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BBS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卓美眼科专家帮你顺利入警
查看: 2116|回复: 1
收起左侧

凤凰名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2 14: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巨匠——沈从文
01.jpg
沈从文著名作家。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二月二十八日生于凤凰镇竿城(今沱江镇)。父名宗嗣,清将门之后,跟随天津总兵罗荣光,后任科长、军医,继在凤凰中医院供职。从文原名岳焕,笔名懋林、上官碧、窄而霉斋主人、甲辰、小兵等,苗族,兄妹9人,上有一姐一兄。
从文4岁开始识字,6岁读私塾,民国2年(1913),进凤凰模范国民学校(今文昌阁小学)。少年时旷课看戏一天,被毛先生罚跪于校楠木树下,受“勤有功,戏无益”、“人若自梅,而后人必侮之”严责,由此牢记“自尊而后人尊”之理,检点言行,发奋读书。民国6年,参加土著部队,后在陈渠珍部任书记、司书等职。一日游保靖石楼洞与友人论志说:“世界上的事无论怎样都应当老老实实地去学”。
民国12年(1923),从文闯北京,住酉西会馆。民国13年12月22日在《晨报》副刊第一次发表《一封未曾付邮的信》,此时,从文在北京大学旁听,博览群书。次年,到北京香山慈幼院图书馆任管理员,后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习目录学等业务。民国15年,出作品集《鸭子》。民国18年始,先后在中国公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讲师。民国22年起在北平编辑中小学国文教科书,民国28—35年任西南联合大学副教授、教授。民国35—38年,任北京大学教授。此间,从事业余写作,民国22—24年、民国35—37年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从文写作精神顽强,终日埋头书案,常说“时间可以战胜一切”。他的近500万字的文学作品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代表作有《边城》、《从文自传》等。其作品虽然也写都市生活、城市各阶层人,但主要写家乡水边人的哀乐故事,被誉为乡土作家。
北平解放前后,他摒弃各方面的裹胁与劝告,毅然留在国内。早在西南联大任教之时,从文就收集西南手工业品,研究祖国历史文物。1949年8月,沈从文由北大转到北京历史博物馆任设计员,后任副研究员。他认为文物学“是实实在在的学问”,甘愿做“人弃我取”的工作。他搞文物编目和鉴定时,书写文物陈列品卡片,字迹秀丽。他还经常任讲解员接待观众,讲解不辍,无暇用餐,枵腹从公。观众为之感动。从文在山东任教时与江青有师生之谊,后江青显赫,从文薄其为人,不与往来,为士林称赞。1978年,沈从文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方志大家傅振伦与之共事30余年,言沈自奉俭约,淡于利名,忠于文物事业,以诚待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文物工作者与专家。并赞他研究文物,涉猎广博,文献实物,多有新义启迪后学。从文主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不单凭古代文献、杂文、实物资料为信,而以墓葬出土的陶、土、木、石、铜诸人形俑和图像、壁画,结合文献综合研究。其文物论著约100万字,其中1981年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被文物界称为“不朽之作”。
1981年,从文应一些大学之邀赴美国讲学,他眷恋祖国,心系事业,急不可待地回来了。
1982年回乡省亲,返京后把积蓄的1万元稿费邮赠母校。该校拟建“从文藏书楼”,他知道后谦逊地删去“从文”二字。1988年5月 l0日,文星陨落。他无遗嘱,家人按其生平好恶不开追悼会。
沈从文是国际笔会北京分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历史学会会员,是中国著名的作家、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他从第二届起任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
