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liutingyan 于 2009-11-27 16:17 编辑
目录 天翻地覆慨而慷... 2
——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2
如何看待新中国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2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4
为何理解我国制度优势要正确把握前30年与后30年的关系?. 6
宝贵财富行动指南... 8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 9
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
是什么让老百姓得实惠... 12
——怎么看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12
怎样理解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12
怎样看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取得的成效?. 13
怎样使下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更好成效?. 14
“海啸”起处神话灭... 16
——怎么看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 16
国际金融危机是怎么酿成的?... 16
国际金融危机是否已经见底?... 17
人们可以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得到什么启示?... 18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20
——为什么今年经济增长要提出“保八”的目标... 20
为什么要提出保增长的任务?... 20
为什么要把保增长目标定在8%左右?... 21
实现“保八”目标的底气何在?... 22
为什么既要保增长又要保民生、保稳定?... 24
应对危机的根本之道... 25
——为什么强调保增长要靠科学发展... 25
为什么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发展?. 25
为什么说保增长与科学发展并不矛盾?. 26
如何在实践中把保增长和科学发展更好地统一起来?. 27
小岗村的新探索... 28
——如何看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28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义何在?. 28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今天才允许的吗?. 29
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哪些主要形式?. 30
为什么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31
独具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 32
——如何理解“中国式民主”... 32
怎么看“中国式民主”的实践成效?. 32
“中国式民主”好在什么地方?. 33
为什么要破除对西方民主的迷信?. 34
“邯郸学步”要不得... 36
——如何看待民主社会主义... 36
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吗?... 36
为什么中国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 37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 39
——为什么不能把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说成是“普世价值”... 39
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吗?. 39
把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说成“普世价值”意图何在?. 40
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41
“相约北京”的启示... 43
——为何越是思想多样化越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3
社会思想为什么会日趋多样化?... 43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4
如何正确处理“一”与“多”的关系?... 45
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谈起... 47
——何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47
文化何以成为“软实力”?... 47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什么战略意义?... 48
为什么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49
褪尽“俗装”换“雅装”... 51
——怎么看网络反低俗行动... 51
为什么要治理网络低俗之风?. 51
为何网络低俗之风不易禁止?. 53
如何才能使网络天空更洁净?. 54
团结是金稳定是福... 55
——为什么要努力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各民族团结... 55
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5
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56
为什么说维护和保持新疆社会大局稳定是当前新疆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58
从大学生“村官热”说起... 61
——如何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61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为何比较严峻?. 61
党和政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做了哪些工作?. 62
高校毕业生应当如何应对就业难?. 63
“凤还巢”再展翅... 65
——如何促进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 65
党和政府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采取了哪些举措?... 66
返乡农民工应如何正确面对就业难?... 67
让社保的阳光普照全民... 68
——如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68
为何要让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居民?. 68
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保障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70
如何让社会保障体系覆盖每—位城乡居民?. 71
迈向“病有所医”新时代... 72
——如何看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72
如何看待近年来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72
新医改会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73
怎样把新医改的规划落到实处?... 74
“三鹿事件”的警示... 76
——为何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76
食品安全为什么如此牵动国人心?. 76
怎样看待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 77
怎样进一步加固食品安全防护网?. 77
老话题再成新热点... 79
——如何将反腐倡廉继续引向深入... 79
为什么百姓最关注反腐倡廉?... 79
为什么说“腐败越反越多”并不符合实际?... 80
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81
咬定青山不放松... 83
——为何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83
如何理解“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83
为什么要强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84
怎样才能切实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85
天翻地覆慨而慷——如何从新中国辉煌的60年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岁月铭刻着奋斗的艰辛,历史映射着真理的光芒。2009年,我们伟大祖国迎来了60周年华诞。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GCD领导下,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创造了震古烁今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60年的辉煌历程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越来越彰显出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越来越得到亿万人民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如何看待新中国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歩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凃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但壮志未酬,直到中国GCD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才为之一新。中国人民在中国GCD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冶,迸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彻底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黒暗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冶的黒暗历史,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欣,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始了新的纪元。 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成立之初的共和国却面临着严峻考验。旧中国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投机猖撅,巿场混乱乱,民生困苦,失业众多……但是,在中国GCD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克服重重困难,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斗志,开始了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英雄壮举。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腐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战乱不已,人民生灵涂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但都壮志未酬。直到中国GCD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才为之一新。中国人民在中国GCD领导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受压迫、受奴役、受侵略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不聊生的黑暗历史,彻底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历史,实现了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始了新的纪元。 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成立之初的共和国却面临着严峻考验。旧中国留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生产萎缩,物价飞涨,投机猖獗,市场混乱,民生困苦,失业众多……但是,在中国GCD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克服重重困难,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斗志,开始了改造山河、建设祖国的英雄壮举。 新中国60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在中华大地上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新型国家政权的建立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从国民经济的恢复到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到各方面制度的不断完善……6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却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全球发展的格局和世界历史的走向。 这是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的60年。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60年的奋斗,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粮食、钢铁、水泥、原煤、有色金属等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振奋人心,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等一批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抗击特大洪水、战胜非典疫情和特大地震灾害的斗争取得伟大胜利,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等一批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举世瞩目……神州大地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这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根本改善的60年。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1949年到2008年,我国人均GDP从3 5美元增加到3266美元,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80%和90%分别下降到37.9%和43.7%,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不足100元增加到15781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不足50元增加到4761元,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3岁。延续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面免除,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人们正享受越来越宽裕的小康生活。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 这是中国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的60年。我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不断巩固,中国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民群众文化素质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有力弘扬,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等,越来越成为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强。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社会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是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的60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备受欺凌、任人宰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真正站立起来了。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世界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关于“中国奇迹”、“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讨论成为热门话题。我们坚持正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广泛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从积极斡旋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到参与协调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真诚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到推动在反恐、环保、禁毒、重大疾病预防等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60年弹指一挥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我们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精神振奋,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傲立东方。尽管在前进的过程中,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失误、挫折和教训,但总体上说,60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坚实步伐,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60年的发展,我们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归结起来就是确立和不断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60年的辉煌成就,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是个老话题。曾经一个时期,提起这个话题,有些同志似乎“理直气不杜”,因为我国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发展差距比较大,制度忧势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忧势不仅从理论上阐释,还得到实践的充分印证;不仅中国人民深切感受到这种制度忧势,而且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究竟“优”在哪里呢? 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比如,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反应迅速,果断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举措,很快初见成效,国际社会给予了积极评价。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说:“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巿场经济体系更有效。”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持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GCD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这些优势在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中更是显示出巨大威力。有国外学者评价中国抗击汶川地震灾害时说:“地震之后人们确实看到了中国制度体系的优越性,中国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的力量投入,这是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日本《朝日新闻)》认为,北京奥运会“使中国特有的体制模式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当然,不仅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两个方面,存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制度优势,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既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既取得重要成果,也遭遇过严重挫折。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体制和机制。它既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建立起来的,又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它符合中闻国情,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我们要科学、客观地去认识和把握。 首先,应全面地看。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好不好、有没有优势,应该看全局、看整体、看本质,而不能只看到局部、只盯着一些枝节,防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具有优势,关键要看它是不是总体上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是不是有利于维护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不是从根本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已经给出了最有说服力的答案。 其次,应具体地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具体制度、体制、机制组成的,大到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策法律,小到一个领域、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规章。其制度优势也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通过各个具体方面的制度、体制、机制的优越性表现出来的,它实实在在地体现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当然,它在一些具体方面、具体环节上还有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对此也应该具体分析,不能因此一概否定整个制度的优势。 此外,还应发展地看。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几百年的发展历史来讲,时间还不长。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的、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发展的、前进的,需要在实践中通过改革来不断完善。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各方面的制度将越来越完善,其优越性也将越来越充分地彰显出来。 只要我们坚持以全面的、具体的、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不难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从而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毫不动摇地坚持这一制度,也会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得更加清醒,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一制度。 为何理解我国制度优势要正确把握前30年与后30年的关系?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辉煌成就是几代人不懈探索、艰苦奋斗的结果。如果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来划分,新中国60年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前后两个30年。 前30年中,我们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由于缺乏经验和严峻复杂国际环境的影响等原因,也出现了失误和曲折。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就出现了急躁冒进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等“左”的错误,后来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长时间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付出了沉重代价。后30年中,党和国家从十年内乱的危难中重新奋起,进行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推动中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GCD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因此有人说,讲制度优势,主要是后30年,前30年主要是失误和教训。对此,我们该怎么看呢? 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就不能孤立地看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而应该把两个30年联系起来看,从整个60年的发展历程来把握。 首先应看到,前30年为后30年的发展创造了前提、奠定了基础,不能离开前30年谈中国持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我们建立和巩固了新型的国家政权,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以及中国GCD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冶制度。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宝贵经验,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没有前30年奠定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创造的物质条件,就不会有后30年的快速发展和巨大迸步。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的,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同时应看到,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我们党和国家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带领人民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党和国家又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地踏上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30年来,我们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前后两个3 0年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有机整体。整个60年,生动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展现了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如果进一步把视野放宽,就会看到,前后两个30年都是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懈探索和奋斗的过程,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有机统一的。后人总是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前行,又总是要超越前人而有新的创造,这是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新中国60年的历程,就是这一规律的生动体现。我们自豪于今天的成就,也要铭记前人的奋斗;我们不忘历史,更要面向未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我们党是怎样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不断成熟、展示出巨大优势的,从而更加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带着胜利的豪情回望过去,60年风雨兼程,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已载入史册。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未来,我们的面前,还有更长的路要走——到我们党成立l00年时,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事业崇高而神圣,前景光明而美好。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就一定能够胜利到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宝贵财富行动指南——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引领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号角和指南。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并富于理论创造精神的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重大成果。党的十七大把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3O多年来,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闯过激流险滩,始终沿着正确的航向前行。 为什么说中国持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何曾想,昔日广东南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会发展成为地区生产总值近8000亿元、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的现代化大都巿——深圳。 何曾想,昔日一片危棚陋屋、发展落后的黄浦江东岸,会变成高楼林立、商企云集的现代城区和世界级的金融贸易中心——浦东新区。 何曾想,昔日11名科技人员在一间小平房里创办的“公司”,会成为迸入“世界500强”的一家高科技企业——联想集团。 是什么促成了深圳的腾飞?是什么推动了浦东的崛起?是什么铸就了联想的辉煜? 归根到底是改革开放,是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回首往昔岁月,许多人不禁心潮起伏,感慨万千。30多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改革开放犹如一支如椽巨笔,在中华大地上描绘出一幅气势恢弘的壮美画卷。正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前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稳步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 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中国GCD人理论创新的丰富土壤。改革开放的每一步发展,都推动了理论创新;党的理论的每一次创新,都推动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天地。一部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共同推进的历史,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问题。用马克思的话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必然提出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新实践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多年来,我们党科学判断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深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认真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紧紧围绕这些重大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和回答,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如何科学总结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回答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我们党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颢。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科学判断时代特征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我们党面临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l世纪的历史性考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变化了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全党智慧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GCD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面对着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认真分析我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正是中国GCD人的伟大觉醒、伟大创造的产物,正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实践孕育着理论,也检验着理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也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与真理性。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 回望近代中国的历程,面对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砍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上下求索。多少主义和主张都出场了,又都破灭了;多少道路和方式都探索了,又都碰壁了;多少组织和政党都登台了,又都谢幕了。 只有马克思主义和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GCD,才指引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开创了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GCD宣言》发表以来160余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迸歩、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能够历经时代砥砺和历史检验,而愈益迸发出真理光芒的关键所在。 自中国GCD成立之日起,就始终面临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题。在这个问题上,几代中国GCD人带领人民迸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有成功也有挫折,有经验也有教训,深刻地启示后人:一方面,要开创我们的事业,就必须进行这种探索与实践;另一方面,迸行这种探索与实践绝非易事,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逬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我们党成立80多年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主要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找到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在革命胜利后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创立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并在指导实践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它始终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与人类文明进步联系在一起,顺应了时代潮流,体现了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深深植根中国大地,着眼解决中国的问题,以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和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作了中国化的表达,汲取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丰富营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一句名言。