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卓美眼科专家帮你顺利入警
查看: 1599|回复: 4
收起左侧

求文综,行测考试大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7 10: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谁有文综,行测考试大纲,能给发一下吗,谢谢
发表于 2009-8-17 10: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文化综合考试大纲
2009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笔试
文化综合考试大纲

I.考查 目 标
文化综合考试考查考生对历史、地理、政治等三门中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把握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各门课程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一、历史
1.再认、复述重要的历史事实。
2.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分析不同的历史材料,得出正确结论。
3.依据历史事实比较、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某些观点进行论证。
4.叙述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或消亡的过程,并概括其原因。
5.作出文字准确、条理清楚的表述。
二、地理
1.结合地图了解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重要的地理数据,以及有关地理的重大时事。
2.了解我国地理概况、区域特征及其差异,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
3.了解世界地理概况、各洲及主要国家、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差异。
4.理解地理概念,并能运用所学概念区分、判断不同地理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5.掌握判读和填绘地图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各种分布图、等值线图、剖面图、示意图、各种统计资料图表等分析说明地理问题。
6.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用以分析说明地理事物及其成因。
7.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基础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运用正确的地理观点和基本理论,分析评价有关地理问题。
8.运用科学的地理术语、规范化的地理名称、准确的地理图像等地理语言,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叙述。
三、政治
1.再认或再现哲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知识。
2.理解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
4.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5.恰当使用哲学、经济、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历史 50分
地理 50分
政治 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70分(每小题2分,35小题)
非选择题 80分


III.考查 内 容
第一部分 历 史
一、中国古代史
(一)远古时代
1.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 北京人
2.远古文化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二)中国古代朝代顺序
(三)夏、商、周
1.夏、商
二里头文化 殷墟 甲骨文 青铜器
2.西周
武王伐纣 分封制
3.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百家争鸣”
(四)秦、汉
1.秦朝
秦的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战争
2.两汉
4
文景之治王莽改制 光武中兴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丝绸之路
3.秦汉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造纸术 张衡 张仲景华佗 《史记》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
1.从统一到分立
三国分立 五胡内迁 淝水之战 北魏孝文帝改革
2 三国两晋南北朝经济
屯田制 江南的开发
4.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
祖冲之 《齐民要术》 范缜 王羲之 云冈石窟
(六)隋、唐
1.隋唐政治
隋朝的统一 科举制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文成公主武则天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2.隋唐经济
大运河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曲辕犁 两税法
3.隋唐文化
赵州桥 雕版印刷术 僧一行 《千金方》 唐诗 敦煌莫高窟
4.中外交流
玄奘 鉴真 遣唐使
(七)五代、辽、宋、夏、金、元
1.政权并立
王安石变法 澶渊之盟 岳飞
2.元朝
行省制度 澎湖巡检司 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民族分化政策
3.五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和火药 沈括 郭守敬 宋词元曲 《清明上河图》
(八)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1.明朝
君主君主专制的加强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明末农民战争
2.清朝
努尔哈赤建国 军机处 文字狱 收复台湾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
3.明清经济与文化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黄宗羲 徐光启 宋应星 李时珍 明清小说
二、中国近代史
(一)鸦片战争
5
1.第一次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中英《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二)太平天国
1.太平天国的兴衰
金田起义 天京变乱
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三)洋务运动
江南制造总局 北洋舰队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1.中法战争
镇南关大捷 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
2.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海战 《马关条约》
3.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五)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天演论》
2.百日维新
(六)辛亥革命
1.孙中山与同盟会
2.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七)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新文化运动
民主与科学 白话文
2.五四运动
3.中国共产党成立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国共产党成立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八)国民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
2.北伐战争
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九)国共对峙的十年
1.土地革命
6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暴动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
2.日本侵占东北
“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1.抗日战争爆发
“七七”事变 淞沪抗战 南京大屠杀
2.国共合作抗日
正面战场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3.抗战的胜利
(十一)解放战争
1.内战爆发
2.三大战役
3.国民党政府覆亡
三、中国现代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政协 《共同纲领》
2.新政权的施政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3.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一个五年计划 三大改造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二)在曲折中前进
1.大跃进
“大跃进” 人民公社
2.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
“八字方针” 大庆油田
(三)“文化大革命”
“516”通知红卫兵
“九一三”事件 “四五”运动 粉碎“四人帮”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历史的转折
真理标准的讨论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特区建设 邓小平南方讲话