抗英名将——郑国鸿
02.jpg

郑国鸿郑国鸿,一代抗英名将,中华民族英雄。1777年(清乾隆三十八年)出生在湖南凤凰县城。字雷堂,十八岁那年,承袭世职云骑尉。
道光二十年(1840年春),郑国鸿升任浙江处州镇总兵。同年六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政府向中国满清王朝宣战。
次年二月,郑国鸿奉命与安徽寿春总兵王锡朋,协助定海总兵葛云飞一道接收定海。演绎出一幕历史上抵抗外侮。”还我河山”的悲壮史剧。
浙江定海是英军入侵浙江必从此处登陆的海防重镇,葛云飞镇守城南土城,王锡朋镇守城北的晓峰岭,郑国鸿独挡英军入侵定海的大门竹门山,但三处兵力总合不到五千将士。
从九月二十六日至三十日,激战了五昼夜,打退了英军多次进攻。直到下午六时,清军弹尽粮绝,英军却不断增援,在这生死关头,英军乘机登了陆。
十月一日,晓峰岭失守,王锡朋殉国。接着定海失陷,不久,葛云飞光荣捐驱。英军分三路夹击竹门山,六十五岁的郑国鸿单枪匹马冲入敌阵,挥刀连斩数十敌人,不幸中弹牺牲。
青山处处埋忠骨,天涯何处不芳草。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认定郑国鸿等三总兵为“忠节”,按提督待遇抚恤入昭忠神祠。
南北大侠——杜心五
03.jpg
杜心武杜心五,名慎魁,清同治八年(1869)正月初三出生于张家界市慈利县江垭岩板田,后迁居熊家庄白岩峪。父杜桂珍,曾任清军都司。杜心五资质聪慧,幼承父教。父谢世后,从塾师学,并先后随武士严克学南派拳术,从道士于虎习武当拳,又延徐矮师(四川人)来家授艺。矮师返川后,心五去渔浦书院攻读,后又去峨眉山向徐矮师专攻自然门轻功。因武艺超群,被重庆金龙镖局聘为镖师,走镖川黔滇桂,保护商旅安全。数年后辞职回家,去常德高等学堂读书。嗣后考取公费赴日留学。1904年夏东渡日本,先在东京百科学校补习日文,后入东京帝国大学农科。留学期间,经宋教仁,覃振介绍加入同盟会,并主动保卫孙中山的安全。有一次,慈禧太后派宦官张某赴日,密谋收买日本浪人刺杀孙中山,杜察觉后将张处死。并曾在东京保护黄兴,宋教仁,柳亚子等人进行民主主义革命活动。
1907年,宪政党首领梁启超在东京锦辉馆(电影院)演说,鼓吹君主立宪。杜心五和共和党青年张济,居正,萧荔恒等由会场楼上跳下,齐声喊打,会场大乱,梁乘机逃走,致使这次演说流产。
杜心五留日期间,曾和日本著名相扑师斋藤一郎在东京日比谷公园比武,并赢得胜利,因而名噪东瀛。1910年,他奉同盟会与孙中山的旨意,回国进行革命活动,往来大江上下,又北上京,津,过山海关,上黑龙岗,秘密串联,准备起义。然后重返东京,船将抵日本马关时,他想起此即卖国贼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之地,不禁感慨万千,即兴赋诗"心雄何怯九重渊,壮志腾霄欲挽天。愿揖江心效祖逖,拼献身躯国门前"。尔后,他随孙中山奔走南洋,宣传革命主张,募集革命资金。
1912年5月,宋教仁任北京政府农林总长,杜心五任佥事。旋调任农商,农工部部员,继调农商部直属第二农事试验场(河南彰德)任会办,后又改任直属第一农事试验场(今北京动物园一带)技正兼农事传习所气象学教授。在农场会办任内,他曾去嵩山少林寺与高僧静空切磋技艺;任气象学教授时,曾收农大毕业生万籁声为武术门徒,传其衣钵。万后来成为著名武术家。他在《武林学宗。杜心五老师小传》再版小序中写道:"追随杖履,倏已七稔。余之得窥内家藩篱,兼聆禅解,社师之赐也。"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后,杜心五去沪参与为宋治丧事宜。回京后,因不满军阀的黑暗统治,乃毅然弃官去职浪迹江湖。
1921年,杜居北京西直门酱房大院6号时,其同学,天津大公报社长张季鸾介绍四川气功师刘神仙到杜家,向他传授气功和医术多年。1928年秋,杭州举行全国国术大赛,杜受聘为评判员,应邀表演了"走圆场"。他先在台中央走圆圈,继而越走越快,不见其人,只见黑影一团晃动,终则戛然而止,站立不动,面不改色。观众瞠目咋舌,叹为观止。此后,杜寓居南京鼓楼饭店,国民党将领张发奎,孙楚,楚溪春等多人,曾登门求教。
1935年,杜住北京榆钱胡同。日军入侵华北后,策划华北五省"自治"。日酋土肥原贤二曾诱掖社心五任"华北自治政府"主席,赠杜二百万元(日本正金银行支票),杜严词拒绝并撕毁支票,土肥原遂派特务监视,杜处境险恶,先遣家属去沪,仅留门人朱国祯在身边,后伺机逃出虎口,到了上海。