的确,伟大的理论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以真理的光芒照耀了世界,更在于它对实践实现了正确的指导。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胜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未来的实践还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持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我们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也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凸显期。只有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才能对前迸道路上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作出科学回答,顺利推迸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发展中国持色社会主义。 它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共同的事业,需要共同的奋斗;共同的奋斗,需要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作为我们这样一个有7000多万党员的大党、这样一个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人们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必须形成能够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凝聚起来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就是中国持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把社会主义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兴盛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凝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重,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团结奋斗。 它是我们应对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的强大精神支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之所以能够经受住一系列严峻考验、从容应对一系列重大事件、胜利完成一系列重大任务,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给予的信念力量和指导作用。在未来新的征途上,只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不动摇,我们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从对这些重大意义的认识中,我们就进而能够理解,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如何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绚丽多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丰富多彩的。作为一个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要正确地运用它,充分发挥它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作用,首先就要对它有全面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从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开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成为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部工作的主题,成为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主题。因此,无论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来深化、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把握了这个主题,也就把握了这个理论体系的根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既要理解它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还要理解它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这样,我们就从整体上把握了这个理论体系内容的全面性、丰富性,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 “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出“新话”,这是我们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的科学态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毫不动摇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弘扬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用新内容、新思想、新语言,写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版本,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同时,这一理论体系也是对毛泽东同志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把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就把握了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脉络,把握了这一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还应当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各自独特的理论贡献。它们既面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侧重于探索和解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既贯穿了共同的立场观点方法,又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构成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统一整体。 其中,科学发展观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又准确把握时代新变化和中国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用一系列新的思想成果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把握了这个理论体系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代又一代GCD人带领人民一以贯之、接力推进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着几代中国GCD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始终不渝地坚持。同时,实践永无止境,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在前进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在科学认识的前提下勇于创新,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伟大的事业催人奋进,科学的理论深入人心。我们要自觉坚持、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是什么让老百姓得实惠——怎么看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满棚棚生绿满架架菜,侯沟门旧貌换新颜。泉眼眼那个有源大树树有根,科学发展让庄户人得实惠……”革命老区延安市安塞县侯沟门村村民自编的具有浓郁陕北风情的信天游,颂扬了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村里的新变化:蔬菜大棚改造了,窑洞翻新了,道路拓宽了…… 安塞县是胡锦涛总书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联系点,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歩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集中力量办理了一系列实事,使人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可以说,安塞县的新変化,是2008年9月以来在全党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个剪影。实际上,无论是厂大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对于为什么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及怎样使学习实践活动切实取得成效,都十分关心。 怎样理解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前不久,由人民网承办的“学习与实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网站推出了一款FLASH网络互动游戏,以“树”象征正在蓬勃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网友可以“亲手”种一棵,还可以留言鼓励它茁壮成长。这个小游戏用新颍的手法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吸引了众多网友。截至目前,网友种下的“科学发展之树”已达到8000多万棵!这一仍在不断増加的“天文数字”,非常直观地反映出广大群众对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同和对学习实践活动的高度关注。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刻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 任何真正科学的理论都不是被束之高阁、藏之名山的学说,而应是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指南。科学理论只有为广大干部群众所学习、所掌握,才能真正转化为活生生的实践,转化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学习开启智慧,实践成就事业。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的党。在党的事业发展的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党中央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在经常性教育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党内实际情况的需要,利用一段时间,在全党或一定范围内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破解工作难题,推动事业发展,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比如,l998年11月,开始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2000年12月,开始在全国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GCD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全党开展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战略决策。2008年9月,制定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决定全党学习实践活动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自上而下分三批展开,每批时间半年左右,到2O1O年2月基本完成。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过去经验的又一次创造性运用。万众一心,其利断金。要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落实好、实现好,关键是要把全党的思想武装好、统一好。而要武装好、统一好全党思想,就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其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自觉性、坚定性。这是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要求。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了明显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何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完成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发展大势,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形势的判断和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工作。这是适应国际国内形势 深刻变化、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们党在全国执政60年,拥有7000多万党员,随着党执政时间的增加和党的队伍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的自身建设面临许多新课题、新考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这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一些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对推动科学发展、解决切身利益问题有更多的期待。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切实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努力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兴办一些顺民心、合民意的实事好事,必将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科学发展具有更加广泛、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使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稳固。这是顺应人民新期待、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步骤。 怎样看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取得的成效? 目前,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进入进一步巩固扩大成果的阶段;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从总体上看,学习实践活动开展至今已有10个多月的时间了,那么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呢? 2009年2月,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介绍了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的总体情况和取得的成效。4月份以来,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先后召开部分中央企业、部分省区市、部分高等学校学习实践活动调研座谈会,总结了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前一阶段的工作。7月,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进一步回顾总结了学习实践活动前一段的情况。总体上来看,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严格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紧密联系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各自实际,以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组织广大党员参加,认真推进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并精心组织“回头看”工作,认真开展自查、抽查,应该说在提升认识水平、推动科学发展、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普遍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广大党员干部紧密联系实际学习理论,认真学习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迸一步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转变了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在事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共识,理清了科学发展思路,进一歩坚定了团结奋斗、共克时艰的信心,进一歩提升了迎难而上、科学发展的能力。 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迸展。各地各部门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合起来,紧密联系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扩大内需,积极推动产业升级,鼓励自主创新,促迸产业结构调整忧化,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积极变化。同时,高度重枧解决就业等民生热点问题,及时排査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群体性时间,维护了团结和谐的良好局面。 特别是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推进价格体制、公共财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初步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同时,人民群众也感受到了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一些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过去有些机关不同程度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和“衙门习气”有了明显改变,而“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措施的实施给百姓办事带来更多便利。各地各部门着眼于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扎实做好返乡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安排等工作,办了一批群众普遍期待的实事好事,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认可。 实践证明,中央作出的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中央提出的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原则、方法步骤是符合实际的。我们要认真总结已有成果和经验,把接下来的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抓好抓实。 怎样使下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更好成效? 现在,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已经进入整改落实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出成果、见实效的阶段,也是最为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关注的阶段。从2009年9月开始,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将全面展开。从部分试点的经验总结来看,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呈现出与第一批、第二批学习 实践活动有所不同的特点:党员干部文化水平、思想状态差异较大,党组织类型多、流动党员多、工学矛盾突出,党员处于生产的第一线,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较多,等等。 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到今天,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必须把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作为整体,加强批次衔接、上下互动、左右联动,以使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有序开展、扎实推进。最近,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部署了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工作,这为紧密结合当前形势深入推进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更加注重搞好思想发动,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更加注重突出实践特色,更加注重作风建设,更加注重贯彻群众路线,更加注重分类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更好的成效。 要总结好、利用好学习实践活动已取得的经验。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结介绍了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开展好下一步学习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结合实际认真加以运用。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前一阶段学习实践活动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是:有的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不够扎实,有的单位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整改措施不够具体,有的单位对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度重视不够,有的单位对下属单位的学习实践活动抓得不紧,等等。对此要高度重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避免、整改落实。当前,特别要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国际金融危机目前尚未见底,要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2009年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进一步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在推动当前各项工作上下功夫。既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同时又要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后劲的关系,绝不能为了保增长而给今后科学发展埋下隐患。对民生热点问题,要重视研究,千方百计加以解决。 要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高度重视维护民族团结,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组织好下一步学习实践活动,还要加强统筹兼顾。参加第二批、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单位种类较多、成分复杂,活动的方式和要解决的问题都有所区别。特别是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主要在基层单位开展,共有122万个党组织、近4000万党员参加,任务十分艰巨。要针对不同类型单位和不同群体党员的特点,按照分类指导的要求,精心设计每个阶段的活动,使工作安排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反映基层实际,可操作、好落实。要切实找准学习实践活动与当前各项工作的结合点,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以各项工作的成果衡量和检验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效。 科学发展重在实践。只要我们严格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认认真真地把学习实践活动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都做好做实做深入,坚持走群众路线,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学习实践活动就一定会既不走过场,又不出偏差,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要求,更好地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服务,不断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海啸”起处神话灭——怎么看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加剧,严重打击了金融市场的信心,并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使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海啸很快蔓延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这场金融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影响程度之深,为20世纪30年代以来所罕见。面对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人们,都在积极探讨各种应对之策;同时,也正如许多人所指出的,这场金融危机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神话的破灭,促使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本身进行反思。 国际金融危机是怎么酿成的? 回顾国际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可以看出,这场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而次贷危机则发端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 为应对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沬破灭和2001年“9.11”事件的冲击,美国的中央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打开了货币闸门,从2O01年1月到2003年6月连续13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降至1%,创下历史最低纪录,想以此剌激国内经济。 由于低利率的环境显著降低了借贷成本,并形成了房价将持续上升的乐观预期,促使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巿场,长期以来,美国社会过度消费文化根深蒂固、不仅一般民众争相去买房,而且收人较低甚至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人,也纷纷借助银行信贷加入了购房大军。由于这部分购房者的信用等级较低,因而其房屋贷款被称为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简称次贷。 从2002年至2006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爆,房价节节攀升,次贷规模也不断膨胀,总额达到1.5万亿美元。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走高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很快出现了反弹,但显然这种“繁荣”是建立在越来越大的泡沫基础上的。面对日益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美联储又被迫开始加息。从2004年6月起,在短短两年内连续加息17次。利率的不断攀升,导致房地产市场开始逆转,房价开始下跌,也使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越来越重。次贷人群首当其冲,无力按期还本付息,违约比例持续上升,由此导致金融机构的坏账和损失越来越大,次贷危机开始浮出水面。2007年4 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贷供应商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告破产,拉开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序幕。随后次贷债券价格不断下跌,出现抛售风潮,到7—8月份酿成了全面的危机。 尽管美联储和西方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随即开始联手行动,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资金并大幅降息,仍未能阻止次贷危机的蔓延。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陷入困境,被摩根大通银行收购;7月,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房地美由于次贷爆出巨额亏损,引起金融界的恐慌。随后短短几周,美国多家重量级金融机构也身陷困境。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被收购。至此,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了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源于房地产市场的次贷危机为什么会把整个金融体系拖下水呢? 在次贷“病毒”传播过程中,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品的过度泛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长期以来,金融创新曾是美国金融体系的显著优势,而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一度被认为是重要的金融创新,成为美国金融机构赚钱的重要手段。次贷证券化,通俗地讲就是,放贷机构在借出一笔次贷后,并未就此收手,而是将其“卖给”像“两房”这样的机构,后者将购买来的次贷打包成一种证券化的投资产品,由评级机构提供信用评级保障,再由保险公司提供风险安全担保,最后卖给全世界的投资者。证券化所创造的金融衍生品本来可以起到分散风险、提高金融效率的作用,但由于监管不到位,这种金融创新被投机行为一波一波地推向高峰,以次贷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越变越复杂,日益与房地产基本面相脱节,泡沫被越吹越大,似乎只要倒腾那些五花八门的证券,财富就可滚滚而来。起初的次贷被逐级放大为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金融衍生品,到2006年这种金融衍生品总值达到了数十万亿美元,在美国金融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最终,当这些创新产品的本源——次贷出现问题时,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大厦犹如空中楼阁,轰然坍塌。 那么,发生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为什么会迅速扩散到全球呢? 这是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华尔街是世界金融体系的中心之一,美元在国际外汇储备货币中居于主导地位,因此美国的金融危机很快就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殃及全球金融体系。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各地都处于不同程度的金融开放之中。由于全球金融机构盘根错节地联系在一起,华尔街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自己的“有毒”资产出售到世界各地。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发现,美国的担保债务凭证大约一半为外国的金融机构及投资者所持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的金融危机会演变成全球金融风暴。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仅美国的金融业,而且包括欧盟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金融机构都遭到重创。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或申请破产或被迫重组,许多金融机构严重资不抵债,甚至连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和美国国际集团等金融巨擘都相继出现问题,不得不寻求政府救助;欧盟国家也有许多重量级银行,如汇丰银行控股集团、瑞银集团、德意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因购买美国“有毒”资产而出现巨额亏损。其中,苏格兰皇家银行在2008年亏损280亿英镑,创下英国企业的历史最高亏损纪录。 由于金融是现代社会经济的神经中枢,金融危机的恶果对实体经济影响也日益显现。西方发达经济体相继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工业生产、出口、投资和就业等诸多经济指标全面恶化。美国2008年第四季度GDP负增长6.8%,创27年来单季降幅最大纪录;2009年第一季度继续下滑,GDP负增长5.5%,6月失业率达到9.5%,创25年来的最高纪录。日本经济也出现了35年来单季最大幅度的萎缩,欧元区经济至今也仍在衰退之中。金融危机并未就此打住,由于外部需求减少、资金加速外流等因素,直接对中国、墨西哥、冰岛、俄罗斯以及东欧经济体等造成了严重冲击,不少国家经济陷入衰退,社会稳定面临巨大挑战。 国际金融危机是否已经见底? 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国纷纷推出诸多稳定金融、刺激经济的举措,应对政策之多、力度之大,实属历史罕见,用于应对危机的各项资金更达到天文数字之巨。截至2009年4月,美国政府前后推出的计划总额近1.5万亿美元,欧盟各国总和超过3万亿欧元,日本也达到25万亿日元。 面对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和国际金融机构加强了协调与合作。2008年11月和2009年4月分别在纽约和伦致召开了20国集团领导人会融峰会,就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强金融监管、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达成一系列共识,增强了国际社会合力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 在世界各国合作和应对措施的剌激下,一些国家部分经济指标出现了一些回暖迹象。在金融危机的源头美国,2009年2月新屋销量出现了7个月来的首次增长并连续增长3个月,反映未来经济走势的领先经济指数4月出现了10个月来的首次增长,5月继续增长,股巿强劲反弹。从3月9日低点至7月17日,道琼斯指数回升超过30%,标准普尔500指数反弹39%,纳斯达克指数上涨近49%。 据此,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持乐观的态度,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尽管很严重,但目前出台的政策措施正在显现出好的效果,相对于前期金融、经济形势的急剧恶化,目前世界经济下行趋势渐缓,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经济复苏势头初现,将在近期触底反弹。 那么,国际金融危机是不是真的如大家所愿,已经开始好转了呢?事实上,对国际金融危机具体走向作出准确判断是非常困难的。当前,不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国家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状况还不明朗,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国家各项应对举措实施效果还有待观察。但综合目前各方面情况看出,全球经济复苏信号尚不明显,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衰退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实体经济恶化超出预期,全球经济复苏可能经历较长和曲折的过程。还是以美国为例。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民众改变了借贷消费的观念,虽然6月消费物价指数、零售销售额略有增长,但消费需求仍处于较低水平,5月消费信贷仍为负增长且信用卡违约创新高,失业率等多项指标也在继续恶化,这说明美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问题还未解决。 坦率地说,国际金融危机也给中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国经济外部需求明显收缩,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城镇失业人员增多,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明显加大。