3.“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方针 香港、澳门回归
(五)新中国的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3.尼克松访华
(六)新中国的文化
1.科学技术
两弹一星 杂交水稻
2.文学艺术
3.教育
四、世界近代史
(一)资本主义的兴起
1.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 麦哲伦
2.文艺复兴
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3.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加尔文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大抗议书 克伦威尔 光荣革命
(三)美国独立战争
波士敦倾茶事件 来克星顿枪声 《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
(四)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1.法国大革命
三级会议 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 雅各宾专政
2.法兰西第一帝国
(五)第一次工业革命
1.英国工业革命
珍妮纺纱机 瓦特与蒸汽机
2.工业革命的影响
(六)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巴黎公社
(七)沙皇俄国的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
2.1861年改革
(八)美国内战
南方奴隶制林肯 《解放宣言》
(九)日本明治维新
黑船事件 明治维新
(十)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1.第二次工业革命
爱迪生
2.垄断组织
3.瓜分非洲
(十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两大军事集团 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 大战的结束与巴黎和会
五、世界现代史
(一)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1.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
2.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二)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意、德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入侵波兰 珍珠港事件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黑兰会议 开罗会议 攻占柏林 日本投
降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四)冷战
1.北约和华约
2.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五)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2.苏联解体
(六)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1.欧盟的建立
2.波黑内战
3.“9•11”事件与阿富汗战争
2009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文化综合考试大纲
本文来自: 110BBS 公务员考试论坛 作者: 末落 日期: 2009-7-17 13:56 阅读: 11576 人 打印 收藏 大 中 小
政法, 干警, 大纲, 考试, 招录
本帖最后由 末落 于 2009-8-5 12:37 编辑

2009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笔试
文化综合考试大纲

I.考查 目 标
文化综合考试考查考生对历史、地理、政治等三门中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把握和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各门课程具体能力要求如下:
一、历史
1.再认、复述重要的历史事实。
2.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分析不同的历史材料,得出正确结论。
3.依据历史事实比较、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某些观点进行论证。
4.叙述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或消亡的过程,并概括其原因。
5.作出文字准确、条理清楚的表述。
二、地理
1.结合地图了解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分布,重要的地理数据,以及有关地理的重大时事。
2.了解我国地理概况、区域特征及其差异,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和有关政策法规,以及国土开发和整治措施。
3.了解世界地理概况、各洲及主要国家、地区的地理特征及其差异。
4.理解地理概念,并能运用所学概念区分、判断不同地理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5.掌握判读和填绘地图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各种分布图、等值线图、剖面图、示意图、各种统计资料图表等分析说明地理问题。
6.理解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并能用以分析说明地理事物及其成因。
7.根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基础知识及其相互关系,运用正确的地理观点和基本理论,分析评价有关地理问题。
8.运用科学的地理术语、规范化的地理名称、准确的地理图像等地理语言,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的叙述。
三、政治
1.再认或再现哲学、经济、政治等方面的知识。
2.理解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政治常识等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
4.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5.恰当使用哲学、经济、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历史 50分
地理 50分
政治 5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70分(每小题2分,35小题)
非选择题 80分


III.考查 内 容
第一部分 历 史
一、中国古代史
(一)远古时代
1.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 北京人
2.远古文化
仰韶文化 河姆渡文化
(二)中国古代朝代顺序
(三)夏、商、周
1.夏、商
二里头文化 殷墟 甲骨文 青铜器
2.西周
武王伐纣 分封制
3.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 都江堰 “百家争鸣”
(四)秦、汉
1.秦朝
秦的统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战争
2.两汉
4
文景之治王莽改制 光武中兴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丝绸之路
3.秦汉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造纸术 张衡 张仲景华佗 《史记》 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
1.从统一到分立
三国分立 五胡内迁 淝水之战 北魏孝文帝改革
2 三国两晋南北朝经济
屯田制 江南的开发
4.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
祖冲之 《齐民要术》 范缜 王羲之 云冈石窟
(六)隋、唐
1.隋唐政治
隋朝的统一 科举制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文成公主武则天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2.隋唐经济
大运河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曲辕犁 两税法
3.隋唐文化
赵州桥 雕版印刷术 僧一行 《千金方》 唐诗 敦煌莫高窟
4.中外交流
玄奘 鉴真 遣唐使
(七)五代、辽、宋、夏、金、元
1.政权并立
王安石变法 澶渊之盟 岳飞
2.元朝
行省制度 澎湖巡检司 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民族分化政策
3.五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和火药 沈括 郭守敬 宋词元曲 《清明上河图》
(八)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1.明朝
君主君主专制的加强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明末农民战争
2.清朝
努尔哈赤建国 军机处 文字狱 收复台湾 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
3.明清经济与文化
一条鞭法 摊丁入亩 黄宗羲 徐光启 宋应星 李时珍 明清小说
二、中国近代史
(一)鸦片战争
5
1.第一次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中英《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二)太平天国
1.太平天国的兴衰
金田起义 天京变乱
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三)洋务运动
江南制造总局 北洋舰队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1.中法战争