何键主湘时,杜心五回到长沙。何键请社创办国术馆,杜荐万籁声任馆长,另一门生李丽久任何部武术大队长。1938年日军犯湘,杜携眷挚徒一行20余人回到慈利白岩峪老家,仍要求门生天天练功不辍。
国民党政府迁重庆后,蒋介石想利用杜心五的声望和帮会势力,委以"中国抗日群众动员委员会"主任之职。杜乃于1941年3月离慈赴渝。在职一年,曾掩护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翌年辞职回乡,在慈利县城附近饭甑山新建一座"斗米观",贴上"始知养生主,曾无及人士"的对联,日与白云青松为邻,清风明月为友,探索气功养生之道,研究救死扶伤之术,自制千锤膏用以施治救人。
杜心五除武术,医药之外,尚有广泛的爱好。他是一位京剧爱好者。早在北京时,即与著名京剧家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有过深厚的交谊。程曾拜杜为师,并亲书一联相赠:"纵谈及上下古今,每提命移时,辄忘雪立;所学穷三教九流,借闻道太晚,徒仰山高。"杜又工书法,曾书"动静无始,变化无端,虚虚实实,自然而然"十六字易勉万籁声。又为慈利文人吴恭亨书写墓联"埋我买山小结束,痛人弃地大糊涂"等,笔力苍劲,自成一格。其文学造诣亦深,1947年为姚建邦题写"意随流水俱远,心与白鹤同闲",为唐灼华题写"明窗净几是安居,粗茶淡饭有真味",体现了他宁静淡泊的情怀。
1951年5月,由林伯渠推荐,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聘杜心五为顾问,后又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参事。湖南省政协委员。1953年7月8日病逝于长沙,终年84岁。著名画家徐悲鸿在对杜的唁信中称"心五先生卓艺绝伦,令德昭著。
民国总理——熊希龄
04.jpg
熊希龄民国第一任总理。号秉三,凤凰县镇竿镇(今沦江镇)人。清同治九年(1870)生。幼时勤奋好学,五岁时读一本《三字经》,只三四天即能背诵。
光绪十四年(1888),希龄进沅水校经堂读书。一次,老师以“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为上联,令诸生答对,希龄稍一思索,即对以“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由于学业成绩优异,深受沉州知府朱其懿器重,并保送至长沙湘水校经学堂肄读。光绪十七年应乡试,中举人,次年中贡士。光绪二十年,中进士,授庶吉士。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朝廷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熊希龄多次上书反对,因此触怒慈禧太后,被革职回到湖南。
光绪二十三年,在长沙任时务学堂总理,提倡科学,注重时务。同时与谭嗣同、梁启超、唐才常等组织南学会,创办《湘报》,积极开展变法维新运动,因此受到顽固派的攻击。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失败,清廷搜捕维新党人,时务学堂及《湘报》被迫停办,熊希龄亦受到“革职水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的惩处。从此便匿迹衡阳、沅州(芷江),闭门读书。其时适逢唐才常在汉口发动自立会起义失败,凡湘西参加起义的人走避到沅州的,熊希龄都秘密给予资助。后党禁日渐松弛,管束解除,希龄赴日本考察教育
光绪二十九年,他应常德知府朱其懿之聘,主办常德师范讲习所、常德西路师范和常德中学。光绪三十一年,随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任参赞。次年回国,仍返湖南办学,并在酸陵办瓷业学堂。宣统元年(1909),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次年任奉天盐运使。辛亥革命后,拥戴共和,先后参加统一党、共和党,为进步党的负责人之一,曾致电袁世凯,促其转变政治态度。袁世凯任大总统后,熊希龄历任财政总长、热河都统。
民国2年(1913),任国务总理。民国3年2月,熊希龄辞职,3月,又被袁世凯委为参政院参政全国石油矿督办。
民国6年(1917)夏秋,京律一带水灾严重,熊希龄负责督办水灾河工善后事宜,并主持募捐,救济灾民,倡议在北京设立慈幼局。民国7年,香山静宜园改为慈幼院,收养、教育受灾的流浪贫苦儿童。熊希龄掌管一切院务,长达20年之久。他还从事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担任中华教育改进社董事长及民办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等职。