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了扩大内需的1O项措施,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现在,这些举措已取得明显成效、呈现出积极变化,国内消费需求比较旺盛,投资需求稳步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作为国际社会负责 任的成员,我国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尽最大努力向有关国家和地区提供帮助和支持。 总之,当前整个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如果各国能够通力合作,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世界经济将有希望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寒冬;反之,金融危机或许还将进一步深化和蔓延,世界经济也将可能继续恶化甚至长期停滞。 人们可以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得到什么启示? 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留给世人的教训也是深刻的。中国有句古训:前车之辙,后车可鉴。那么,这场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哪些教训? 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到引发金融危机再蔓延全球,全球金融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暴露出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打过形象的比喻:“涨潮的时候,把石头都掩盖起来了,而退潮的时候,这些石头都会暴露出来。”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的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的同时,却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最后以危机形式爆发出来。因而有许多学者提出,要汲取金融危机的教训,在推动我国金融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既要积极发展虚拟经济,又要确保与实体经济相适应;处理好金融创新与有效监管的关系,既要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又要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处理好金融自主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既要稳妥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又要坚持金融发展的独立自主。 当然,正如金融危机影响正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其他领域一样,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也不仅仅是金融领域出现了问题,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根源。因而,更多的人开始从深层次上对资本主义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资本主义制度的利弊。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离职后,去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的课题就是“资本主义的崩溃及其未来”。美国《华盛顿邮报》一位专栏作家认为,目前美国资本主义体制麻烦缠身,前景不明。这些“体制麻烦”正是金融危机暴露出来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端。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极力倡导自由化,推行全面私有化,主张国家干预最小化,给经济领域各项制度打上了“自由放任”的烙印。新自由主义的推广,不仅导致对巿场的自由放任,而且使居民收入增长长期停滞,贫富差距迅速拉大,更加凸显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内在缺陷。据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统计,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公司主管平均收入是普通全职工人平均工资的40倍,而逬入21世纪扩大到了367倍。因而,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认为,国际金融危机是30年来推行新自由主义的恶果,也宣告了轰轰烈烈的新自由主义实践已经失败。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也提出,金融危机使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人了死胡同。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弊端。在资本主义社会,政治制度设计从根本上是为资本家利益服务的,这一点在金融危机中暴露无遗。有学者分析,美国作为金融资本最发达的地方,也正是政治制度为资本贪婪服务得最好的地方。危机爆发前,美国政府放松监管,促使金融资本无限扩张,使华尔街変成了一个疯狂逐利的“大赌场”,金融大亨们赚足腰包;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的努巿努力,又是用所有纳税人的钱去维护金融资本家利益,而陷入困难的穷人没有得到多少救助,更有甚者,这些资本家一面出手向政府要铳,一面给自己发放巨额奖金。 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道德体系的弊端。在某种意义上说,金融是一种信用关系,而信用关系是以社会的道德基础为条件的。一些人见利忘义,损害公众利益,丧失了道德底线,正是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对资本主义道德体系提出了批判,认为金融危机正是源于资本主义的唯利是图、贪婪以及道德沦丧。正因如此,《纽约时报》某专栏作家呼吁:“我们需要的不光是金融救援,我们需要的是道德救援。” 20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变,金融危机本质上是传统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现代版,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根本解决的问题。这正应了我国一句古话“万变不离其宗”,印证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论述的正确性,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为什么今年经济增长要提出“保八”的目标 大地回春,万象更新。2009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在全球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的一举一动分外引人注目,这次“两会”也受到了特别关注。据统计,登记采访的中外记者超过3000人。当《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2009年经济增长目标为8%左右后,世界各国给予了积极评价,全球各大媒体进行了突出报道。一时之间,保增长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面对我国GDP2008年第四季度6.8%、2009年第一季度6.1%的增长,人们不禁要问:2009年能实现8%左右的增长目标吗? 为什么要提出保增长的任务?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2003—2007年这5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1.02%,而年均居民消费物价总水平也就是通货膨胀率只有2.64%。2007年,我国的GDP总量上升到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14.5%。同样是这一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危机爆发之初,主要是住房信贷市场出现问题,其对美国经济走势的影响并不明朗,世界经济发展也未受到明显冲击,甚至国际市场上石油、铁矿石、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还在持续上涨。与此同时,2007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但也存在着经济增长偏快和物价较快上涨的压力,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是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为消除除这一矛盾,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国家采取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实现经济的“软着陆”。随着各项措施的落实,2008年3月以后物价涨幅逐渐回落,国民经济过热的风险逐渐释放。让大多数人始料未及的是,随着2008年9月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并很快从美国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巿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逐渐上升,使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外贸依存度很高。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为64.8%,在消费、投资、出口这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19.2%。我国的出口巿场主要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他们的逬口需求下降,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减少。外部需求的萎缩,首先冲击了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郜分外向型企业。由于来自欧美巿场的订单锐减,沿海地区很多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十分艰难,生产萎缩、利润下降,被迫迸行 产、停产或者外迁,甚至倒闭。以出口服装为例,2008年秋季广交会,我国参会的服务企业出口签约重下降37%,订单减少了60亿件。2008年11月,我国外贸单月出口出现7年来首次资增长,11、12月出口额同比分别下降 2.2%和2.8%,其中广东、江苏分别下降了5.1%、8.3%和6.8%、6.9%。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逐步从沿海向内地、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延伸。随着出口额的下降,为出口企业提供能源、矿产、钢材、设备等上游产品的企业也不可避免出现生产滑坡。2008年下半年以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逐月回落,发电量、铁路货物周转量等指标也出现了多年来未有的负增长,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市场价格下降,产能过剩问题逐步暴露。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2008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速由第一、第二季度的10.6%和10.1%下降到了9%,到了第四季度则进一步下降为6.8%。经济增长幅度下滑过快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综合各方情况,2009年有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为此,中央果断地提出,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 为什么要把保增长目标定在8%左右? 实际上,在这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都是8%左右。但与前几年不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趋紧,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将GDP增长目标定在8%左右,是综合考虑国内外各种因素而提出的一个预期值,既表明了我们的信心和希望,更充分考虑了它的需要和可能。 确定8%左右的增长目标,是现实的迫切需要。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根本。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增速过慢,就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不能缓解就业等各种社会问题,就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就业是民生之本。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约可增加100万个就业机会,相反则会减少100万个就业机会。一直以来我国的就业压力很大,每年有超过1000万的农民涌向城市,2009年又有611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据专家测算,只有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才能比较好地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如果经济增长速度降幅过大,就业压力就会明显加大,居民收入也会降低,不仅直接影响内需的扩大,而且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对社会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确定8%左右的增长目标,有坚实的基础和条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打下了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物质技术基础,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等经济增长的要素条件都远远好于以往。首先,资金比较充足。有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有24万亿元居民储蓄,财政收入也超过了6万亿元。同时我国金融体系基本是健康稳定的,与美、欧比起来,我们不但不用拿财政的钱去填补金融领域的窟窿,相反,这个时候金融还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大量贷款支持。其次,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虽然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近年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形成了以海尔、联想、华为、奇瑞等为代表的一批拥有自主知名品牌的优秀企业,生物科技、纳米、航天、信息等重要领域的研发能力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迅速崛起,科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再次,人力资源比较充裕。我国的劳动人口数量庞大,特别是3 0多年来国民整体素质显著提高,高层次人才日益增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条件。 确定8%左右的增长目标,有充分的需求潜力支撑。虽然出口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但内需增长仍有很大的潜力。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存在巨大需求,环保、生态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大有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一方面,中国人口多,储蓄率高,而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消费需求增长的空间很大。2007年,我国居民最终消费占GDP的36%左右,远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5 5%。随着2009年政府加大对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的投入,城乡消费环境会不断改善,居民花钱的胆子也会大起来,消费需求将会加速释放,消费结构的升级也会进一步加快。农村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农村人口每增加l元的消费支出,将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2元的消费需求;一种家电产品对农村人口的普及率增加1个百分点,就可增加23 8万台(件)消费需求,可见有7亿多农民的农村市场需求之大。另一方面,扩大投资作为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见效快的手段,两年4万亿的刺激计划将直接拉动2009年经济增长约1.5个到1.9个百分点。同时,政府投资会带动社会资本的投资,可以使投资规模成倍地放大。 此外,确定经济增长8%左右,也考虑了目标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符合人们对经济增长的预期惯性,有利于提振信心。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速达9.8%。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我国经济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中仍然处在前列,实现8%左右的目标确实有难度,但只要政策对头、措施得当、落实有力,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还应该看到,中央确定的8%左右的增长目标是指导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是为我国经济发展确定的努力方向,不完全等同于最后的实际值。最后的实际值比8%高一点或低一点,都属于这个目标的范围之内。 实现“保八”目标的底气何在? 阳春三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年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代表,围绕“世界金融动荡中的中国发展与改革”展开了探讨。与会很多代表认为,中国可能是唯一一个在2009年预期实现GDP增长8%的经济体,在金融危机的寒冬中将率先复苏。为什么大家都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实现“保八”目标的底气究竟何在呢? 首先,在很短时间内就连续出台了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当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刚刚显露出来的时候,中央就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足于扩大内需,出台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一系列重要举措。大规模增加政府投入,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大范围实施产业重振规划,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增强发展后劲;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城乡就业,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此外,还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减免税费超过5000亿元,多次降息和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实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摩托车、汽车下乡”、“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刺激消费政策。这一系列重要举措互相联系、不可分割,既应对危机又着眼长远,是一套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组合拳”,体现了党和政府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总体形势企稳向好。这种积极变化,突出表现为“四个一”:"一个回升",即生产增速稳步回升,GDP同比增长7.1%;"一个加快",即国内需求增长加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个推进",即经济结构积极推进;"一个改善",即民生继续得到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实际增长分别为11. 2%、8.1%。2009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是最快的。正如有的国外学者说的:在发达经济体进入负增长、新兴经济体增长也普遍放缓的前景下,中国经济的表现足以提振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信心。 第三,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可能迸一步加深带来的更大困难,我国政府还储备了充足的"弹药"。面对这场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做了长期应对困难的准备,预留了政策空间。如果金融危机迸一歩加剧,对中国影晌迸一步加大,我国政府可以随时推出新的剌激经济方案。有的专家分祈,目前我国累计国债余额仅占GDP比重20%左右.国际上,财政赤字风险的“警戒线”是国债余额占GDP的60%,这说明我国负债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在扩大支出方面还有一定操作空间和回旋余地。也有的学者分析,我国有数额庞大的居民储蓄,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存贷款利率和购房、购车等税率,进一步扩大补贴政策的实施范围,刺激社会消费。还有的学者分析,对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出口可以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等等。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和制度优势,有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有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全国上下促进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有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发奋图强的伟大精神力量。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基本保障。 为什么既要保增长又要保民生、保稳定? 保增长,是2009年全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人们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的简称。实际上,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今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集中中起来可以概括为"三保",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因而,对保增长的理解要避免简单化,要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三个方面来完整地理解和贯彻今年党和国家工作的主题。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者相铺相成、相互促迸。保增长是基础,保民生是目的,保稳定是前提,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不可能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民生的改善,就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真诚拥护,保增长、保稳定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保增长、保民生就无从进行。只有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有机统一起来,在做好保增长各项工作的同时,迸一歩改善民生、巩固社会和谐稳定,才能成功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坚持把保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给群众生活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增加了改善民生的压力。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高度关注民生。今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加快落实和完善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各项政策措施……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都作出了安排,制定了具体措施。从中央财政安排来看,今年与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支出达到7284亿元。随着这些措施的贯彻落实,人民群众在保增长中将得到更多实惠。 要切实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硬任务。当前我国仍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的时期,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下岗职工、失业农民工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劳资纠纷、合同纠纷等新矛盾不断产生,严重暴力犯罪上升,社会治安出现不少新情况,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和艰巨。必须把保稳定作为第一责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努力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要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把工作做在前头,把功夫用在平时,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认真听取群众的利益诉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依法及时合理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积极疏导、有效处置热点问题,坚决防止把个体矛盾演变成群体矛盾、小事情发展成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面对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只要全国人民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我们一定能够变挑战为动力,迎来满目春光,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应对危机的根本之道——为什么强调保增长要靠科学发展 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一个资源型城市。党的十六大以来,鄂尔多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历史性跨越,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模式,一跃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能源市场需求下降、价格下跌的重重困难,鄂尔多斯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加快淘汰电石、铁合金、焦炭等落后产能,提升产业层次,开工建设国内首家煤间接液化项目等38项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9年第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0.4亿元,同比增长20.3%,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2%。鄂尔多斯的发展实践生动地表明,国际金融危机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调整和优化结构的机遇。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化“危”为“机”,推动经济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为什么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科学发展? 当然,国际金融危机也给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尤其是给出口行业和外向型企业集中的地区带来了较大的冲击。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出口连续下降,部分企业破产倒闭,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经济增长大幅度放慢前行的步伐。表面上看,这些都是国际金融危机惹的祸,但细细分析,根源还是出在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仍不够深入,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比如,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但是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约60%,其中一些沿海地区甚至达到100%,当外部需求急剧萎缩时就会引发国内经济增长下滑。“国际金融危机与国内自身结构存在的问题相碰头”,产生叠加效应,影响无疑更为严重。可以说,这场金融危机好似一面“反光镜”,照出了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不足。 更进一步来看,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多困难,但是如果我们头脑清醒、措施得当,也会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契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短期来看,是要把其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长远来看,则是要推动我国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为今后发展打下更好基础。因而,科学发展不仅不能因危机而受阻、暂缓,而更是应对危机的根本之道。当前,我们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的一揽子计划,既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应急之举,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长远之策。 最后,国际金融危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本反面教材,暴露出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严重弊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和高度负债的经济运行方式不可持续,监管不力、放任金融市场自由泛滥……这些都与我们提倡的科学发展是根本对立的,也反衬了我们推动科学发展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清楚地昭示我们,只有科学发展才是正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之道。 为什么说保增长与科学发展并不矛盾?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受其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迅速扭转这种趋势已成为当务之急。2008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全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行动,保增长成为各地各部门的“头等大事”和“重中之重”,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地方也有不同做法。有一种意见认为,既然保增长是首要任务,环保“硬杠杠”可以适当软一软,土地“紧箍咒”可以适当松一松,项目“严审批”可以适当宽一宽,固投“节能关”可以适当缓一缓……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保增长的艰巨性,是不是必须要在生态环境、耕地保护、资源能源等其他方面作出牺牲,是不是真的可以不要科学发展了? 应该承认,面临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提出保增长首先是强调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推进现代化进程,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全面小康,就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但是这与科学发展并不矛盾。科学发展并不是不讲发展速度,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越是在经济发展遇到较大困难时,越是能体现出发展的重要性,越是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因此,保增长正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两者对发展的认识是一致的。 从根本上说,要真正实现保增长的目标,离不开科学发展。如果保增长偏离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等为代价追求当前增长,也许在一段时间内会有所发展,但是算长远“经济账”,它抵消不了“资源账”、“环境账”和“政治账”,这样的增长是无法长期持续的,最后就会变成“不增长”。讲科学发展,并不是不要上项目,而是要做好综合评估,扎扎实实推进对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有利的项目, 对于那些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哪怕一时能提高经济增速,也坚决不能上。也就是说,保增长保的应该是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可持续的增长、推进产业升级转型的增长。 总之,保增长与科学发展是不矛盾的,更不是对立的。只有不断加深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才能全面把握保增长的要求;同样,只有在实践中把保增长切实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才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如何在实践中把保增长和科学发展更好地统一起来? 春暧人间,万物萌苏。进入2009年春季,我国经济出现企稳回暧势头:投资、信贷增长加快,居民消费“牛”气渐足,一些领域下行趋势有所遏制,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这些都说明中央保增长的政策效应已经显现,也进一步提振了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全年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信心。 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回升格局还不平衡,当前经济面临的矛盾和困难仍然很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任务,就是自觉地用中央精神统一思想、指导行动,把保增长同科学发展更好地统一起来,化“危”为“机”,既顺利渡过眼前的难关,又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要做到化“危”为“机”,在思想认识上必须有新提高。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要结合全党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理解。要运用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认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深入分析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更好地研究确定应对危机的途径、办法和举措。要做到化“危”为“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必须有硬措施。越是在加大力度保增长的时候,越要重视提高发展质量,重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按照国家关于汽车、钢铁、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等十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指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要做到化“危”为“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必须有真动作。民生系民心,民心聚民力。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对低收人家庭的补贴和救助力度,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切实解决群众就业、就医、就学、吃住行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这次中央4万亿元投资中,有一半多的投资涉及民生方面,必将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实惠。同时,进一步改善民生,将明显促进消费的扩大,从而可以有效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要做到化“危”为“机”,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上必须有新突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影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抓住时机,不断深化价格体制、财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扩内需促发展、有利于调结构促增长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关键还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立足各地区各部门自身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创造科学发展新业绩。 事不避难,知难不难。无论国际金融风暴如何肆虐,只要我们有“咬定”科学发展这样一股韧劲,切实把中央关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够化“危”为“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在又好又快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