镇南关大捷 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
2.甲午中日战争
黄海海战 《马关条约》
3.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五)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天演论》
2.百日维新
(六)辛亥革命
1.孙中山与同盟会
2.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七)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新文化运动
民主与科学 白话文
2.五四运动
3.中国共产党成立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国共产党成立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八)国民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
2.北伐战争
3.“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九)国共对峙的十年
1.土地革命
6
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暴动革命根据地 红军长征
2.日本侵占东北
“九一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1.抗日战争爆发
“七七”事变 淞沪抗战 南京大屠杀
2.国共合作抗日
正面战场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
3.抗战的胜利
(十一)解放战争
1.内战爆发
2.三大战役
3.国民党政府覆亡
三、中国现代史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政协 《共同纲领》
2.新政权的施政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
3.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一个五年计划 三大改造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二)在曲折中前进
1.大跃进
“大跃进” 人民公社
2.国民经济的调整与发展
“八字方针” 大庆油田
(三)“文化大革命”
“516”通知红卫兵
“九一三”事件 “四五”运动 粉碎“四人帮”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历史的转折
真理标准的讨论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2.改革开放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特区建设 邓小平南方讲话
3.“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方针 香港、澳门回归
(五)新中国的外交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3.尼克松访华
(六)新中国的文化
1.科学技术
两弹一星 杂交水稻
2.文学艺术
3.教育
四、世界近代史
(一)资本主义的兴起
1.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 麦哲伦
2.文艺复兴
但丁 达•芬奇 莎士比亚
3.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加尔文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大抗议书 克伦威尔 光荣革命
(三)美国独立战争
波士敦倾茶事件 来克星顿枪声 《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
(四)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1.法国大革命
三级会议 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 雅各宾专政
2.法兰西第一帝国
(五)第一次工业革命
1.英国工业革命
珍妮纺纱机 瓦特与蒸汽机
2.工业革命的影响
(六)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巴黎公社
(七)沙皇俄国的改革
1.彼得一世改革
2.1861年改革
(八)美国内战
南方奴隶制林肯 《解放宣言》
(九)日本明治维新
黑船事件 明治维新
(十)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1.第二次工业革命
爱迪生
2.垄断组织
3.瓜分非洲
(十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两大军事集团 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 大战的结束与巴黎和会
五、世界现代史
(一)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1.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
2.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二)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意、德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入侵波兰 珍珠港事件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黑兰会议 开罗会议 攻占柏林 日本投
降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四)冷战
1.北约和华约
2.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五)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2.苏联解体
(六)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1.欧盟的建立
2.波黑内战
3.“9•11”事件与阿富汗战争












第二部分 地 理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
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在宇宙中
[post]宇宙中基本的天体:恒星、星云。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9
太阳系及其成员。太阳概况。太阳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二)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运动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轴、两极、赤道。经线和经度。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纬线和纬度。经纬网。南、北半球及高、中、低纬的划分。
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昼夜更替和时差。时区的划分、国际日期变更线。
地球公转的轨道和周期。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及其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
(三)地图
地图上的比例尺。比例尺的三种形式。地图上的方向。图例。注记。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四)地壳和地壳运动
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陆地地形的种类: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海底地形的种类: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洋盆、海沟、海岭)。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褶皱。断层。
板块构造学说:岩石圈,六大板块及其运动。
火山。地震。地震的震级和烈度。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地表形态在内外力作用下的变化。
(五)地球上的大气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主要气候要素:气温、降水、气压和风。
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变化。
降水的形成。降水的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世界降水的分布。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季风环流。
形成气候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海陆分布、洋流、地形)。运用气温、降水的图表资料,归纳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六)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海水的盐度。海洋表面盐度的分布。海洋表面温度的分布。风海流。寒流、暖流。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陆地水的分类:地表水(河流水、湖泊水、冰川水)、地下水。河水的补给:大气降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地下水。河流径流的变化: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地下水。含水层和隔水层。
(七)陆地上的自然带
陆地上的自然带。自然带的分布规律。二、世界地理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及其比例,全球陆地分布的特点。
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和界线。