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熊由北平到上海,负责战地救护工作。上海沦陷后,欲取道香港返内地,12月5日病世于香港。
著名歌唱家——宋祖英
05.jpg
宋祖英著名歌唱家。湖南古丈县人,出生于1966年,苗族,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研究生。1991年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委员。
曾荣获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声乐大赛金奖;“金龙奖”全国歌手大赛专业民族唱法第一名;演唱的MTV作品《十八弯水路到我家》、《辣妹子》、《好日子》分别获得全国“星光奖”一等奖和MTV金奖;演唱的《英雄》、《东西南北兵》获得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好日子》、《献出你的爱》在第五届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中获金奖,同时获得最佳演唱奖;在第十六届全国电视“金鹰”奖中,其演唱的作品《辣妹子》获最佳歌曲奖;还荣获98首届“大红鹰”杯[战士最喜爱的十大明星]称号,并在歌剧《伤逝》、《红珊瑚》中饰演女主角,在婉君中扮演阿奴,受到同行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宋祖英很忙,从她出现在各种晚会上频率可见一斑。去年12月31日她参加了在北京“世纪坛”举办的“迎接新千年的晚会”,她演唱的《爱我中华》被安排在新千年钟声敲响前的一刻,看到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场景非常激动。她的歌得到了更多人的喜欢,因为歌曲的民族性有更广泛的听众,带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歌曲生命力更强一些,所以唱的都是自己的原创歌曲,在这些歌曲中她所追求的是时代性、艺术性、民族性的结合。她不喜欢张扬,愿意安静的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宋祖英一个人走得自信,走得从容。
当宋祖英光艳夺目地登上了首都的舞台后,从此全北京、全中国的人都知道了宋祖英。闯入京城后的宋祖英很快在中国乐坛掀起一阵“祖英热”。她开始在全中国人民的面前唱歌,最初是《小背篓》,尔后演唱MTV《十八弯水路到我家》、《辣妹子》、《东西南北兵》 ,这些歌曲分别获得中央电视台MTV大赛一九九五年、一九九六年度金奖。如今,宋祖英是海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还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愿我们的“甜歌妹”永葆青春。
著名书画家——黄永玉
06.jpg
黄永玉著名画家。凤凰县沱江镇人,1924年生,家境贫寒。他小学毕业后,就背着小小的书包出外谋生,飘流到安徽、福建的山区,在一些小作坊做童工,生活得十分艰苦。后来又辗转到上海、台湾、香港等地,一面做工谋生,一面勤奋读书学画。14岁开始发表作品,到16岁已发表不少作品,并以独具风格的版画而驰名。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对新的共和国非常热爱,决心为祖国建设出力。1952年,他和夫人张溪梅从香港来到北京。于1953年安排到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授,后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黄永玉勤奋好学,不倦追求艺术的高超技巧。他原是攻版画,后又攻国画。他喜画梅与荷。有一个时期,他天天带着望远镜去圆明园画人民公社的荷花,日积月累,竟画得8000多幅墨荷。他的《红晴白荷图》,荷花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晴蜓静立叶上,生意盎然。他画的《家乡红梅》,傲霜斗雪,清香四溢,堪称杰作。