小岗村的新探索 ——如何看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说起安徽小岗村,许多人都很熟悉,因为它是中国农村土地“大包干”的发源地。在30多年后的今天,小岗村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是因为小岗村在“包产到户”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探索,进一步激活了农村生产力。目前,小岗村2000亩耕地中,已有60%流转用于发展规模种养业。小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2004年的2000元跃升到2007年的6000元,摆脱了农民收入长期停滞不前的状况。 小岗村的新探索,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发展完善的方向。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一时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义何在? 目前,我国总体已进入统筹城乡发展和加快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农业税全面废止,国家实行强农惠农政策,农业比较效益提高,农地价值提升,农业投资开发机遇增多,各类农业经营组织农地需求扩大。与此同时,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环境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承包农户的农地供给增加,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出现了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形式多样、对象多元等新变化。新时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而且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相互促进。 2008年,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1.09亿亩,占农户承包耕地总面积的8.8%。其中转包占54.1%、出租占26.2%、转让占6.3%、互换占4.2%、入股占4.4%、其他方式占4.8%。总的来看,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农民依法获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得到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平稳健康的。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的客观经济现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对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合理配置农地资源,培育规模经营主体,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加快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现代化生产装备和技术投入少,抗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保证流出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利益的前提下,有利于扩大流人方的农地经营规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和应用现代农业机械装备,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有利于发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占多数,土地特别是耕地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农户安心外出经商务工,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防止承包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抛荒,减少土地资源闲置和浪费;有利于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农地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优化。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利于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巩固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然要求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谁的,谁有权流转,可以采取什么方式流转,从而有利于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落实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有利于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而推进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今天才允许的吗?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是今天才允许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是党的农村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是明确的、一贯的,也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逐步完善的。 1984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允许农户经集体同意可以转包承包地给种田能手,但强调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作宅基地或者非农地。 1993年中央11号文件提出允许农户在承包期内转让土地使用权,但须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且经发包方同意。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作出决定,提出“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同时强调“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农户转让”。2001年年底的中央18号文件系统地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了规范。2002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上升为法律。2007年实施的《物权法》,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进一步完善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定。 党的十七大提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指明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向。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保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各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经验,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一是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前提和基础。二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的保障。三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允许的形式。四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底线。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体系。 当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哪些主要形式?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涉及农民重大经济利益和权利,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在总结农民群众实践的基础上,依法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转包。转包指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转包后原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原承包方继续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接包方按转包时约定的条件对转包方负责。如浙江省温州市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部分地方因劳力不足出现耕地撂荒现象。在地方政府的倡导下,农户把承包地有偿转包给专业农户经营。目前种粮大户承担着全市40%以上的早稻生产,耕地撂荒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转包是农民群众自发创造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这种形式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运作简便,方式灵活,是农户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过高的要求,对稳定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防止耕地撂荒,扩大土地经营规模起到积极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提高农民对农地保养、投资的积极性。首先,土地转包仅限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成员,多数情况是亲友和近邻,流转规模受到一定限制。其次,转包期限一般比较短,而且往往具有不确定性,有些是“一年一议”,甚至没有明确期限。 土地人股可以使农户与土地的实际经营者的利益有机地联结起来,最大限度地获得土地经营的增值收益,但人股农户也要承担相应的经营风险。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会带动人股形式的发展。 土地人股只能用于从事农业合作生产,不能组建公司法人。这是因为,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不完善和保障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承包地仍是农户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允许承包地人股组建股份公司或者有限责任公司,在企业出现经营风险需要债务清偿时,可能导致农民失去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法律也没有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组建公司法人的规定。 除以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外,农村土地承包法律还规定有转让、互换等形式;在实践中,农民还可以采取委托方式,通过中介服务组织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设立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的用益物权,其流转形式是由法律规定的,流转双方采取什么方式、流转期限如何确定等都要符合法律规定。一些地方探索创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有的超越了法律规定,要予以规范。 总的来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要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和现代农业组织方式发展状况等。 为什么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客观要求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供求、配置资源、形成价格,客观要求政府维护市场秩序、提供公共服务、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就是要按照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指导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稳健康发展。保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稳健康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四个重要关系。 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配置农地资源的市场行为,主体是农户不是干部,机制是市场不是政府;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又是涉及农户重大利益和耕地保护的大事,要切实加强指导、管理和服务。要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遵循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切实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有序进行,确保“三个不得”底线不突破。在指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政府的职责是因势利导,顺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引导而不干预,服务而不包办,放活而不放任。 四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国家、承包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关系。国家、承包者、经营者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利益取向有时不一致。国家强调的是流转土地要防止“非农化”,保证粮食安全;承包者关心的是流转价格高不高,承包地会不会丧失;经营者注重的是经营什么有利可图,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因此,要正确处理三者的利益关系,统筹协调国家粮食安全利益、承包者权益、经营者收益,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独具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如何理解“中国式民主”
2009年3月9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向大会作常委会工作报告。他在谈到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GCD领导中国人民选择的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唯一正确道路,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唯一正确道路。这番话不仅在代表们中间引起了广泛共鸣,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从历史的比较和现实的感受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GCD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和实践找到的正确道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坚持好、完善好,才能让中国式民主显示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怎么看“中国式民主”的实践成效? 所谓“中国式民主”,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个概括。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不仅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广泛自由、各种民主权利的保障和政治参与的程度,与30多年前相比,变化之大也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有少数人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显著,而民主政治几乎在“原地踏步”。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熟悉政治经济学的人都明白,经济与政治紧密相连,没有政治的进步,经济也很难发展下去。很难设想,改革开放以来,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相伴随、相适应、相匹配,中国经济建设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从民主的形式看,选举、协商等民主形式较为普遍。比如,顺应公民对选举民主的要求,有关投票制度、选举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断扩大。从农村基层干部直选情况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农村居民的平均参选率在80%以上,有的地方高达90%以上,全国60多万个村委会干部基本上实现了直接选举。还比如,顺应公民对协商民主的要求,建立专家咨询和论证评估制度、社会听证和公示制度等,就一些重大决策广泛听取和吸纳专家和民众意见。 从民主涉及领域看,凡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决策、公共管理、公共事务,都在积极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和形式,支持和扩大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比如全国人大坚持民主立法,这几年在制定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物权法等过程中,从座谈会到论证会,从常委会审议到大会审议,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开门立法”从尝试逐渐走向制度化。还比如,各级政府建立政务公开制度,相关旁听制度、信访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也在不断建立和完善等等。 从民主参与渠道看,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电话等交流沟通方式外,电视、网络、手机等载体被日益广泛应用。特别是网络,已经成为民众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渠道,成为党和政府听取民意的一个重要途径。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各级领导重视网络舆情,纷邀网民“灌水拍砖”……一系列事件反映出,网络民主正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所以说, “中国式民主”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合乎中国国情,合乎时代进步潮流,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式民主”好在什么地方? 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O年)》。这个计划提出,国家将继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中的人权保障,提高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的保障水平。可以想见,随着这个计划的实施,必将进一步赋予“中国式民主“新的丰富内涵。 它是以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可靠保障的民主。一方面,在人民内部实行最广泛的民主,用民主和法治的方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依法制裁破坏社会主义制度、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贪污贿赂和渎职等各种犯罪行为,维护法律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它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反对无政府主义的“大民主”,反对把个人意志凌驾于集体之上。 正是具备这些特点,使“中国式民主”具有内在优势,在国家和人民的政治生活中,在中国的发展进步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l3亿中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都享有民主权利,但是,不同党派、不同阶层、不同团体、不同社会群体,有着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民主需求。“中国式民主”之所以具有十分丰富的民主形式,正是为了适应和满足这一需求。通过不同形式的民主实践,各个层面的政治诉求得到充分表达,最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得到实现和保障。它能够汇聚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实现广泛的民主权利的同时,正确集中各方意见,协调不同利益,集体行使权力,科学作出决策,保证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它既尊重多数,又保护少数,从而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各个群体的意见、智慧、力量,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形成了共同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合力。 它能够保持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稳定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使政权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政策具有明显的连续性,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得以长期坚持和实施。正如一位美国学者评论的那样, “中国政体不会出现经常变更而导致经济、外交、政治、贸易等政策缺乏连贯性,用最低管理成本取得了比其他国家更大的成绩。1978年以来的30年取得了年均增长9.8%的发展速度……证明中国政体的‘奇妙之处’”。 毋庸讳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还不够成熟和完备,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官僚主义作风、腐败现象在一些部门和地方滋生和蔓延;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全社会的民主观念和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尚需扩大。中国民主政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必须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 为什么要破除对西方民主的迷信?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句话: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讲的是“橘”这种水果生在淮南地区就是“橘”,如果移植到淮北地区则变成了“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因为两地水土的差异。它告诉我们,适合于此时此地的事情,如果不顾客观条件差异拿到彼时彼地去推行,往往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比如,有人认为西方民主就是好,主张把它搬到中国来。那么这到底能否行得通呢?先不谈西方民主是好是坏,如果不顾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硬要“移植”到中国来,会不会水土不服由“橘”变为“枳”,导致结果事与愿违呢? 何况,西方民主究竟好不好,不能由西方国家说了算,也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而应该好好考察考察、检验检验。说起“民主”的概念,不是今天才有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最初的意思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这只是奴隶主和自由民的民主,奴隶是不包括在内的。近现代的西方民主,产生于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王权的斗争中,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渐进、漫长、曲折的历程。我们不妨从西方选举制度来看,普选制是英国最先提出的,但直到1832年,20岁以上的英国居民中只有7%的人享有选举权。1867年选举改革降低了财产资格的限制,享有选举权人数的比例提高到16%。l884年再次降低财产资格,使碍比例提高到28%。1918年规定30岁以上的妇女享有选举权,这一比例才提高到78%,直到1970年才实行18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法国直到1 974年,才规定18岁以上的男女平等地享有选举权。而在美国,达到这一标准是在1971年。由此可见,西方民主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才有今天的样子。 事实上,有些发展中国家就曾认为西方民主就是好,极力把它“移植”到本国去,结果非但没有给人民带来福祉,反而“水土不服”,使国家陷入了社会动荡的境地,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20世纪90年代初苏东剧变之后,在西方“民主化”思潮影响下,一些非洲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充当了西方民主的“实验品”,不顾国情的照搬不仅没有带来繁荣和稳定,反而连续发生军事政变,使人民遭受摧残,国民经济崩溃,社会发生倒退。 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我们,对西方民主一定要全面地、历史地、具体地看。既不能把民主的作用绝对化,更不能把西方民主形式绝对化。如果把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制、直选制度作为唯一的民主形式,这实际上是对西方民主的迷信。我们要发展“中国式民主”,必须破除这种迷信。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在饱经沧桑、历经磨难之后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华民族面向未来、不断发展的方向指南。只要我们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同时借鉴吸收人类政治文明包括西方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邯郸学步”要不得——如何看待民主社会主义 我国古代有个“邯郸学步”的寓言故事,说的是一个燕国人,听说邯郸人走路的样子特别好看,就去那里学。由于他只知一味地模仿,结果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样子,反而连自己怎么走路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家了。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向别人学习之前,先要搞清楚别人的经验是不是真的好,是不是适合自己,能不能学得来。如果生搬硬套,机械模仿,只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贻害无穷。 近来有人宣称,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一些国家搞民主社会主义很成功,主张中国也要搞民主社会主义。对此,我们应该怎么看呢? 在民主社会主义100多年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其思想主张也在不断变化。从目前来看,民主社会主义的主张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认为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价值,否认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的客观必然性;以“自由、公正、互助”为基本理念,寻求在资产阶级制度的框架内进行渐进改良;提倡经济民主,主张提高社会福利,缓和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的社会民主党有的长期执政, 有的与其他政党联合执政,在国家政治格局中有较大影响,在推动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重视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的调节功能,主张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他们提出建设“福利国家”,实行高税收、高福利政策,试图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比如瑞典、丹麦、挪威等国建立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模式。他们为中下阶层群体争取合法权益,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劳资关系,改善了劳动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了民主权利,等等。但是,这些政策措施毕竟是限制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没有也不可能触动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不会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的权力结构和阶级差别,不会改变和消除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弊端。 比如,社会民主党没有试图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北欧一些国家私有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一般达90%以上,工业、农业、对外贸易和金融部门基本上是私人所有。因此,民主社会主义本质上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一种改良,正如20世纪30年代一位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提出的,民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 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吗? 有人说,民主社会主义从历史来看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主张把民主社会主义写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上。其实,只要我们认真考察民主社会主义自1 9世纪前期诞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就能看到,这样的说法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社会民主党不再讳言自己是改良主义政党,声称不再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词句来装点门面了。195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通过《哥德斯堡纲领》,从理论上概括了社会民主党所遵循的各项原则,坚持资本主义框架内的社会改良,同共产主义划清界线,并且对马克思主义只字未提。此后一段时期,其他国家社会党以《哥德斯堡纲领》为样板,纷纷抛弃了马克思主义。苏东剧变后,社会民主党人将“民主社会主义”改回“社会民主主义”,离科学社会主义所说的社会主义越来越远。从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虽然它在历史上曾经与马克思主义有过某种联系,受到过一些影响,但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今日之民主社会主义绝不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存在诸多根本区别。 民主社会主义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张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在世界观上是多元论和实用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构成和来源是多样性的,把基督教学说、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康德的‘伦理学与启蒙思想、黑格尔哲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等都作为自己的思想来源,反对历史唯物主义,淡化马克思主义色彩,甚至把马克思主义从纲领中排除。 民主社会主义否定工人阶级领导,主张资本主义多党制。认为工人阶级已经不能发挥历史动力的主导作用,社会主义要由新出现的社会阶层来领导。赞同和支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参加者。认为党应当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不是一个阶级的党,而是“全民党”。民主社会主义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必然性,主张不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认为社会主义运动没有终极目标,不追求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涉及改变私有制这个要害问题上,态度非常暖昧,不敢越雷池一步。从实践上看,搞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都以私有制为绝对主体。 由此看来,民主社会主义不但称不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反而在很多根本问题上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相背离的。对此,我们要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为什么中国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不懈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推动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这条道路在当代中国已日益深人人心,并引起了国际上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和评价。但也有人对此视而不见,认为中国只有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前途。还有人认为,北欧一些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为中国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对此应该怎么看?我们可以结合一些人的看法具体分析一下。 比如,有人认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改善民生、增加社会福利等政策,同民主社会主义的政策有某些共同点,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民主社会主义。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实践要求的新政策,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目的是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结合新的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GCD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绝不搞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等等。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民主社会主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体系和发展道路,是“两股道上跑的车”。我们提出的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改善民生、增加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其着眼点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实现目标是共同富裕。这些同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和政策实践,是有本质区别的。 