其中修饰“强调”的“一再”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这里强调的频率是完全可以精确化的,三次、五次,甚至一百次、一万次,然而表述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反映“强调”的频率,而是要反映“强调”的重要性。
  这样,“一再”就比其他任何能确指的频率在表述效果上都更有力。
  语言模糊不是一个语言概念,而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其主要的特点是没有形成两种模糊的相对应。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一种为客观事物和表述需要是模糊的,而表述语言却是精确的。比如:“队伍于某日凌晨3点以后在张家口以南集结。”“人到得差不多了,开会吧!”这里的“凌晨3点以后”“在张家口以南”和“差不多”都是极其模糊的时间、范围概念,而在这里却是所需要的一个确定的时间和范围概念。这就是客观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性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的相对应。再比如:“这件事发生在大约10年前的某一天。”其中,“10年前”其本身在客体上是模糊的东西,而在表述过程中的“某一天”却把它精确化,这是客体上模糊与表述过程精确化的相对应。无论是哪一种对应,都是反映客观事物模糊而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模糊现象。这种模糊现象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是绝对要避免的。
  综上所述,模糊语言与语言模糊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形成了两种对应,即客观上的模糊、实际表述需要的模糊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模糊的相对应;客体上的精确、实际表述需要的精确和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精确相对应。否则,便是语言模糊。
  7、关于公文“模糊语言”的实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模糊语言是反映客观事物中那些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不确定性的语言概念。
  B、模糊语言是指客观事物模糊与语言内涵外延模糊相对应,从而表述事物的准确性。
  C、模糊语言是指从表象上看是精确的,但实际上是模糊的,即语言上是精确的,而所对应的客体是模糊的。
  D、模糊语言是指表述上的模糊,实际上比其他任何确指在表述效果上都更加有力。
  8、下列对“语言模糊”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模糊”是指一种对客观事物反映含糊不清的语言现象。
  B、“语言模糊”是指对客观事物的表述需要是精确的,而表述语言却是模糊的。
  C、“语言模糊”是指对客观事物实际表述需要的确定性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相对应。
  D、“语言模糊”是指某些事物在客体上并不模糊,而为了特殊需要在表述上模糊。
  9、关于“模糊语言”和“语言模糊”的区别,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模糊语言指客观上的模糊、表述过程中语言概念的模糊和实际表述需要的精确是相对应的。
  B、模糊语言为了满足表达上的特殊需要,虽然在用语上是模糊的,但其表达效果却是更好的。
  C、语言模糊指没有形成客观事物的模糊和语言本身在内涵、外延上的模糊相对应。
  D、客观上的确定性与表述过程的模糊性相对应,客观上的模糊性与表述过程的精确性相对应,都属语言模糊。
  10、下列各例句中,属于语言模糊的一项是
  A、我国西北的古丝绸之路上,遗存着大量的石窟遗址。这些石窟的岩体多属于砂岩,而且大部分为泥质胶结。
  B、海水深度为200米的大陆架,蕴藏的石油有1500亿吨,占地球已知储量的三分之一。
  C、据预测,北京西站今年春运日客流量高达24万人以上,春运期间输送240多万人,节前15天将出现3次客流高峰。
  D、北京在过去5年中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60亿元,2至3年要达2000亿元,相当于过去5年累计投资的29%。
  从这道北京公务员考试试题和天津高考语文题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这道北京公务员考试试题和天津高考语文题的文字材料完全相同,试题中也有部分完全相同,只不过在公务员考试中对材料进行了细小的改造,并增加了不同考核方向的试题而已。形式方面变化很小,实质的考察内容和方向有没有不同呢?下面我们来分析:
  下面从语文高考命题设计与考核能力要求和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试题的考核要求的对比中来进行研究:
  语文高考命题设计与考核能力要求
  高考语文考查的能力可分为五个方面,它们是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这五种能力正好由低到高形成了一级级台阶,其中,最高一级的应用和鉴赏是并列的,因此,我们也称之为五个能力层级。
  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考核要求:
  对词、句子、篇章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
  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准确理解;
  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
  根据上下文,恰当选用词语;
  准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
  从两者的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出: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试题的考核要求明显高于语文高考命题设计与考核能力要求,在这道试题中是否有体现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来看公务员考试中新加的第100题:
  100.下列选项中对于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应当注意模糊语言的应用
  B.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应当大量使用模糊语言
  C.在公文写作中,我们应当避免语言模糊现象
  D.模糊语言是公文写作中应当加以重视的语言概念
  要做对这道题,只有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个方面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和对篇章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能力。可以说公务员考试对考生能力考核的要求明显高于高考语文试题,由此要提示给大家的是:题从哪里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考试的能力要求和答题的方法和规律。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公务员考试押题的无效性,押题和猜题既是无效的、也是荒谬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110BBS ( 豫ICP备2020034528号 )

GMT+8, 2024-11-21 23:46 , Processed in 0.1453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