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二)亚洲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亚洲的分区。东部的岛弧。南部的三大半岛。以山地和高原为主的地形。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的名称和分布。主要的河流、湖泊。复杂多样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亚洲主要国家和首都。
日本:领土组成。经济特点。工业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东南亚气候与农业生产,热带经济作物。东南亚国家联盟。
印度:人口。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主要农作物。新兴产业的发展。
中亚的位置,干旱的气候,灌溉农业和畜牧业。石油资源。
西亚的位置。世界最重要的石油产区和出口区。干热的自然环境,水资源缺乏。
(三)非洲
非洲的位置和范围。海岸平直。几内亚湾和马达加斯加岛。高原大陆,主要的高原、山脉。刚果盆地。非洲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撒哈拉沙漠和东非裂谷带的分布。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丰富的矿产、水能和生物资源。居民(黑人、阿拉伯人、欧洲人后裔)的分布。非洲主要国家和首都。
埃及:位置。世界长绒棉的重要产区。。旅游业。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
(四)欧洲
欧洲大陆的轮廓特点,主要半岛、岛屿、海峡的分布。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冰川地形广布;阿尔卑斯山脉。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河网稠密,水量丰富;主要河流的分布。欧洲的旅游业。欧洲主要国家和首都。欧洲联盟。
发达的工业国:英国、法国、德国,各国的经济特点和主要的工业区。
俄罗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形的东西差异。伏尔加河、贝加尔湖。煤、铁、石油和森林资源。主要工业区的分布。
(五)北美洲
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东西排列的三类地形。密西西比河,五大湖。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人口和民族。巴拿马运河。北美洲主要国家和首都。北美自由贸易区。
美国: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主要农业带的分布及主要农作物。高度发达的经济。主要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六)南美洲
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主要山脉、平原和高原的分布。暖湿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亚马孙河。矿产资源的分布。水能资源。热带经济作物。居民。南美洲主要国家和首都。巴西: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特点。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
(七)大洋洲
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
澳大利亚:位置。地广人稀。气候、植被带呈半环状分布。居民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出口农矿产品。发达的工矿业。养羊业和耕作业。首都堪培拉。悉尼。
(八)南极洲
南极洲的位置特点。冰原大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人类对南极洲科学考察的意义。长城站、中山站。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
(九)世界的交通
世界主要航海线和重要港口。重要的海峡和运河。亚欧大陆桥。
(十)重要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三、中国地理
(一)疆域和行政区划
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领土面积。疆域的四至点。陆疆和陆上邻国。大陆海岸线。隔海相望的国家。领海和内海。主要岛屿和半岛。
三级行政区的划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省会(首府)及位置。
(二)人口和民族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的分布。我国的人口政策。华侨和侨乡。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人口比例和分布。我国的民族政策。
(三)地形
地形的主要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主要山脉及其分布。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的特点及分布。地形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气候
我国的温度带。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国的干湿地区。
我国的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及其原因。(五)河流和湖泊
我国的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主要外流河。主要内流河。主要淡水湖。主要咸水湖。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长江的发源地、干流长度、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段主要特征。主要支流。三峡水利工程。灌溉之利。“黄金水道”。巨大的水能蕴藏。
12
黄河的发源地、干流长度、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注入的海洋。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及各段主要特征。黄河的治理和综合利用。
(六)交通运输和旅游业
1.交通运输业
主要南北铁路干线。主要东西铁路干线。主要铁路枢纽。
重要公路干线,高速公路。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长江航道、珠江航道、京杭运河航道、松花江航道。
主要海港: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厦门、广州、湛江、高雄、香港。
2.旅游业
旅游业的发展。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
(七)地域差异和地理分区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差异,秦岭—淮河一线的南北差异。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划分。
(八)区域发展的主要问题
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措施。
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环境保护。
西部开发的意义、优势条件,存在的问题和主要措施。
(九)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居民。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交通中心。旅游业。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居民。经济。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台湾岛、澎湖列岛和钓鱼岛。东部山区、西部平原。自然资源和主要农产品。工业发展的特点。旅游业。主要城市。[四、人文地理
(一)自然资源及其保护
自然资源及其分类。
土地利用类型。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合理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及其组成。世界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森林与环境。世界的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合理利用和保护。三大林区。我国主要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
矿产资源。世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我国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二)能源和能源的利用
能源的概念及其分类。煤作为能源的特点。煤的分布。石油、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石油资源的分布。水能的特点、分布。核能及其特点。
能源的消费构成。能源生产和消费在地区上的不平衡。
世界能源问题。我国能源开发的现状和前景。
(三)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
农业生产的特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世界农业发展的不平衡。
世界粮食生产和分布。世界粮食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我国的农业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分布,畜牧业生产,产业化经营。
(四)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工业的概念和分类。工业生产的发展。
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经济因素;社会协作条件;劳力和技术因素;环境因素。
工业布局的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区位因素。