比如,有人说,北欧国家搞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很成功,中国也应该走北欧式的发展道路。首先应看到,北欧国家的民主社会主义仍然属于资本主义范畴,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是“和平长人社会主义”。其次,北欧的发展模式和道路是与这些国家的历史和国情分不开的,如历史上受战争破坏较少,地处欧洲边缘、国小人少,资源相对丰富以及平民思想传播较为广泛,等等。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使北欧国家走上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其他国家是不可能复制的。特别是中国这样有十几亿人口,有几千年封建专制主义传统,经济文化发展比较落后的大国,更不可能走北欧式的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已雄辩地证明,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必须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而是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走下去。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民主社会主义这位“资本主义病床边的医生”,在中国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而绝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为什么不能把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说成是“普世价值” 人们常说, “一百个观众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对同一个戏剧角色,不同的观众心中有不同的理解。其实,对任何事物的理解和认识都是如此。这是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念也是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那种适用于所有主体、所有时间、所有地点,不以任何条件为转移的、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价值观念,是不存在的。 但是近来有人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把它说成是全人类的“普世价值”,并且主张中国也要与其“接轨”。那么,对此到底应怎么看呢? 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吗? 民主、自由、人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但是,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念都是随着社会历史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又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阶级、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对民主、自由、人权的理解和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民主、自由、人权的实现形式和途径也各不相同。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把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念标榜为“普世价值”,从理论上讲是站不住脚的。不可否认,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 “分权制衡”等政治思想,以此为思想武器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并取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且这些思想的影响至今仍在。 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在不同的国家其实现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就美英两国的政治体制而言,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而英国则是议会制,并且仍然保留了君主,这是与它的历史有关的。因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具有不彻底性,因而形成了这样的政体。其他国家,如法国是半议会半总统制,德国是议会制,几乎没有哪一个西方国家是照搬别国政治制度模式的。这说明,民主、自由、人权的实现必须植根于本国的文化传统、国情和历史发展状况,并没有统一的模式。要看到,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不管其内容和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管其在不同的国家有什么样的差异,其资产阶级性质终究是不变的。拿民主选举来说,而今已经成了“富人的游戏”、“钱袋的民主”。这些年来,西方国家竞选费用不断攀升,2000年美国大选所花费的金钱高达30亿美元,2004年接近40亿美元,2008年更是高达53亿美元,一般民众是不敢奢望参加这种游戏的。难怪西方媒体说,美国的民主被卖给了出价最高的人。再比如说两党制或多党制,两个或多个政党通过选举交替上台,轮流执政,表面看非常热闹、非常民主,但实质上无论谁在台上,实行的政策大同小异,代表的都是各个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利益,而不是广大人民的利益。所以说,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人权,不可能是全体人民的民主、自由、人权,它是资产阶级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通过这一系列事实,我们不难认清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的真实面目。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一些人所宣扬的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绝非“普世价值”,更不是无需实践检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他们只是把代表西方资产阶级利益的价值观念和政治发展模式,用所谓“普世价值”包装起来,推销给世界。 把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说成“普世价值”意图何在? 按理说,如果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真是好东西,那么根本不用“做广告”,其他国家都会争着去要、抢着去学才对。然而,西方国家却要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刻意包装成所谓“普世价值”,并想尽了各种办法在全世界大肆推销。他们是真正关心和帮助其他国家的发展,还是有什么别的企图呢? 为了推销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所谓“普世价值”,西方国家费尽了心机,用足了力气。比如,他们投入大量金钱兴办各类媒体,拼命诋毁他们企图颠覆的国家的执政者;比如,他们利用对外援助,诱使对象国自觉自愿地进行所谓的“民主改造”,并同西方的民主制度“接轨”;再比如,他们拨出专款在对象国收买、培植代理人和所谓的“民主自由斗士”,筹建、资助、利用各种非政府组织,使它们成为推行所谓“民主自由”的先锋。在一些西方国家明里暗里的支持策动下,东欧、中亚一些国家相继发生一系列导致政权变更的“颜色革命”。最后,当这些计策都不成功的时候,还不惜用武力解决问题。无论是1999年空袭南斯拉夫联盟还是2003年人侵伊拉克,美国等西方国家都是打着“保护人权”、 “全球民主化”的旗号进行的。 事实胜于雄辩。在事实面前,西方国家鼓吹其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的真实意图昭然若揭。正如有学者所说,西方国家把他们的民主、自由、人权标榜为“普世价值”,把它们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剥夺其他国家创建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权利,企图把世界上一切国家、民族的发展道路和模式,牢牢地套在西方资本主义这个“魔圈”之中。 那么,为什么现在这股风吹到中国来了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让西方一些国家感到不安。他们从自身利益和意识形态出发,对中国的发展总是充满疑虑,不想让他们在全球的霸权地位受到威胁,所以千方百计地遏制中国。这些年来,从“中国崩溃论”到“中国威胁论”,再到“中国责任论”,花样百出。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也只不过是他们使用的一个新的道具,他们并不是真正关心中国人民的福祉,而是要否定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和历史选择,妄图使中国改弦易辙、改旗易帜,用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取代中国GCD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模式”一度成为不少学者和媒体讨论的热点。不管这些讨论内容和观点正确与否,但它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成就和发展模式的兴趣和肯定。这也从一个侧面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改革开放30多年来走过的道路,从而进一步坚定我们坚持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信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实践已经有力地证明:中国现在的发展模式是成功的、正确的。我们看不到世界上还有哪个与中国有可比性的国家比中国发展得更好、更成功;相反,我们在当今世界看到了很多可以从反面或者侧面证明中国的路走对了的事实。那么,有什么理由非让中国作出改变、去学西方那一套制度模式呢? 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当代中国,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GCD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实现这些本质要求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根本制度保障。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各级领导层实行的集体领导制度、党和政府工作中韵群众路线和民主作风、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等,是国家生活中切实管用的民主机制、民主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事实表明,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基本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任何一个不带偏见的人都应看到,中国人民今天所享有的民主、自由、人权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当然,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条件的制约,中国在实现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方面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将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适应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发展的有益经验,但将始终立足我国国情,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绝不搞西方的“三权分立”、多党制。 针对近来有人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是“普世价值”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事关国家根本制度的重大问题上,必须坚持原则,坚定立场,理直气壮。同时,又要积极加强引导,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认识只有坚持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更加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约北京”的启示——为何越是思想多样化越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9年夏天的北京,各种文化大餐琳琅满目,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与往年一样,第九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如约而至。从中国经典作品音乐会《我爱你中国》,到京剧交响音乐会《国韵华章》,再到意大利民乐《塔兰达之爱》;从杂技京剧《粉墨》,到话剧《樱桃园》,再到以色列黑光剧《梦·幻》;从舞剧《骑楼晚风》,到芭蕾舞《卡门》,再到美国杨百翰民族舞蹈,真是让人应接不暇。 “相约北京”,是北京文化“大舞台”的一个缩影,也折射出当今中国人文化生活、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样化。那么,怎样看待社会思想的多样化?在社会思想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呢? 社会思想为什么会日趋多样化?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曾经指出: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也就是说,人们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归根到底是源于现实生活的丰富多彩。 回顾人类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正如自然界动物进化一样,经济社会生活也是不断发生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并由此决定了人们的观察视野、思考方式、知识结构、观念意识、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也必然日益复杂多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生活大变化的时代,必然是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不论是社会经济成分还是组织形式,不论是就业方式还是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都日趋多样化。 从社会经济成分来看,彻底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格局,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有私营企业650多万户、外商投资企业43万多户、个体工商户超过2900万户。 从组织形式来看,出现了各式各样新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此如各种行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消费者协会、商会以及大量的学会、联合会、研究会等。以社会组织为例,从1988年到2008年的20年间共增长87倍多,目前已超过38万个。从就业方式来看,传统的“铁饭碗”、 “统包统配”的做法已经改变,形成了劳动部门介绍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和自己创业互相结合、互相补充的新方式。目前,我国农民工人数达到2.25亿。个体私营经济就业人数达到1.37亿人,约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8%。 从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来看,平均主义、 “大锅饭”式的分配制度基本被打破,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格局不断发展,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新制度已经形成。 可见,社会思想的多样化是个客观事实。社会思想的相互激荡,不同观点的争鸣切磋,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激发创造活力。在碰撞中产生火花,在比较中学会鉴别,将大大拓宽人们的视野,推动文化、理论等各方面的创新,促进社会的进步。但在这种情况下,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也在滋长。对此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加以引导。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中华民族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合己为人的教师谭千秋、政法干警的好榜样蒋敏、藏族抗震英雄龙德强……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但他们的事迹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价值观好比是人生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需要有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层次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多样性、多层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人们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那么,用什么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放眼世界,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也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表现为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的较量。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渗透,极力推销他们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特别是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有利于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民族凝聚力、国家向心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如何正确处理“一”与“多”的关系? 面对社会思想的多样化,还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元主导,这“一”与“多”的关系该如何处理?从哲学上讲, “一”与“多”是一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纷繁复杂的多样性背后,总要有个“一”在起作用。看似漫无目的的色彩泼洒,只有体现画家的匠心独运,才能构成赏心悦目的图画;如果没有音律的和谐,诸多的声响只能成为令人厌烦的噪音。 一种价值体系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民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实践,再好的价值体系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要注重。实践养成,使其融入社会生活,真正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通过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使人们自觉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做人处世。制度是管根本的、管长远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实践养成,而且要用制度、机制来保障。 “国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政。”核心价值体系规定着政策、法规的性质和方向,具体政策、法规又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要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防止出现具体政策与核心价值体系相背离的现象。 同时,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想,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尊重差异,就是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根据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的思想实际提出不同要求。包容多样,就是要树立多样共生的意识,承认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人们价值选择的多样性,不断扩大核心价值体系的包容度和影响力。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以主导扩大共识,以共识巩固主导。当然,尊重和包容不是无限制的,对于那些错误和腐朽的思想,必须坚决加以抵制。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灵魂工程、基础工程摆在突出位置,脚踏实地、扎实推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谈起——何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08年8月8日晚,一个璀璨夺目的月明之夜,一个万众瞩目的节庆之夜,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了。盛大的开幕式绚丽多姿、美轮美奂,从铿锵的缶声、悠扬的管弦,到水墨丹青、曼妙歌舞;从远古的飞天梦想,到自由的太空遨游;从徐徐铺陈的精美画轴,到扣人心弦的点火仪式……五千年的厚重历史与当今中国的时代风采交相辉映,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手段巧妙融合,令人惊叹、令人沉醉。 盛况空前、精彩绝伦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生动展示,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一个缩影。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软实力,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呢? 文化何以成为“软实力”? 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有学者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把这些与经济、军事和科技等“硬实力”相对应的“柔性”力量,称为“软实力”。认为一个国家要真正成为一个大国,不仅需要有形的硬实力作基础,还要有无形的软实力的强大支撑,否则难以长久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软实力”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情感人,以文化人,让人“服”你,有时能比硬实力发挥更大作用,正所谓“纤笔一支胜似毛瑟三千”。 在软实力诸多因素中,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它像流淌在人们生命肌体内的一条难断的血脉,能把人们的心联结在一起;它像一台播种机,能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中孕育创造的力量。在人类历史上,不少曾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落败的民族,靠着顽强的文化生命力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那些拥有璀璨文化并充分展示了文化力量的民族和国家,必将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绚丽的一笔。 特别是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愈加凸显。一方面,文化实力本身就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日益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正是科学把握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命题,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文化软实力”提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探讨。一般认为,从我国来说,文化软实力是指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国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在中国GCD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现代化事业中形成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文化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它渗透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科技、军事等方方面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什么战略意义? 2008年一部叫《功夫熊猫》的电影风靡全球。电影的主角熊猫“阿宝”以及影片中的水墨山水背景、庙会、功夫、针灸等鲜明的中国印记,让人感到这部片子“很中国”。包括此前流行的电脑游戏《三国志》以及火爆许多国家的电影《花木兰》,这些反映中国文化的作品,却不是出自中国人之手。这种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为什么我们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资源,却让外国拿去赚了个盆盈钵满? 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倚重于文化软实力。文化不仅是精神意义上的财富,其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也越来越凸显出来。一方面,商品和服务的文化含量日益决定着其竞争力。 现在,国外一些高档品牌,价格与同类产品相比之所以高出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关键就是文化含量大、品牌知名度高。中国虽然号称“世界工厂”,但中国商品主要还是集中在一些中低端产品上,科技和文化含量还不高。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比如,继推出500余集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投资600多万元的动漫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创造了9000多万元的票房收入。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文化消费表现出“口红效应”,文化发展呈现出反周期性,在经济寒冬中逆势上扬。以电影票房收人为例,全国2008年增长超过35%,2009年1、2月份比2008年同期增长110%,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动漫游戏产业在2008年也增长了97%。因此,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不仅仅能实现文化自身的发展,也必将极大推动经济发展和整个综合国力的提高。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也迫切需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古往今来大量的事实表明,一个民族和国家一旦在文化上失去抵御能力,失去了本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特性,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本,就会成为别国的附庸甚至走向消亡。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日益频繁的文化交往,在推动各种文明相互学习借鉴的同时,也加剧了文化的竞争和较量,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输出和文化扩张提供了便利。文化已经成为西方国家颠覆和控制别国、实现自身战略意图的重要工具,文化领域已经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领域。只有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我们才能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碰撞中取得主动,筑牢国家文化安全的坚固防线,有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为什么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键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初夏的深圳,绿树葱茏,生机盎然。2009年5月15日至1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这里举行。短短几天时间,文博会交易额高达877.62亿元,比上届增加l75.3亿元。其中出口交易额87.66亿元,占成交总金额的近10%。 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大背景下,文博会可观的交易量和出口额,让人眼前一亮。文博会好像一个窗口,生动展现了近年来我国文化软实力不 断提高的喜人局面:一批具有开拓国际文化市场能力的文化企业不断壮大,一批具有民族特色、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知名文化品牌不断涌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精品佳作迭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文化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开始占据国际文化市场“一席之地”;中国文化年、文化周、文化节等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蓬勃开展,孔子学院迅速发展,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还不强,与我国综合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都还不相适应。如何才能切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呢? 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坚持公共文化 服务的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基本性,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资源信息共享、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要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文化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任务。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市场化运作,迅速壮大文化产业的规模,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规范外资引进和文化产品进口,形成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要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管理,通过加强管理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文化市场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把工作职责转到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继续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有效解决职能交叉、多头执法等问题,努力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在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谁就能掌握话语权。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努力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使我们文化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把更多体现中华文化魅力的精品介绍给世界。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着力培育外向型骨干企业和对外文化中介机构,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文化凝结着历史,文化连接着未来。中华民族历来以悠久而丰富的文化著称于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中,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伴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昌明,我们必将迎来文化建设的新高潮,通过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让中华文化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褪尽“俗装”换“雅装”——怎么看网络反低俗行动 “迷信网站没头脑,网上暴力像魔爪,互联赌博是强盗,不良网站不得了,上来之后停不了,生活工作被打扰……”这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同学在“抵制网上低俗”主题班会上的一段陕板表演。目前,这样的主题班会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中小学陆续开展,同学们以辩论会、小品、情景剧等形式,讨论抵制网络低俗之风,呼唤网络褪尽“俗装”换“雅装”。 2OO9年1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工商总局、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在全国展开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截至4月上旬,共曝光了十批存在低俗内容的网站,并依法关闭了严重违法违规的网站。重拳一出,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欢迎,许多人或来信或在网上跟帖,纷纷对这一举措表示支持。 为什么要治理网络低俗之风? 1987年9月20日,中国向世界发出了第一封电子邮件,标志着我们迈人互联网时代。从1997年至今,我国网民人数从62万上升到3.38亿,增加了500多倍,居世界第一。网络,于无声处,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 现在,一些人了解信息已经很少读报、看电视,他们直接去新闻网站、娱乐网站;学习查资料也不一定非要去图书馆了, “百度”一下收获就很大;工作中的培训、会议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省时省力省钱;觉得逛商场人多,可以去网上商城,价廉物美还送货上门;以前缴纳水电费、电话费、煤气费要排队,现在鼠标一点就轻松搞定;亲朋好友就算远在大洋彼岸,QQ随时聊天,还可以视频;写写博客、上传自己录制的音频视频……互联网让我们的生活更快捷方便,让我们的一些梦想更容易实现。不单是个人,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已经深深地打上了网络时代的印记。随着网络新技术的发展,网游产业迅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步伐。网络也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新途径。如今,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通自己的博客,与群众进行即时的沟通和交流;各级党政领导非常重视互联网的作用,重视通过网络与网民在线交流。网络文化则展示了作为“平民文化”的魅力,网络小说、网络音乐等对传统图书与音像市场的影响已不容小视。 然而,互联网让我们看到的并不仅仅是笑脸,它更像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与舒适,同样也隐藏着各种各样的无奈甚至陷阱,低俗、色情、暴力的阴影也伴随着虚拟社会的成长日渐弥漫。有的网站在“播客”、“相册”、“聊天室”之类网页中播放有低级下流动作的视频,借“性开放”搞色情诱惑;有的网站借低俗内容传播极端自私自利的、没落颓废的腐朽价值观;一些影视网站、点对点网络和博客,下载、传播淫秽色情、血腥暴力、恶意谩骂、侮辱他人等内容;更有一些网上违法犯罪团伙利用视频聊天室组织网上淫秽色情服务。这些不堪入目的黄色低俗、血腥暴力的图片、文字和视听信息,严重污染网络环境,扰乱网上秩序。 网上低俗暴力和淫秽内容日益浸染我们的生活,不仅严重影响互联网健康发展,而且严重侵蚀人们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成为一种社会公害。2008年9月,一项“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的评选活动受到网友们热烈响应,最后,聊天室谩骂、网络色情聊天、传播他人隐私和下载、炒作低俗内容等赫然在列。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是时下最为人诟病的网络恶疾,而且已经从虚拟世界走向现实社会,成为扰乱人们日常生活的一股力量。2008年,无论年初的“艳照门”事件,还是年底“死亡博客”引发的“网络暴力第一案”开庭审判,这些极端事件一次次地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侵犯人们的名誉权和隐私权。相关调查表明,八成以上网民对淫秽、色情、低俗信息的骚扰强烈不满,要求严惩违法违规网站。 网络低俗化和色情暴力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令人担忧。中国3亿多网民中,30岁以下的人超过60%。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阶段,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到色情、暴力内容的吸引,一旦沉迷于其中便难以自拔,从而影响身心健康,严重的还会诱发犯罪。