黄永玉作画特奇,绘画除去各种画笔之外,还常用树枝、手指、丝瓜瓤等当笔。他作画神速,无论画幅大小,往往是成竹在胸,一挥而就。他的画,题材广泛,松竹梅菊,花鸟草虫,飞禽走兽,山水人物,乃至神话、典故等。凡经他手,皆寒暑生于笔端,风云变于腕底,景物神形兼备,成为奇异佳作,令人赞叹不已。
黄永玉画意新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颇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195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黄永玉木刻集》,1978年英国《泰晤士报》用六个版面,对黄永玉其人其画作了专题报道。1980年香港美术家出版社出版了《黄永玉画集》彩印本。湖南美术出版社先后出版黄永玉《湘西写生》、《永不
回来的风景》等。他的代表作有《风雨荷花》、《家乡红梅》、《春潮》、《红晴白荷图》、《晚晴图》、《雀墩》、《阿诗玛》等。
黄永玉爱憎分明,他以漫画表达感情。他画的《吹牛》,题曰:“慢慢地,连自己也信以为真”。他画的《速度》,画面上是一个阴阳脸的人头,题曰:“物质运动的形式,比如,坏人一下子变成好人,快得连闪电也颇感惭愧即是”。借以讽刺政治上善于伪装和变化的人。他画的《级别》,画面上是一只长脚蚊和两个人头,题曰:“蚊子对这档子事一窍不通,它连局长和主任都敢咬”。借以讽刺那看人发货的人。他画的《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表现的是西汉朱云,通易经,时少府五鹿充宗杖恃幸与诸儒辩易经,众莫能与抗,皆称疾不会。独朱云不惧其势,辩论中连连击中五鹿之要害。故诸儒为之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其画意非常深刻,有鲜明的个性。既敢于讴歌真善美,又敢于鞭鞑假丑恶。
黄永玉,不仅画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他的诗文也有很深的造诣。1984年香港出的《罐斋杂记》、《芥莫居杂记》等,则是把诗、画熔于一炉的典范。他的散文也非常优美,《太阳下的风景》和《表叔沈从文的诗和书法》等文,笔调深沉,语言诙谐,寓意深远,使读者爱不释手。
黄永玉,对祖国热爱,对艺术忠诚,对家乡留恋。虽经人生的坎坷,赤子之心更热。他经常回到家乡创作,还建修了一栋“夺翠楼”,为家乡名胜增添一绝。
开国元帅——贺龙
07.jpg
贺龙贺龙原名贺文常,字云卿。湖南省桑植县人。一九一四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民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一九二六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一九二七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师长,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晋西北军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司令员兼晋绥野战军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西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国防工业委员会主任。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科学院院士——萧纪美
08.jpg
萧纪美别名继美、 志新。1943年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毕业。
1948年赴美留学,翌年获密苏里矿冶学院冶金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密苏里大学冶金学博士学位。后在美国林登堡热处理公司、爱可产品公司及美国坩埚钢公司从事产品分析和科研工作。1957年回国,历任北京钢铁学院(后改名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物理学教授兼金属物理教研室主任、材料失效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中科院院士。