我国的主要工业地区和工业地带:沪宁杭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沿海工业地带;长江沿岸工业地带;陇海、兰新沿线工业地带。
(五)人口和城市
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问题。我国人口的增长,人口素质,人口结构。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三大宗教的分布。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城市化进程及其产生的问题。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我国城市的发展。
(六)人类和环境
环境的概念。人类生活、生产与环境。自然变化引起的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
主要自然灾害:洪涝、海啸、寒潮、热带气旋、干旱、滑坡和泥石流。
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 政 治
一、哲学常识
(一)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物质运动规律
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4
2.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及其规律。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三)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质、量、度。量变和质变。坚持适度原则。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坚持内外因相统一的观点。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热情支持新事物,正确对待前进道路上的挫折。
7.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四)实践认识
1.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3.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4.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五)人生价值、人生理想
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坚持集体主义,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2.人生价值是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在实践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3.理想的类别和作用。理想的实现要靠长期艰苦奋斗。
二、经济常识
(一)商品、货币、价值规律
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3.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体制。
4.我国现阶段几种主要的非公有制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
15
2.企业是市场的重要主体。企业的经济效益。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3.三大产业的划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四)公民的经济生活
1.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2.税收的含义和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
3.储蓄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个人理财。
4.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对外经济关系
1.世界市场的基本含义和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2.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顺差和逆差。
三、政治常识
(一)我国的国体
1.国体。国家职能。民主与专政。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对内对外职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治保证。
4.“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二)我国的政体
1.政体。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3.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民主集中制。依法治国。
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三)我国的政党制度
1.政党及其特征。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3.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和政治基础。
(四)我国的民族和宗教政策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职责和义务。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
3.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教育。反对邪教和封建迷信。
(五)我国的对外关系和外交政策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3.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四、时事政治
(一)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二)年度间(上年七月——当年六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post]
站长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494920
关注招警、公务员考试最新考试信息考试动向从关注站长微博起步
点击举报违法不良信息,奖励论坛积金币www.110bbs.com
为响应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110BBS特别推出举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专帖。
发表于 2009-8-17 10: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
2009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二)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笔试试卷设“专科类”和“本硕类”两种版本,分别适用于报考“专科试点班”的考生和报考“本科及法学硕士班”的考生,在试题类型、数量、难度等方面有所区分。
二、作答要求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考生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和橡皮。
要求考生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
(二)申论
考生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2B铅笔和橡皮。
使用答题卡进行作答的,考生必须用2B铅笔在申论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现代汉语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成绩无效。
直接在申论试卷或答题纸上作答的,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在试卷或答题纸指定位置上用现代汉语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成绩无效。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一)测验的目的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基层政法机关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
(二)题型说明及举例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考生理解、把握数量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技巧,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方面。
本部分有两种题型。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考生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1,   3,    5,    7,    9,   (    )
   A.7      B.8      C.11      D.13
解答:正确答案是11。原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故应选C。
第二种题型: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道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考生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出结果。
例题:甲、乙两地相距42公里,A、B两人分别同时从甲乙两地步行出发,相向而行,A的步行速度为3公里/小时,B的步行速度为4公里/小时,问A、B步行几小时后相遇?