据媒体报道,成都市某位母亲反映,她十来岁的儿子学习成绩本来很好,就是因为痴迷网络,整天念叨上网,一回家就冲进自己的房间上网,甚至观看黄色电影,导致成绩一落干丈,她更担心儿子在现实中干出违法的事情。有资料显示,网络不良信息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之一,80%的青少年犯罪和上网成瘾有关。 不能让低俗之风毁了互联网,更不能让低俗之风毁了孩子们17个部门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行动。许多网民表示,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关系亿万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应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为何网络低俗之风不易禁止?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让我爱你没商量,让我恨你太无奈!”这是许多网民对互联网的肺腑之言。与其他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一样,互联网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往往会带来麻烦。在互联网出现不久、初步显示出其巨大发展潜力时,党和政府就高度重视,确立了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先后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推动其健康发展。2004年,公安部成立了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专项行动办公室,中国互联网协会也成立了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这几年,相关部门发起了多场整治行动。2005年7月开始,历时3个多月,l4个部门组织了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专项行动;2007年4月,历时半年,10个部门联合开展专项行动,清理打击网络色情,并将无线互联网纳人整治范围;2008年1月至10月,10个部门又继续开展依法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专项行动,清理了一批网上传播的淫秽色情视听节目、图片、文字,破获了一批淫秽色情网站大要案,关闭了一批违法网站和网上信息服务栏目,依法严惩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净化了网络文化环境。虽然这几年保持了严打的态势,各项具体措施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是网络低俗之风却难以除根,往往一阵严打之后又沉渣泛起。人们不禁要问:网络反低俗为什么这么难?是什么影响了网络整治的效果呢? 网络低俗之风难以根除的深层次原因,则在于其独特的利益链。目前国内网站的基本营利模式还是以广告收入为主,而广告主要选择具有一 定浏览量和点击率的网站进行投放。一些网站以此为标准,为了吸引眼球、提高流量、争取广告,不但对论坛、博客、播客等互动环节的管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低俗内容的传播,甚至主动迎合少部分人追逐低俗信息的要求,增加低俗内容的制作、传播,用各种庸俗撩人的字眼来吸引网民。网络低俗内容推动了广告市场,广告投放的高额利润又反过来助长了网络的不正之风。难以割舍的诱人利益使得不少网站消极待网络整治行动,有的能熬就熬、能拖就拖,和管理部门“捉迷藏”;有的干脆暂避“墙角”,打起了“游击战”;有的改头换面、巧立名目,玩起了“易容术”。这也增加了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的难度。 如何才能使网络天空更洁净? 冲刷网络尘埃,净化网络环境,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一场文明与腐朽的斗争。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必须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必须把堵和疏的方法结合起来,做到依法打击网络低俗不手软,同时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疏,就是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扶正才能祛邪,要围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让低俗内容失去“吸引力”;鼓励网站文明办网,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平台,使低俗内容无处存身;引导网民文明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低俗之风。特别是家庭处于抵御网络低俗之风侵害青少年的第一线,家长要与孩子一起学习、了解网络世界,一起面对网络中的问题,引导孩子适当地使用网络,不能任由他们在虚拟世界中“随意畅游”。堵,就是要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管网。一些网站有恃无恐地顶风贩俗,关键是钻了法律的空子。加快完善立法进程,构建法制化的网络文化管理机制,至关重要。既要从国情出发,依据我国的法律法规治理互联网,又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加强对网络管理和网络内容的立法,使互联网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目前整治低俗之风的主要手段是“罚”,但很多网站罚完再犯的情况屡有发生,这就需要出台更为严厉的法律法规,加大惩处力度,减少模糊地带,彻底清除低俗网站的“幸存”空间,使“擦边球”现象无藏身之地,让违反规定的网站知道“疼”、感到“怕”,从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互联网是我家,家园建设靠大家。净化网络天空、建设网络文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大力整治网络低俗之风,大兴网络文明之风,互联网就一定能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
团结是金稳定是福——为什么要努力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各民族团结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步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内蒙古广西宁夏新疆成就展”的新疆馆,一曲清脆童声演唱的歌曲犹如天籁之音扑面而来,馆内充满西部风情的图片、琳琅满目的展品更是让参观者目不暇接,连声赞叹。自2009年6月22日展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开幕以来,一幅幅影像,一件件实物,直观地诉说着60年来新疆发生的沧桑巨变,生动地反映了新疆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民族团结、共同进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今天的新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生持续改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这得益于新疆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得益于和平、稳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新疆的发展历史告诉人们,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更加蒸蒸日上,各族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安康。 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土地广袤,资源丰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6,周边与八个国家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新疆的历史,既是一部民族迁徙融合的历史,也是各民族共同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代宋辽金时期,因中原地区诸朝争夺统治权而无暇顾及西域,西域出现了高昌、喀喇汗和于阗等几个地方政权并列的局面,但它们同中原诸王朝都保持着密切关系。元朝再次统一了西域地区,加强了对西域的有效治理。明朝则设立哈密卫,任用哈密当地的世族首领为各级官吏以实现对这一地区的管理。 1757年,清朝平定长期割据西北的准噶尔政权。两年后,清朝平定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大、小和卓叛乱,维护了新疆地区的统一。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统一行使对天山南北各地的军政管辖,同时依据“因地制宜”、 “因俗而治”的原则,分别采取了郡县制、伯克制、札萨克制、八旗制等不同的治理方式,采取政教分离、支持多种宗教并存的政策等等。这些措施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使新疆社会有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统一、安定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新疆受到沙俄等列强的侵略。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同仇敌忾,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进一步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手足情谊。1875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就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到1877年年底,清军陆续收复了中亚浩罕汗国阿古柏侵占的天山南北诸地。1881年2月,清政府收复被沙俄强行占领长达11年之久的伊犁。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新疆建省,是清朝政府对历朝各代治理新疆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至1909年,新疆行政建置与内地完全一致。中华民国政府建立后,不断强化新疆防务。“万方乐奏有于阗。”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同年10月1日,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并从中国民族和宗教的实际状况出发,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根据中央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翻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2000多年来的历史清晰地表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家政权的稳定统一自古以来就是新疆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有力保障,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互助自古以来就是推动新疆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不论是维吾尔族、汉族,还是其他民族,都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祖国文明的形成和延续,对新疆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共有的历史、相同的信念,使新疆各民族成为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携手并肩,跨越历史长河走到了今天。 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新疆尼勒克县加哈乌拉斯台乡阔克阿尕什村的村民,一提起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生活的变化,就有说不完的开心事: “过去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黄土路,烧的是柴火,喝的是涝坝水……现在我们住上了宽敞舒适的安居房,出门就是柏油路,蓝色火焰做饭既干净又省事,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晚上不是看电视上网就是去村图书室‘充电’……”他们质朴的话语道出了新疆各族群众生活的变迁,折射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新疆的发展成就。今天,绵延千里的天山、辽阔无垠的草原、生机盎然的绿洲,都在向人们深情诉说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新疆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约7.91亿元,提高到2008年的4203.4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66元,提高到2008年的19893元。如今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啤酒花、番茄酱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甜菜生产基地,成为全国石油、天然气主产区和重要的石油战略基地、煤炭基地。在曾经“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克拉玛依,崛起了现代化的石油之城;发达便捷的交通把边疆与内地紧密联系在一起,截至2008年年底,新疆公路里程达14.7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近3000公里,民航机场15个,通航里程14.8万公里;西气东输工程宛如一条巨龙绵延数千公里,从塔里木盆地直抵东海之滨,二线工程也在加紧建设;独特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一年吸引着2000多万海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使新疆成为西部旅游胜地…… 民生不断改善。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到2008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19元增加到11432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19元增加到3503元。扶贫开发深入推进,全区贫困人口由改革开放初的532万减少到253万;医疗卫生服务显著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城乡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普九”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推进,率先对贫困地区中小学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内地新疆高中班和疆内初中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施抗震安居工程5年来,新建和改造抗震安居房180多万户,890多万群众受益……新疆各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党的民族和宗教政策得到切实贯彻,各民族团结和睦、共同发展。新疆作为民族自治区享有广泛的自治权利,各族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都有少数民族的代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无论是司法、行政、教育等领域还是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得到广泛使用。充分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新疆现有信教群1000多万人,有宗教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清真寺2.39万座。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少数民族文化得到有力保护。新中国成立前,新疆没有一个专业文艺团体,没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如今,全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0多个,艺术馆和文化馆100多座,公共图书馆近百座。大力实施“西新工程”,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已达93.5%。大力保护少数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曾经湮没于民间,几近失传的维吾尔族“音乐之母”十二木卡姆,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重新焕发出艺术的活力;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等一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项目被列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可以说,新疆60年来的发展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这是党中央亲切关怀、全国人民大力支援的结果,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新疆的发展,每年给新疆巨大的财力支持,现在中央的财政补助超过新疆财政支出的2/3。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并源源不断地为新疆输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赴石河子大学支教、病倒在支教讲台上的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扎根新疆43年,在昆仑之巅、90万亩牧场默默行医的姜万富,就是广大援疆干部和支医、支教人员的杰出代表。各兄弟省市也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新疆无私援助,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各地州市,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历史启迪未来。新疆的发展成就深刻说明: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兄弟民族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新疆才有繁荣发展的今天,才会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为什么说维护和保持新疆社会大局稳定是当前新疆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2009年7月5日傍晚,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休闲的人群正在享受黄昏前和暖的阳光,谁也不会想到,一场劫难即将袭来。18时许,广场出现人群聚集,20时许,始自人民广场的聚集事件迅速演变成打砸抢烧事件,数千名暴徒分散在市区多处丧心病狂地焚烧过往车辆,袭击无辜群众,打砸公共设施,哄抢店铺商场。目前这一事件已造成197人死亡,1700多人受伤,260余辆机动车被焚、被砸,209家店铺、门面及2座楼房被焚烧,过火面积约56850平方米,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其行为之恶劣、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事实证明, “7·5”事件是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目的就是要挑起事端,策动民族分裂,干扰我国发展。这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场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异常激烈的斗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及时作出决策部署,为尽快平息事态、维护新疆稳定指明了方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级党委和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军队和武警部队,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态度坚决,行动迅速,措施有力,果断地平息了这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充分体现了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得到了各族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目前,新疆社会大局总体稳定,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维护和保持新疆社会大局稳定是当前新疆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稳定是福,动乱是祸。稳定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础,是新疆繁荣发展的生命线,没有稳定就没有一切。只有稳定,才能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祖国统一的图谋;只有稳定,才能给民族分裂分子以最有力的还击;只有稳定,才能维护新疆经济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和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目前,各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维护新疆大局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巩固和发展前一阶段工作成果,齐心协力打好维护新疆稳定这场硬仗。 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作用。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在新疆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危急关头,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于担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关键时刻,要继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动员各级党政机关、农村基层组织、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的党员干部组成工作组,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开展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所肩负的职责和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把工作做实做细,努力把党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休戚与共、唇齿相依的血脉之情,道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共同心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共同书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共同捍卫了国家的统一。展望未来,只要在中国GCD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就能开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美好明天。
从大学生“村官热”说起——如何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2009年,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当中出现了一股“村官热”,成千上万满怀激情的优秀高校毕业生踊跃报名参加“村官”选聘,一些地方出现了十几名甚至上百名毕业生竞聘一个“村官”岗位的现象。大学生“村官热”,既反映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比较严峻的形势;也反映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正在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基层一线,把理想植根于现实的沃土,在艰苦环境的磨炼中去拓展人生的境界,实现人生的价值。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为何比较严峻? 与往年相比,2009年许多高校的毕业生很早就感到了就业压力。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4月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透露,一季度在校应届毕业生的签约率大体是20%一30%,低于2008年同期水平,总体来看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天之骄子”为何一岗难求?从根本上说,就业难是一个供求关系问题,也就是就业岗位与就业人口之间的矛盾。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劳动力大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状况长期存在。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人口超过2000万,在经济增长8%—10%的条件下,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800万到1000万个,这就意味着每年有1000多万的就业缺口。另外,农村仍然有1.25亿的剩余劳动力没有实现转移就业。随着产业发展和技术升级,还会进一步“挤出”和替代劳动力需求。从这些因素来看,就业问题将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一个长期存在的重大课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渐显现,且趋势越来越明显。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原本就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从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到国内一些企业,从金融业到与之相关的其他行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业务萎缩、用工需求减少的情况,这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直接影响。某招聘网站的一位负责人说,2009年世界500强等大型企业进校的招聘官讲会减少了50%左右,相应的招聘职位也减少了一半。很多企业在2009年都冻结了招聘计划,特别是金融、房地产和一些消费品行业,冻结招聘的职位要在30%以上。与之相对照的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在持续增加。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而2009年更是高达611万人。这一“减”一“增”,使2009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除了供求总量上的矛盾,还存在着结构性矛盾,也就是说人才需求和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之间存在“错位”。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很多地区、很多行业却没有大学毕业生去工作。有调查显示,85%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希望在城市和沿海地区工作,65%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希望到国家机关、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只有22.6%的大学毕业生愿意到农村就业。这就造成了“英雄无用武之地”与“用武之地”找不到“英雄”并存的现象。这种供需的“错位”,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我国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也加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依然沿袭计划经济的思路,忽视市场导向,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对路。部分高校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盲目上马热门专业,使得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供给迅速增加而超过实际需求。还有一些高校盲目追求规模,而学校的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跟不上,影响了毕业生的质量,这些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可以看出,造成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我国基本国情有关,也与2009年特殊的国际经济形势有关;既有外部环境带来的冲击,也有教育自身发展和大学生择业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客观面对形势,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才能最大限度地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 党和政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做了哪些工作?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关乎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牵动着党和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心。为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高校,从有关部门到社会各界,都在齐心协力,想尽一切办法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2009年1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19日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出台了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等七个方面的重要措施。4月2日,国务院又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千方百计保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根据中央的要求和部署,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把中央的各项措施一一细化,落到实处。主要包括: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对应征人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退役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聘用期满,根据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对登记失业并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担保贷款,等等。这些具体措施,覆盖面之广、含金量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各地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在认真落实中央各项举措的基础上,也是“十八般武艺”,各出各的高招,来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从2009年3月到9月,河南省将依托省、市、县3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大学生就业招聘会500场以上,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约10万个就业岗位;上海市对高校毕业生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注册资本“零首付”,创业中心担保贷款10万元,如果3年后创业失败,由创业中心偿还;重庆市启动实施国有大中型企业人才储备计划,使国有大中型企业全年录用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1.3万名,比2008年翻一番;辽宁省大连市建成国内最大专门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孵化基地,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的创业中心,可同时容纳100多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河北省2009年将新建100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安排1万名毕业生到基地见习。 各高校都把促进毕业生就业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强化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合作,不断拓展大学生就业空间。清华大学积极走出去,在毕业生就业工作启动之时,就向近3000家重点用人单位发出来校招聘的邀请函。四川大学推出“毕业生服务灾区行动计划”,选派毕业生奔赴地震灾区重建前线,由学校或当地政府给予生活补贴。各高校还不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教育指导,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扩大应届毕业生的招收数量。国资委统计的数字显示,中石油等99家中央企业2009年计划招收应届毕业生20多万人,比2008年实际招收人数增长近7%。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也在更新选人用人观念,抓住当前“揽才”的大好时机,积极吸纳优秀高校毕业生。 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在尽最大努力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些努力为在“就业寒冬”中辛苦奔波的毕业生们带来了阵阵暖流,为他们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创造了难得的条件。截至7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签约率达到68%,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了就业去向。 高校毕业生应当如何应对就业难? 2009年5月2日,在五四运动90周年到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同大学生亲切座谈,勉励大家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到艰苦的环境里去经受锻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积极应对当前的就业困难,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不仅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帮助,更需要广大毕业生清醒认识就业形势,自觉转变择业观念,切实提高就业能力,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人生的这次挑战。 练好“内功”,增强就业能力和本领。“有实力才有魅力”,目前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素质与能力的竞争。完善的自身知识储备、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是走向职场的必备条件。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刻苦学习、努力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主动找单位进行专业或非专业的实习,增加社会经历,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要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互助、勇于创新等良好的个人品质。在具体择业过程中,还应掌握一些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比如,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招聘会等各种渠道,充分地了解就业市场的各种信息,把握好一切就业机会。注意及时掌握和了解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并认真研究这些政策的细节,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此外,应尽早抢占就业先机,不要观望游移,有比较合适的岗位,一定要很好地珍惜,尽快确定求职意向,尽早签约,以免错过时机。 成长需要磨砺,青春不畏挑战。就业,是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也是人生的一次大考。帮助他们实现青春理想和人生价值,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一起来努力,让年轻的翅膀在风雨中更加坚强,越飞越高,带着自信的微笑去拥抱自己的天空。