1985年加入中国共**。是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防腐蚀及防护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兵工学会金属材料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航天学会材料与工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合金钢、晶界吸附、脆溶沉淀、晶间腐蚀、断裂科学、氢损伤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发现了“氢致滞后塑性”现象,提出了反映缺口下应力腐蚀断裂韧性新参量,对钛合金氢致开裂及水溶液中应力腐蚀断裂的动态程,提出了氢损伤机理。 应用断裂力量,分析和解决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许多重要断裂问题。
著有《金属的韧性和韧化》、《应力下的金属腐蚀》等;撰有《材料的失效分析,性能预测和结构设计》、《高强度钢水介质应力腐蚀研究》等论文200多篇。
虎威常胜军——凤凰竿军
09.jpg
凤凰竿军
    凤凰古称镇竿,唐宋以前基本上是苗族控制的地域,因人口膨胀宋明以后朝廷通过征战和军垦来到这里。不断的移民,不断的战争,逐步形成了现在的苗汉分界线。几百年来不断的苗汉冲突和战争使这里常年拥有一只军队,因地名镇竿,故称“竿军”。
    在凤凰,只要涉及它的历史,你就无法忽略本城居民对他们先辈的荣誉最为经典的表述:无湘不成军,无竿不成湘。清咸丰年间,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曾国藩湘军中,竿军部队“虎威营”在首领田兴恕率领下,转战十几省,历二百余战皆胜,所向披靡,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被曾国藩命名为“虎威常胜军”。竿军兵勇喜欢在左臂刺上“虎威常胜军”的青字,攻城格斗时,常赤裸左臂,挥刀跃马,自家人互相呼应鼓舞士气,敌方则见之丧胆。在攻打太平天国都城天京时,田兴恕与同乡人张文德等带头爬上城墙充当攻城尖兵,庆功领赏时,凤凰官兵两人升为提督,六人升作总兵,另有副将九人,参将十一人。凯旋之日,这些人带着朝廷赏赐的黄金白银绫罗绸缎,带着从天京王府里掠来的古玩家私衣锦还乡,前呼后拥吆三喝四,那叫一个光宗耀祖扬眉吐气。留在闭塞小城驻守老营的兵丁对这些一步登天的兄弟内心是何等羡慕,思来想去,认准了只要冲出凤凰,满世界去厮杀,提督、巡府的花翎说不定也有机会顶上一回。假使以性命拚得了一官半职,晚年解甲归田,居家纳福,则可以蓑衣斗笠垂钓春江,擎苍牵黄狩猎秋野,曾经沧海之人,凡事不在心上亦不在话下。那些并不走运的竿军官兵,一生以青年时代的骁勇气概为荣,倘若不曾战死沙场,也不曾以战功换取红绿顶戴花翎,到了年老体衰之时孓然一身甚或沦落为乞丐,尚要寻找机会将左臂上的刺青亮上一亮,对孩子们摆一摆爷爷当年灭“长毛”时何等英雄荣耀。
    这看似鼓舞人心的荣誉,其实联着一段悲剧性的历史,那便是由清末实行的“屯田养勇”制所造成的“全民皆兵”的畸形社会形态下凤凰人的生活。乾嘉苗民起义后,清政府在已损毁南方长城沿线修建汛堡、屯卡、碉楼、炮台、关门一千几百座,其中凤凰境内修筑了八百余座,征得屯田六万亩,养屯丁四千,战丁一千,苗兵二千,共计七千人之多,加上朝廷绿营总镇约四千人的兵额,当时凤凰十万左右的人口有一万人常年兵役在身,比例高得惊人。屯丁分田到户,且耕且守,战丁专事操练,由屯田佃租中拨粮关饷,数以万计的凤凰人就这样被屯田的绳索牵在朝廷的战车上,以致使当兵吃粮成了世代传统。凡有兵役的人家门口,都钉上一块白木小牌,上边用红字记有服役人的姓名、年岁和身份。在街头巷尾一路看过去,几乎家家都有这么一块“光荣牌”,并可按月各自到营上领取一份银子和一份口粮。“地皆屯田,民皆兵籍”的状况,断绝了凤凰人另操他业的一切通道,只剩下以血肉之躯来换取生活这一条路子可走。
    如此这般,凤凰人尚武成习就毫不奇怪了。当本城还处在边防要塞位置的时候,军旅的粗犷气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小城人口。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孩子们从小就习惯了看兵营里的士兵舞枪弄棒,喜欢看大人猎取野猪或豹子宰杀了来分肉,喜欢看杀人割下耳朵挂在墙上,还喜欢看宗族家长把不守妇道的年轻媳妇绑来沉潭。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唯一可以想到的发达之路就是当兵吃粮,靠了自己的不怕苦和不惜命混出人样,成了一名军官,甚至成了大官,然后衣锦还乡。还没长到桌子高,他们就已经在稚气十足的游戏里,自封为将帅,弄得街头巷尾冲冲杀杀喊声一片。这些孩子等不到成人就入了伍,竿军里多了一个懵懵懂懂的新兵,家中的饭桌上也少了一张永远填不饱的嘴巴。年轻的凤凰兵被崇尚武功的强大传统裹挟,带着对锦绣前程的无限向往,在战场上拚死奋战,甚至把一腔热血都喷洒在异乡的土地,也无怨无悔。