A.3          B.4           C.5           D.6
解答:正确答案为D。只要把A、B两人的步行速度相加,然后被甲、乙两地间距离相除即可得出答案。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考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等。
本部分有三种题型。
第一种题型:阅读理解。侧重考察考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
例题:铁路新线路的开辟与否往往必须在建路花费尽可能少的要求与新建路线的贸易运输量尽可能多的要求之间取得妥协。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新建铁路的线路:
A.应该是一条造价最低的线路
B.其选择决定了新兴贸易中心的位置
C.决定于是否与终点之间的距离最短
D.不会总是具有最低建造成本的路线
解答:仔细考察四个选项,您可以发现,选项A与题中“妥协”的含义不相符;选项B和C都无法从题中得出;只有选项D 是短文支持的一种主要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D。
第二种题型:逻辑填空。侧重考察考生正确判断句子前后逻辑关系、理解语句内涵、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例题:只要方向正确,任何一点积极性都应当得到(    )和支持。
A.尊重        B.肯定
C.表彰        D.重视
解答:用“肯定”填空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故应选B。
第三种题型:语句表达。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语气、词序、语法结构等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
例题:请从给出的四句话中找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A.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他一点儿也不灰心
B.前几年他不管遇到了许多挫折,但是一点儿也不灰心
C.前几年他无论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他也从不灰心
D.他尽管前几年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是他一点儿也不灰心
解答:B句“不管”是表示排除一切的,因此不能与“许多”搭配,应将“许多”改成“多少”;“了”字多余,应删去。C句在“困难和挫折 ”前缺少与“无论”(表示排除一切的)相呼应的“多少”一词,前一个“他”可以删去。D句开头的“他”应删去。只有A句无语病,本题答案是A。
注:各省区市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至少两种以上题型进行命题,并针对专科类和本硕类考生两张试卷,在题目数量、类型和难度上进行区分。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考生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方面。
本部分有五种题型。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考生认真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例题:

解答:在例题中,黑点在正方形中顺时针移动。在第5个图形中,应该正好移动到左上角。因此,正确答案是B。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考生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例题:
健康:指一个人智力正常,行为合乎情理,能够适应正常工作、社会交往或者学习,能够抵御一般疾病。根据健康的定义,下列属于健康的是:
A.大学教授老李,虽然五十多岁但工作起来仍然精力充沛,在今年春天患流感
B.张婶十九岁的儿子肖聪,读书十一年还是小学二年级水平,但是从小到大没生过什么大病,体力活可以干得很好
C.小胡硕士毕业后,工作表现一直很优秀。自一次事故后,当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就会精神失常
D.小刘身体很好,工作非常努力,但是很多同事说他古怪,不愿与其交往
解答:严格根据定义衡量,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
第三种题型:事件排序。每道题给出五个事件,每个事件是以简短语句表述的,接着给出四种假定发生顺序的四个数字序列,要求从中选出最合乎逻辑的一种事件顺序。注意要以最少的假设来联系和安排这五个事件的发生顺序。
例题: (1)小李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2)小李受到工厂的奖励
(3)小李提出三项“合理化建议”
(4)厂长说“贵在参与”
(5)厂长号召职工关心企业建设
A.4-2-3-1-5        B.5-2-3-4-1
C.5-3-1-4-2        D.4-2-1-3-5
解答:此题正确答案为C。事件为:小李响应号召提出建议,尽管未被采用,仍然受到了奖励。这一顺序相对于其它备选答案中的顺序而言最为合理。
第四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对相关的词,然后要求考生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 螺丝:螺帽
A.镜框:镜片        B.线:纽扣
C.插座:插头        D.筷:碗
解答:螺丝和螺帽是一组必须配套使用的东西,选项C中插头与插座的关系与螺丝与螺帽的关系一样,故正确答案为C。
第五种题型: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考生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
A.彭平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B.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C.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解答:观察A、B、C、D四个选项,似乎都有一定道理。只有结论D是由陈述“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因此,D是正确答案。
注:各省区市应根据实际情况,从中选择至少三种以上题型进行命题,并针对专科类和本硕类考生两张试卷,在题目数量、类型和难度上进行区分。