“凤还巢”再展翅——如何促进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 安徽省是我国的劳务输出大省,农民工有1165万人。为促进农民工就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近年来,安徽省实施“凤还巢”工程,把“走出去”的农民工视做凤凰,把家乡建设成他们的栖巢,建立起一整套吸引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长效工作机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春节前夕,安徽省返乡农民工达615.8万人,其中1/3是由于企业关停、裁员等非正常原因返乡。安徽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凤还巢”工程的力度,安排资金l.5亿元,计划兴建100多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通过政策、场地、培训、服务和维权等五大扶持措施,帮助返乡农民工在本地创业,并带动乡邻就业。截至2009年5月,安徽全省已有70余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创办各类企业30余万个,吸纳22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和安徽省一样,去冬今春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工集中返乡的现象。对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果断地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大力促进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了全球,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创。尽管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但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出口大国,外贸依存度约60%,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因此这场危机还是通过贸易、投资、服务等领域给我国经济带来了明显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发达国家原有的消费方式和金融体制难以为继,出现了信贷市场冰冻、失业上升、居民家庭收入下降、消费减少等现象。伴随着这些国家的经济衰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它们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不断萎缩,导致我国出口下降。我国出口的90%来自珠三角、长三角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95%来自加工制造业。由于国外的订单减少,这些地区和行业的许多外向型企业经营陷入困境,不得不纷纷限产、停产或者外迁、倒闭。2008年1月到2009年1月,东南沿海某省关停破产倒闭了2.4万户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服装、纺织、电子原件、塑料制品等加工制造业。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旅游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相关行业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我国外出农民工的文化程度较低,无技能或技能单一,又是异地打工,不具备当地的居民身份,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当这些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不得不裁员时,他们受到的伤害自然最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春节前,全国返乡农民工为7000万人左右,约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50%。春节后,大约80%以上的返乡农民工重新回到城市,其中有4500万人已经找到工作,1100万人仍处于寻找工作状态;留在家乡的返乡农民工中仍有1200万人尚未找到工作。也就是说,总共有2300万返乡农民工处于失业状态。积极促进这些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2009年面临的重要任务。 党和政府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采取了哪些举措? 就业是民生之本,农民工就业直接关系到农民民生和农村稳定。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的冲击,200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提出促进就业、加强培训、支持返乡创业、做好社会保障、保护土地承包权益等一系列支持措施。200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一号文件”又特别强调,在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制约更加突出。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安置好农民工,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按照中央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起来,出台一揽子应对挑战、着眼长远的促进就业政策举措,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实施“保增长”各项政策措施,为农民工就业创造市场需求。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从2009年开始,国家和地方及时推出10多万亿元的投资项目来推动经济增长。上马项目“快”“重”、 “准”、 “实”,其中一个重要考量就是稳定就业形势。一大批新开工项目尤其是就业容量大的项目纷纷上马,对于被迫返乡而暂时就业无着落的农民工群体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机遇。从2009年起,3年内中央财政将投资9000亿元,用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平均下来每年有3000多亿元的投入,可直接提供200多万个就业岗位。2009年铁道部计划完成600O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能够提供600多万个就业岗位。强化就业服务,主动为农民工提供就业门路和信息。目前60%以上的外出农民工主要依靠亲戚朋友与同乡近邻获得就业信息,信息往往不是很准确。春节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春风行动”,加强信息搜集和发布工作,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搭建劳务对接平台,引导农民工有序外出。“春风行动”期间,全国送岗下乡活动提供岗位370多万个,组织招聘会8000多场次,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560多万人次,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农村劳动者实现就业377万人。 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素质。目前,农民工面临的失业也存在结构性问题。农民工自身素质与许多行业和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返乡农民工中,有73%的人没有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这些返乡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不仅能提高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而且还能为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储备人才,同时也可以暂时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2009年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对失去工作返乡的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湖南省出台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对初、高中毕业生,本人愿意的,可免试就读技工院校,并给予每人每年1500元学费补贴;愿意接受技能培训的,给予每人600元培训补贴。截至2009年4月,全省有55万返乡农民工接受了培训。 党和政府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有力地促进了返乡农民工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到一季度末,返乡农民工当中的90%已经陆续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已经找到了工作,未外出的大约700万人,占返乡农民工的10%,大部分人也实现了就地就业。总的看,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形势已经基本稳定。 返乡农民工应如何正确面对就业难? 江西省万安县农民魏山在当地是家喻户晓的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之星。前几年,他在广东等地打工。自2008年以来,在家乡政府的扶持下,魏山联合当地一些返乡农民工,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创办了嘉山农庄,主要从事多元杂交猪、特种淡水鱼养殖及观光农业。当年就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辐射带动周边700多户农户致富。面对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广大返乡农民工怎样才能像他们那样,努力通过各种办法克服困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呢?既要坚定信心,也要务实理性。有信心才有希望。要看到,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已经发挥作用,总体经济形势企稳向好。 “困难是暂时的,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进城后没有找到固定工作岗位的农民工,应该主动降低不切实际的期望,积极采取与企业协商薪酬,灵活做工、弹性工时等多种办法实现就业。“我工作不固定,哪儿有活就上哪儿干,就是打短工、干零活,总比待在家里强。”在北京市的一个建筑工地上,一位来自河南省安阳市的农民工说。他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明天一大早还要赶往几十里外的工地干活。像他这样的许多农民工尽管不停地奔波,但还是愿意留在城里,心里盘算着年底能给家里带回的收入。 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求人不如求己,最有效的就业途径是自己创业。有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应该争取自己创造就业机会。2009年年初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陆川县约有2万农民工陆续返乡,他们不等不靠,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主动寻找出路,其中从事个体经营的工商户5600多户,开办私营企业的132户,发展种养殖的近900户。昔日的打工仔不仅摇身变成了今天的小老板,而且还为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创造了就业岗位。抓住机会提高自己。没有一技之长是返乡农民工就业难、收人低的重要原因。俗话说得好, “磨刀不误砍柴工”。暂时没有找到 工作岗位的返乡农民工,应该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等学好了本领后再外出打工。在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返乡农民工座谈会上,一位领到培训券的农民工就激动地表示,在就业的寒冬里,不妨安心“磨镰”,待危机过后,形势好转,就又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种下梧桐枝叶展,凤还巢后天地宽。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乃至全社会的积极推动下,亿万农民工一定能战胜就业“寒冬”,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让社保的阳光普照全民——如何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要是‘老保’真的能跟着人走,那以后我们农民工再也不用‘退保’了,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2009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一位人民网网友在留言中表达了对这两个文件的美好期待。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县级统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难以完全适应劳动力大规模流动的状况,导致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在跨地区、跨城乡就业时,由于无法转移养老保险关系而只能“退保”的现象。上述两个《办法》的出台,规定了养老保险异地转移接续的具体办法,有望从制度上终结“退保”现象,有利于社会保障政策的相互衔接和统筹协调,在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迈出坚实的一步。 为何要让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居民? 社会保障,经常被人形象地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收入分配的调节阀”、 “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作为国家和社会为保证其成员基本生活权利而提供救助和补助的一种制度,社会保障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新中国的社会保障事业自“一穷二白”起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陆续探索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并逐步完善了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进入新世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越来越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等相继建立。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这是我们党在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不断提高社会保障程度,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任务。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生活中,每一个人时刻都有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自然、经济、社会等风险,单靠个人或家庭的力量一般难以化解。而社会保障事业能够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在遇到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等问题时的基本收入和墓本医疗不受大的影响,使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意外灾害的群众有生活来源,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可见,社会保障事业为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保驾护航,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也产生了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城乡发展不平衡较为明显。社会保障制度具有调节收入的再分配功能,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充分发挥这一功能,弥补市场的矢灵和缺陷,有效调节中高收入群体的部分收入,提高最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标准,从而减少贫困,适当缩小社会成员、城乡之间的收人差距,让全体人民都能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保障水平决定着社会和谐稳定的程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使得劳动者的就业、生活面临着更多不确定的风险和压力,广大农村居民、农民工等流动就业人群、关闭破产和困难企业职工、退休人员权益缺乏保障的问题日益凸显,一旦处理不好就容易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完善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各种风险保障,帮助他们消除和抵御各种市场风险,避免和缓解因生活缺乏基本保障而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同时,社会保障制度能够通过开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方式,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有助于营造诚信友爱、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 特别是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提高社会保障程度,有利于扩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长期以来,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中,消费一直相对不足。据统计,2007年,我国消费率在36%左右,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55%的比例,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70%的比例。而社会保障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发展社会保障事业有助于稳定城乡居民支出预期,减少他们在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预防性储蓄,增强他们的消费信心,刺激他们的消费需求。有研究表明,城市家庭每增加一个有保障的人口,家庭消费支出每年可增加1041元;农村家庭每增加一个有保障的人口,家庭消费支出每年可增加483元。因此,现在通过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可以达到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效果。 如何看待我国社会保障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时下,浙江嘉兴农村流行一句口头禅: “送礼就送养老金。”说的是不少子女掏钱为年老的父母上养老保险的新鲜事。2008年10月1日,嘉兴正式实施《嘉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将社保范围扩大到城乡所有人群。农民、未参与保险的城镇居民、有暂住证的外来人员均可参保,近90万城乡群众为此受益。此举使嘉兴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地级市。嘉兴城乡居民对这一政策交口称赞,一对参保的老两口高兴地表示:“以前总担心老了会拖累子女,现在有养老金可拿,没有后顾之忧了。”嘉兴推行的“全民老保”政策,只是近年来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社会保障有了长足发展,最突出地表现在各类参保人数的增长上: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7亿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3亿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40亿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0.98亿人,成为世界上参保人数最多的保险计划。农村社会保障也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享受人数达到4291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农民达到8.14亿人,参合率达到91.5%,基本达到全覆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起点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造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有不适应之处,与人们的期待和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社会保障覆盖面小。我国虽然相继建立了针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不少保障制度刚刚起步.覆盖范围小,覆盖率不高。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障的人口大概在3亿人左右,目前参保人数为1.18亿,参保率只有39.3%。此外在养老保障方面,还有农民、农民工和城乡无保障老人三个群体,无法纳入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范围还未覆盖全民。 社会保障水平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与发达国家20%以上的水平相距甚远。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只有12%左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此造成群众享受到的保障待遇偏低,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只有30%左右,城乡低保标准总体偏低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健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方面,该建立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比如,我国尚无一部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保障领域的很多工作因没有法律规范而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该统一的制度也未完全统一。比如,受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存在着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各地都分别制定并统筹安排仅适用于本地的政策、标准、措施,导致社会保障关系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接续、转移阻碍重重。这与市场经济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使得大量流动就业人员难以正常享受养老和医疗待遇。 如何让社会保障体系覆盖每—位城乡居民? 细心的人们可能会发现,进入2009年,我国加快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进程。2008年年底至2009年2月,对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保险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09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公开征求意见。3月,《政府工作报告》在推进社会保障建设方面再出大手笔:2009年中央财政拟投入社会保障资金2930亿元,比上年预计数增加439亿元,增长17.6%。4月,新医改方案公布,确定今后3年各级政府拟投人8500亿元推进医改,还明确提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3年内参保率均要达到90%以上,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环境之下,这一项项重大举措的推出,明白无误地表达了这样一个信号: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正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大好时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目前,无论是从经济基础还是从制度基础、社会环境来看,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而当前我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形势,也为我们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提供了契机。同时也要看到,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难点多问题多,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我们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城乡、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配套推进,积极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推动社会保障体系事业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适应依法行政的要求,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社会保障作为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经济制度,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当前,重点是加快社会保险法立法步伐,研究制定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社会保障基金监督与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的法律体系。 适应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要求,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社会保障离不开财政支持。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逐步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使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达到20%左右。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特别要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投入,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实现公共财政均等化,不断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蓝图已经绘就,可以相信,经过不懈的努力,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迈向“病有所医”新时代——如何看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09年4月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终于在公众的企盼中公布。次日,作为《意见》实施细则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也正式公布。医改,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3年前,满载着老百姓对看病不再难不再贵热切渴望的新一轮医改“重装上阵”。3年来,新医改方案从无到有,集思广益,数易其稿,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心血和期望。那么,新医改开出的“新药方”会给老百姓带来怎样的实惠呢? 如何看待近年来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甲型H1Nl流感,这个陌生的名词,从2009年3月底以来开始为国人所熟悉。对于这种最先暴发于墨西哥的新型流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及时部署,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各项防控工作有序展开,国内生产生活秩序保持正常,相关信息公开透明,群众情绪普遍稳定。可以说,这次我们一切提前考虑、提前规划、提前准备,全力将疫情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严防严控甲型H1N1流感的积极举措,反映了近年来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新进展,也反映了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积极推进卫生事业发展,人民健康水平已经达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 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2007年,全国医院床位总数比1978年增长81%,全国医疗卫生人员比1980年增长67%,每千人口医生、护士(师)数已超过了亚洲地区平均水平。上述几个指标表明,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医疗卫生系统的保障能力、技术水平有所提升,人民群众获得卫生服务更为方便。 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初显成效。在农村,从2003年起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到2008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已有11.6亿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偿,补偿资金共847亿元,原计划到2010年农村地区“全覆盖”的目标已于2008年提前实现。在城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2亿多人口,2007年又开始针对城镇职工以外的非从业居民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目前,各类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l0亿多城乡居民,一个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框架正在形成。医药费用涨幅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为减轻群众用药负担,自l998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先后20多次下调药品价格。经卫生系统及相关部门的努力,自2002年以来,门诊病人医疗费用涨幅显著下降,住院医疗费用从2006年起首次出现负增长,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涨幅均低于同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涨幅。“看病贵”的现象出现了缓解的趋势。 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比较突出,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比较突出,集中表现在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状况尚未得到有效改善。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还比较薄弱,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服务条件和水平差距还比较大。理想的医疗服务体系应该是“金字塔型”:初级医疗保健覆盖基层,提供全科服务,而塔尖是具有高精尖技术的大医院,提供专业服务。然而目前我国的现状却是“倒金字塔型”:优秀卫生人才及医疗资源多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而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机构却人才匮乏,缺医少药。群众患病在当地难以有效就诊,要到城市、到大医院去看病,加重了大医院的负担。正所谓“农民看病跑断腿,市民看病排长队”。据统计,全国约70%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其中优质资源又多集中在大医院。这种结构性失调是造成“看病难”问题的主因。 公立医疗机构趋向市场化、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混乱、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等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加之监管不力,相当多的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淡化,运行机制越来越市场化,甚至有些医院盲目追求高收入,开出所谓“天价药方”。药品的生产流通也缺乏严格监管,导致药品乱定价、随意抬高价格现象多有发生。同时,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水平较低。这些都是造成“看病贵”问题的主因。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这句群众自编的顺口溜,表明这些现象已经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和卫生行业的社会形象。 此外,公共卫生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投入不够,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形成监管合力,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遭遇壁垒等问题的存在也是造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原因。 新医改会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对于卫生事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于2006年6月成立了由11个相关部委(后增加到16个)组成的医改协调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医改方案的起草制订工作。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对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整体规划。2009年4月,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新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正式推出。新医改总结了20多年来的医改经验,明确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任务和工作,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和欢迎。 那么,新医改对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看病就医问题究竟开出了怎样的“药方”?会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让百姓平时少得病。新医改提出,要按照国家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统一的疾病防控、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比如逐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提供慢性病、传染病防治指导等。同时进一步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预防出生缺陷等。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让百姓看病有保障。新医改提出,今后要扩大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医保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扩大报销范围,使群众看病能得到比以前更高的报销比例。近期力争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达到90%以上。 让百姓看病更方便。新医改提出,通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使得群众能够逐步做到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看病更加方便,同时看病效果更好。要用3年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5000个乡镇中心卫生院、2000个县医院以及2400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 让百姓治病少花钱。新医改提出,要保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并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取消“以药养医”机制;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合理确定基本药物的价格;扩大医保,降低个人支付比例。多管齐下,减轻群众的就医用药负担。2009年,我国将组建国家基本药物委员会,制订并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作为一种规划, 《意见》和《实施方案》中一些规定还是框架性的、原则性的,有些问题还有待继续探索、细化。比如,如何实现管办分开、如何保障财政对公立医院的足额投入、如何进一步发挥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等,还缺乏具体的措施、规定。因此,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新医改这一个“药方”就能包治百病,而要在推进改革中继续探索,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改革。 怎样把新医改的规划落到实处? “得个感冒去趟医院输一次液就得200多元,成本几十元钱的药在医院愣要上百元。”说起看病,天津的张先生满脸无奈:“新医改给我们带来了新希望,不过,还是实实在在地把药价给降下来才好使!”张先生的朴实话语,反映了广大群众要求新医改措施落到实处的强烈期盼。 虽然新医改绘制了一幅令人振奋的未来发展蓝图,但是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贯彻落实,没有深思熟虑的试点探索,没有配套措施的步步跟进,那么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停留在纸上而已。 