    比起他们只有匹夫之勇的前辈,近世纪凤凰人总算有了些进步,开始谈论“不战而屈人之兵”、“怒而师兴兵之大忌”一类兵法,认为“兵事为儒学之至精,非寻常士流所能几及”。作个有勇有识的儒将,上马能提刀杀敌,下马可训教士卒,才是更高层次的军旅人生。可是无论如何,他们自我肯定的自信心,他们自我欣赏的本钱,全都来自前辈在军功方面的杰出业绩。仅在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至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的三十多年间,这座小城就出了43名提督、总兵级将军,31名副将级将军,31名参将级将军,73名三品以上的将军。民国时期,又出了7名中将,30名少将。竿军在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护国护法、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中都有激动人心的表演。是大大小小的战争在凤凰这座小山城里,制造了许多的军人世家,制造了凤凰人特殊的地方荣誉感。
    1937 年11月以凤凰籍官兵为主组成的国民革命军第128师,由师长顾家齐率领奔赴浙江嘉善狙击侵华日军第六、第八两个军团,这场凤凰军人出演的竿军历史上最为惊天地泣鬼神,直到今天都不能也不可能被忘却的壮举中,他们的命运仍然是悲壮与惨烈的。这只纯地方部队一经与日军交火,立刻显出装备的劣势,进入阵地的第二天,守卫枫泾的一个连的官兵就已经全部壮烈牺牲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喋血苦战的七昼夜,他们前赴后继与敌人在阵地上拉锯,白天日寇凭恃强大炮火控制的阵地,一到夜晚又被竿军兄弟靠肉搏白刃战夺了回来。敢死队每人一把马刀,在深秋的寒夜中以赤膊为记号,摸到穿衣服的,一律挥刀而斩。128师因超限完成了任务,受到国民党最高统帅部的明令嘉奖。然而这一战,使全师官兵伤亡四分之三,全师连以上军官亦伤亡过半,凤凰城内外家家挂白幡。在以后的南昌保卫、宜昌反攻、荆沙争夺、长沙会战以及洞庭湖南岸的据点争夺等一系列抗日战役中,每一硬仗苦战都有竿军加入。每一批新应征的子弟离开家乡去为国家征战的时候,家乡父老总要在城门口打出 “ 竿军出征,中国不亡 ”一类鼓舞士气的横幅为他们送行。尽管那些在风中翻飞的旌旗下边,一张张皱纹满布的脸上充满了绝望的悲戚之色,而戴了孝的少妇和孩子红肿的眼睛中泪水还未消止,他们仍在义无反顾地送别亲人。抗战前夕的凤凰,大约不到一万户人家,却拥有三千左右连排下级军官,以及五个师的兵力储备。经过八年殊死征战,到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的1945年,凤凰二十五岁以下的男丁死伤数目惊人,至少有三千位少妇守了寡,上万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老无所依......

ganjun.jpg ganjun2.jpg xjun.jpg
07.jpg
发表于 2009-4-22 14: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抢个沙发
站长新浪微博https://weibo.com/494920
关注招警、公务员考试最新考试信息考试动向从关注站长微博起步
点击举报违法不良信息,奖励论坛积金币www.110bbs.com
为响应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110BBS特别推出举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专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无图版|110BBS ( 豫ICP备2020034528号 )

GMT+8, 2024-12-23 02:51 , Processed in 0.1525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