第四部分: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考生对法律常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涉及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等。除了法律常识,常识判断还涉及政治、经济、行政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例题:在我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指:  
A.年满18周岁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B.具有我国国籍的人
C.享有政治权利的人                                           
D.出生在我国的人
解答:根据我国宪法,正确答案为B。
又例如:
尽管我们关于太阳能的研究和议论已经相当多,但今天对太阳能的利用还是非常有限的。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难以将阳光有效地聚焦
B.尚未开发出有效的收集和储存太阳能的系统
C.核能仍然更为有效
D.太阳能系统尚不安全
解答:关于太阳能的利用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系统的知识,但是仔细考察四个选项,你可以依据常识看出A、C、D三个理由都不恰当,只有B选项所说的原因更为准确,故正确答案为B。
注:各省区市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专科类和本硕类考生两张试卷,在题目数量、范围和难度上进行区分。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3~5个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例题:根据所给图表回答问题:
以下是某市通过1038份网上问卷对打折购买商品进行调查的结果。                                 

单位:%
      打折商品
消费场所        服装        鞋、包        家用电器        其他商品
综合性百货商场        43.0        10.2        16.0        18.8
主题商场        22.6        25.0        28.4        43.8
超市        26.6        47.2        44.4        25.0
小店        7.8        17.6        11.2        12.2
请根据此表回答下面的题目:
1. 回收的问卷中,愿意选择去综合性百货商场买鞋、包的人数大概有多少?
A.50人        B.100人
C.200人        D.300人
解答:回收的试卷共1038份,其中10.2%的人,即105人左右愿意去综合性百货商场买鞋、包。故B为正确答案。
2.下列说法不妥的是:
A.小店打折没有什么吸引力
B.打折时人们比较喜欢去超市
C.打折时去大商场买衣服合算
D.该调查结果反映了全市的购物倾向
解答:这份网上的调查只回收了1038份问卷,不能代表全市人民的购物倾向。因此,正确答案为D。
注:各省区市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专科类和本硕类考生两张试卷,在题目数量、类型和难度上进行区分。

四、申论介绍
(一)测验的目的
申论试卷分为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给定资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考生在对给定资料阅读、理解、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形式,完成相应的题目作答。
申论(专科类)重点测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包括: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对给定资料涉及的概念、术语、名词等含义理解正确,区分清楚;文字表达通畅,层次分明。
申论(本硕类)重点测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包括: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内容主旨(含表层意义及深层意义);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内容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条理清晰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二)给定资料说明
1、申论的给定资料具有普遍性,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社会等方面问题都有所涉猎,涉及面非常广。
2、申论的给定资料具有针对性,一般都有明确的主题,可以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热点问题,大众传媒关注的焦点,或者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领域某一方面的内容。
3、申论的给定资料形式具有多样性,有的是以段落形式给出的一组文字材料,有的是一篇或几篇的文章或是访谈录等。
(三)题型与作答要求
根据给定资料和测评目的的不同,申论题型及要求会有所变化,如,写作文种上的变化。根据给定资料的不同,让考生发表议论、进行评述或者写一篇讲话稿、调查报告、工作方案及其他相关的公文等。还有试题结构上的变化,根据测评目的的不同,可能设定两个、三个或多个问题等。
注:各省区市应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专科类和本硕类考生两张试卷,在申论试题范围、数量和难度上进行区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笨的要命 + 5 感谢你热心为110BBS的会员提供帮助!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17 11: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8-17 11: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110BBS ( 豫ICP备2020034528号 )

GMT+8, 2024-11-22 00:59 , Processed in 0.1674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