应该如何把新医改的规划落实好呢? 首先要把思想统一到新医改方案的精神上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全面准确把握新医改方案提出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和工作要求,既充分认识新医改的重要性、艰巨性,做好长期艰苦努力的准备,又坚定信心,按步骤分阶段搞好落实。目前,国务院已成立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组织实施新医改工作,并正在抓紧研究制订相关配套文件和操作性文件。各地方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也应认真履行职责,结合各自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和有效措施,精心组织、有序推进改革进程。要认真落实政府的公共医疗卫生责任,确保投入及时到位,使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得到切实的资金支持。 我国的医改之路,已经走到一个关键阶段。新一轮医改,清楚地指明了改革的重点、发展的方向、实现的目标。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让人人齐享健康、家家幸福和谐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三鹿事件”的警示——为何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 “三聚氰胺”,原本是一种对普通百姓来说非常陌生的化工原料,却一度成了新闻聚焦、群众热议的对象。2008年9月,大型乳品企业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中被查出含有可导致肾结石的三聚氰胺,酿成震惊全国的“三鹿事件”。这一事件的后果是严重的,教训也是深刻的:导致近30万名婴儿患病,6名婴儿死亡,并引发广大群众对乳制品的信任危机,导致乳品业全行业亏损,畜牧业、零售业等产业也受到影响。 “三鹿事件”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保障食品安全的警钟。怎样进一步重视和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这是广大群众十分关心的一个现实问题。 食品安全为什么如此牵动国人心?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这形象地道出了食品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了吃的、喝的,自然无法维持生命,而如果吃的、喝的东西不卫生、不安全,人的生命同样会受到威胁。因此,食品作为人类最直接、须臾不可或缺的消费品,保证其安全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此外,食品安全还关系到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际声誉。食品进出口贸易是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就会直接对食品出口造成重创,进而还会引起外交纠纷、影响国家形象。我国是食品进出口大国,2008年食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86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366亿美元,多年来食品出口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满足了国外市场对质优、味美、价廉食品的需求。然而,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为西方一些媒体提供了口实,他们往往夸大其词,把我国出口食品中偶然发生的质量安全问题说成是整个中国食品业的问题,把食品业的问题说成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的问题。这既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国际形象,也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我国政府多次澄清,并发表《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积极加强食品安全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力地维护了我国出口食品的信誉。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个重要的民生问题,还是个重要的政治问题,不仅事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还会影响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必须加大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愿望。 怎样看待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 从“瘦肉精”喂大的猪到“嗑药”的多宝鱼,从苏丹红“美容”的鸡翅到矿物油“抛光”的大米……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数量增多,频率加快,导致不少人对食品安全感到忧虑与恐慌。那么,我们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究竟怎样昵? 首先,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中,虽然农业和食品工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目前仍有两亿多农户进行分散生产,还有数百万个分散的小型加工企业,大多生产设备陈旧简陋、工艺落后、生产环境较差。对这些准入门槛极低的生产经营者进行高标准、严要求的统一管理难度很大,需要一个过程,还难以完全杜绝化肥、农药残留量超标,抗生素、激素滥用,食品加工过程中病原微生物污染等现象。此外,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工业废水、城市污水与未妥善处理的垃圾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农牧业生产环境,造成农作物、水产品和禽畜产品的污染。这也是食品安全风险性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其次,我国的食品监管体制还存在缺陷。我国目前实行的是食品安全分段监管体制,即每个部门落实一份责任,如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由农业部门管,食品生产由质监部门管,超市、商场等食品流通环节由工商部门管,餐饮服务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等等,这从道理上讲是可以齐抓共管的,但实际上很难进行协调统一行动。一方面会出现监管空白;另一方面会由于责任不明,导致相互推诿,一些部门对有利的争着去管,没利的相互推诿。比如, “三鹿事件”中,最为关键的奶站居然没有人监管。这种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弊端在总体上削弱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效果。 最后,与当前食品安全严峻的形势相比,我们的监管与执法水平较低、力度不够。突出表现在:食品安全标准严重落后于国际标准和现实需要,而且标准本身还分很多种,由于缺乏协调而经常“打架”,导致监管执法人员无所适从;行政执法的形式往往是“集中整顿”的短期式检查,整顿过后,一些问题企业仍我行我素,使得食品安全问题难以摆脱“泛滥——打击——暂时缓解——再度猖獗——再打击”的怪圈;现行法律法规对导致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较轻,没有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个别地方以发展经济、扩大就业、维护稳定为由,对取缔非法企业不坚决,甚至阻挠执法,充当“保护伞”;部分执法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监管职责不到位,检查走过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等。这些都是亟待改进和加强的。 怎样进一步加固食品安全防护网? 2009年6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在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背景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立法与审议受到了全国上下的高度关注,从专家学者到普通群众纷纷建言献策。在充分倾听民声、广泛吸纳民意的基础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确立了一系列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则,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条款,对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食品安全法制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实施,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也反映了党和国家积极应对食品安全问题、努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决心和信心。 当前,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食品安全环境日趋复杂和事故多发的状况,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加固护卫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食品安全防护网”,以利民生,以促和谐,以保稳定。 全程监管是关键。在目前分段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突出全程无缝监管,不留死角。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整体协调和指导。卫生行政部门要全面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各相关部门要依法履行各自的安全监管职责。要加强各部门间的配合,避免职责交叉,消除监管空隙,确保监管工作统一、协调、有效。为提高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公信力,各监管部门要严格依法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并执行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失职、渎职行为。严厉打击是良药。在大力加强诚信教育的同时,对于食品安全这一与人民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头等大事,要加大执法力度,合力打好“歼灭战”。要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地方政府负总责,出了问题问责到底。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条件的企业一律依法关闭,不合格食品一律销毁不准出厂上市,查实的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一律严惩不贷,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一律实行监管责任倒查。国务院已作出部署,用两年左右时间,在全国集中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生产和进出口、食品流通、餐饮消费、禽畜屠宰和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进行集中整顿。 此外,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积极作用。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延伸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视角,弥补了相关部门常规监督的不足,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强大合力。 “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从田间到餐桌,还是从牧场到厨房,每一条食品“进口”之路都会越走越安全,给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切实的保障。
老话题再成新热点——如何将反腐倡廉继续引向深入 2009年全国“两会”前夕,在人民网、新华网等网站进行的大型网络调查中,“反腐倡廉”超过“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成为“两会关注话题之首”。在全国上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为什么反腐倡廉依然成为百姓最关注的话题?腐败是越反越多吗?应该如何看待反腐败的成效?怎样回应百姓的关注,将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引向深入?这些问题不仅成为“两会”内外的热门议题,也成为网络上下的焦点话题。 为什么百姓最关注反腐倡廉? 腐败问题并非今日才有,也并非中国独有,而是一个驱之难去的全球性顽症。百姓对腐败问题关注度高,根本原因在于腐败现象依然猖獗、反腐败形势仍然严峻。 对于反腐败的形势判断,中纪委向党的十七大的报告用了“两个仍然”来描述——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反腐倡廉形势仍然严峻。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体制、机制、制度方面存在一些漏洞,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腐败案件多发易发的态势在一定领域、一定阶段内很难逆转。具体来看,有四个明显的表现:第一,当前工程建设、房地产开发、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开发、金融、司法等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以房地产领域为例,2007年和2008年,重庆市查处了一系列震惊全国的地产腐败“窝案”,9名厅局级干部因收受开发商巨额贿赂而落马。第二,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仍然比较严重,有的案件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恶劣。在2003年到2007年的5年间,检察机关平均每年查办涉嫌贪污贿赂等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干部2786人,其中厅局级干部186人,省部级干部7人。 百姓对腐败问题关注度高,与网络反腐升温和公众监督有效大有关系。百姓出于对腐败现象的痛恨,通过网络曝光等各种有效手段对公务人员进行监督,并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回应,是近年来反腐败的新鲜事。2008年12月,南京市江宁区房管局局长周久耕被网民曝光其消费天价烟,随后经调查发现其涉嫌严重违纪,被免去局长职务并立案审查。像周久耕这样,因为网络曝光而被查出有不廉洁行为的官员还有不少。这种监督方式的便捷有效,唤起更多人的参与热情,让百姓对反腐倡廉的关注热度不减。 百姓对腐败问题关注度高,是因为百姓有追求公平正义、呼唤政治清明的新期待新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进一步增强,参与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同时,民主形式的不断丰富、民主渠道的不断拓宽以及相关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为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因此,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关注民主监督,热心反腐败宣传,为把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引向深入积极建言、献计献策。 为什么说“腐败越反越多”并不符合实际? 2008年4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被判刑,同年1O月,原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副院长黄松有落马……中国的反腐败雷大雨急。人们拍手称快之时, “腐败越反越多”的论调也重新出现。腐败真的是越反越多吗?分析之后会发现,这么说并不符合实际。 “越反越多”的说法是对深挖严查腐败分子事实的曲解。说“腐败越反越多”,主要是认为每年被查处的腐败分子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数量上。这的确是事实。客观地看,一些人直观、感性地认为“腐败越反越多”,反映的事实恰恰是“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越来越多”。大批贪官的相继落网,恰恰说明了我国反腐败的罗网越收越紧,说明党和政府反腐败的立场坚定不移,说明反腐败斗争卓有成效。“越反越多”的说法是对当前反腐败形势的误判。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腐败的高发率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从历史情况看,当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经济快速发展时,出现腐败易发多发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美国,都出现过腐败高发多发的情况。只有到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双重转换基本完成的时候,腐败多发的势头才会逐步降下来。因此,当前我国腐败的查而复生,并不是由于坚决反腐败造成的,恰恰相反,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我们坚持不懈地反腐败,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来遏制腐败,才没有让腐败现象危害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越反越多”的说法其实是反腐败“急躁症”、“速胜论”的表现。腐败作为权力的伴生物,是很难彻底根绝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腐败就是将腐败现象控制在一个可能的最低程度内。认为“腐败越反越多”者,寄希望于有一种一招制胜的灵丹妙药,一旦你采取了坚决的反腐败措施而依然有腐败产生,他就会认为反腐败是失败的,就是“越反越多”。这样一种逻辑,显然是对反腐败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另外, “越反越多”的说法,还有可能是对“身边腐败”的一种片面感受。常常是这样一种情况:有人对党和政府加强廉洁自律、纠正不正之风、坚决惩治腐败、严厉查处大案要案的全局进展没有具体感受,而对一些与个人生存空间、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灰色腐败”,比如看病难、上学难、求职难背后的不正之风,却异常敏感而觉得难以容忍。一旦发生这样的“身边腐败”,就认为“腐败越反越多”。 其实,如果站在一个客观全面的角度来观察,中国的反腐败形势正在呈现逐步深入、良好发展的态势。这一点,无论是从我国反腐败专门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还是从各种社会机构的调查结果来看,都有大量事实和证据证明。 首先来看看量化分析。党的十六大以来,全国每年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和司法机关直接作刑事处理的党员有1.2万人左右,约占党员总数的0.17‰。而且,这些年来,这个比例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下降的。从司法机关披露的数据看,2003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数以平均每年5%左右的速度下降。从信访情况看,2005年全国县以上党政信访部门受理群众信访总量与上年相比下降6.5%,这是经过12年持续攀升之后出现的第一次下降,2006年再次下降15.5%,并连续3年保持着“四个下降一个好转” (信访总量、集体上访、非正常上访、群体性事件下降,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其次来看民意调查数据。反腐败的成效如何评判,民意调查数据是一个重要参数。国家统计局连续多年在部分省区市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结果表明,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等多项指标持续提高。2007年在全国15个省区市的民意调查显示,4项总体评价和8个单项评价指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的满意度达到64.4%,比2002年提高了16.2个百分点;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的认可度达87.4%,比2002年提高了10.4个百分点;群众对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工作满意度达到60.5%,比2002年提高了13.3个百分点。 再来看国际社会评价。在2008年于瑞典召开的第13届国际反贪污大会上,许多与会的国际代表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中国反腐败的成就。国际反腐监督机构——透明国际对我国奥运场馆建设所采取的预防腐败的措施给予高度肯定,称这些举措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透明国际亚太部一位负责人明确说: “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政府领导人反腐败的决心是首屈一指的。”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在整个亚太地区算得上取得了非常实质性的巨大进步。”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腐败越反越多”的估计是错误的,尽管目前反腐倡廉建设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但我们对反腐败的形势还是要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常言道,爱之深,责之切。百姓高度关注反腐倡廉,正说明百姓对党和政府的厚爱、对反腐倡廉建设寄予厚望。对于百姓的关注热情和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积极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给予鼓励和保护,同时,唯有以反腐倡廉建设的更大成效作为回应,方能取信于民,不负众望。 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在激流勇进30多年之后,正全面驶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反腐倡廉建设正处于重要发展时期。回应百姓对反腐倡廉的关注,最关键的是要坚持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按照“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要求,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分解细化,围绕教育有效、制度管用、监督到位、改革深化、纠风深入、惩处有力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监督到位。监督侧重于制约,是关键;监督到位,既是一种严格防范,也是一种关心爱护。历史和实践证明,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要紧紧抓住正确行使权力这个关键,防止权力滥用和行为失范。要抓住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这个重点,着力在遵守党的纪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廉洁自律规定、作风建设等方面加强监督。同时要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对干部人事权、司法权、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行使的监督。要增强监督合力,更好地发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提高监督实效。 改革深化。改革侧重于创新,是动力;改革深化,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就会减少。目前的改革重点,是推进干部人事和司法体制改革,行政管理和社会体制改革,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及相关改革。只有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坚持改革创新,才能达到釜底抽薪、反腐治本的功效。 纠风深入。纠风侧重于遏制,是抓手;纠风深入,党风才能正,民心才能顺。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重点解决物价、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征地拆迁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大纠风工作力度,强化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专项资金的监管。惩处有力。惩处侧重于打击,是手段;惩处有力,才会起到“查办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在目前反腐败形势仍然严峻的背景下,必须保持惩治腐败的强劲势头,重点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严肃查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等案件。要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继续推进自查自纠、专项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要提高执纪执法水平,健全查处案件的协调机制,发挥查处案件的综合效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切实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腐败易发多发期就一定会较快平稳地度过,清正廉洁、河清海晏的新局面一定会早日到来。
咬定青山不放松——为何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引起广泛共鸣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当他用铿锵豪迈的语言讲到“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时,会场里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这三个“不”坚定有力、掷地有声,充分表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也以最寻常、最朴实的百姓话语,深刻反映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历史感悟和成功实践的宝贵经验,道出了人民的心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共鸣,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如何理解“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虽然只是短短的九个字,却言简意赅,内涵丰富。特别是其中的“不折腾”,如何把这个易于意会却难以言表的中文词汇翻译成外文成了一道难题,一时难倒了国外媒体记者和翻译们。人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译文,但都很难准确表达它本身的意义。于是有人干脆把“不折腾”的汉语拼音“buzheteng”用于英译,有人甚至预言,它将成为一个新的英文词汇收入英文词典。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词汇。 “不动摇”,主要指始终不渝地坚持一种立场、观点,体现了人们为实现一定的既定目标而表现出的坚定信念和果敢行动;“不懈怠”,主要指对工作、事业尽心竭力,不松懈懒惰,体现了人们为实现一定的既定目标而表现出的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不折腾”,主要指做事情、干事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按规律办事,不能反复无常、翻来覆去、做无用功,体现了人们为实现一定的既定目标而表现出的一种自觉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的特定场合,在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和宝贵经验、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前景的时候,强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有其深刻意义的,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简简单单的九个字,包含着睿智的人生哲理,蕴涵着丰富的历史经验,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是对我们党执政兴国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思考。这里强调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来讲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最根本的就是指党和国家的发展要坚持正确的方向、走正确的道路,也就是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GCD的面貌之所以能够发生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除此之外,任何一条路对中国来说都是根本走不通的。 要看到,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三者是统一的整体,不能割裂理解,造成误读。正如许多学者所言, “不动摇”是立场,是方向,也是前提和关键; “不懈怠”、 “不折腾”所要求的,是在“不动摇”的前提下,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用什么样的方法思路朝着既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强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是说可以安于现状、消极守成,不是说不鼓励人们去闯、去探索、去开拓。要进一步开创改革开放事业新局面,就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与“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要求并不矛盾。我们不能错误理解“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敢“闯”、,以致被束缚住手脚,被压制住不敢“试”、不敢“冒”。 为什么要强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看完展览,我深深地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变而自豪。”这是一位观众在参观完《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后的留言。展览全面反映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所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展览2007年10月在军事博物馆开展以来,已经吸引了数百万人次参观。 《复兴之路》主题展览,生动反映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历程,也诠释了为什么提出“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深刻内涵。 “长夜难明赤县天”,回望100多年前的中国大地,封建统治风雨飘摇、大小官员颟顸懈怠,饱受内忧外患的“折腾”。自鸦片战争起,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受尽了列强宰割、内乱频仍之苦。无数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上下求索,; “实业救国”、 “科学救国”、 “教育救国”……历史证明这些道路都走不通。历尽千辛万苦,中国人民终于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在中国GCD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开创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开展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走过弯路,、吃过苦头:有些正确的没有坚持下来,动摇了;有些错误的没有坚决抵制,折腾了。一个时期, “左”的思想盛行, “以阶级斗争为纲”愈演愈烈,以致发生“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全局性错误。当世界许多国家抓住新技术革命的机遇加快发展的时候,我国却陷入了十年内乱之中,耽误了发展的宝贵时光。深刻的历史教训昭示我们,国家要进步,人民要富强,就一定要认准目标“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政治胆识和创造智慧,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l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前进潮流。30多年来,我们也曾遭遇到重重困难挫折,承受过种种风险考验,然而,在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行。回顾历史,百年来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6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平凡历程,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让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这条道路,延续并从根本上发展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期盼和追求,凝结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GCD人的理想和探索,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毫不动摇地坚持。 展望未来,中国正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邓小平曾经说过,发展的机遇对中国来说并不多,要善于把握时机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当前,虽然我们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要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继续保持我国良好的发展态势,关键是绝不能动摇、绝不能懈怠、绝不能折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把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怎样才能切实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在互联网上, “百度”一下“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就会显示出10余万条相关信息,尤其是“不折腾”一词,如果单独搜索居然有100多万条相关信息!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广泛认同和热切期望。“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作为一个完整的理念,说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但在实践中怎样才能切实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呢?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必须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30多年的实践充分说明,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也绝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牢记“两个务必”,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及时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警惕和防范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有效应对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挑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尤其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还在加深,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可能增多的情况下,更要自觉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大局,为克服当前困难、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必须排除各种干扰。改革开放越深入,矛盾和问题会越多,争论和阻力也会越大。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应该认识到,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管出现什么情况,都要沉着应对,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心无旁骛的坚定信念,不因闲言碎语而分神,不因阻力和干扰而退却,坚定不移地、积极进取地朝着我们的既定目标奋斗。 “坚持不折腾,中国才能赢。”这是一位网友对人民网相关报道的留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祖国发展的美好前景,我们心中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力量。方向已经确定,道路已经指明。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就一定能排除干扰、凝聚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更多考研学习资料尽在:鲤鱼网http://www.iliyu.com/成功在于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