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110BBS论坛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
在2008年度河南省人才需求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郭 俊 民 2008年6月18日 | |
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好!
经过全省各级人事部门近一年的努力,《2008年度河南省人才需求目录》编制工作顺利完成。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08年度河南省人才需求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人才需求目录编制过程、需求结果和发布成效等方面的情况。现在我就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今年人才需求特点
为了编制今年的人才需求,从去年上半年开始,我厅组织专门人员先后赴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进行考察学习,召开了省辖市人事局座谈会,聘请了中国人事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财经学院的专家进行指导论证。为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还召开了专门工作会议,进行了安排布置。
编制今年的人才需求,主要依据各省辖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对人才需求的状况与趋势,以及“十一五”人才规划总体目标。在编制过程中,着重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基础与重点的关系。既考虑了人才总量规模的需求,同时重点关注了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和特殊人才的需求。二是当年和长远的关系。立足当年,适度超前,注重实用性和指导性。三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要通过市场调研,获得大量人才供求信息,并努力查找人才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明确提出政府在人才开发工作中的宏观导向。
在编制方法上,设计了预测模型,对我省人才发展与宏观经济主要指标GDP的相关性以及我省重点支柱产业专业人才供需状况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人才需求指标体系;采取问卷和走访法,获取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调整情况、经济建设和城乡发展主要项目情况、有关专业人才现状及需求状况等信息;利用收集文献资料与现有调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组织有关专家论证后制定了人才需求目录。
从编制的情况可以看出,今年我省人才需求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专业教师需求量大。今年全省发布人才需求64696人,其中,省直属大中专院校3834人。由于省直属各大中专院校扩招,造成教师缺口较大,所以省属大中专院校需求大量教师,而且层次较高,要求硕士以上学历。
二是县区各类人才需求量大。最近几年我省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地方经济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各县区更加注重人才的引进。这次人才需求发布,各县区需求人才42603人。
三是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紧俏。从全省范围看,对人才的需求偏重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各类高技能人才。县区级人才需求一般都在本科以上学历,市级人才需求研究生较多,省属高校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整体学历层次、职称层次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教大,大多是操作能力强的焊接、电工等各类高技能型人才。
四是人才需求多元化。从人才类别看,共有管理、农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建筑业、交通运输、信息传输与计算机服务及软件、贸易与服务业、水利与环境保护、科学教育文化卫生、高技能人才等12大类人才,所需人才涉及52个专业类别。从行业上看,全省教育、卫生、农业、地矿等行业人才需求量大。从专业上看,中小学教育、企业营销、西医、机械制造、人力资源管理、生态农业开发、地质探矿采矿、冶金等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另外还出现了一些新兴行业和专业,比如物流、电子商务、旅游、会展等。随着经济结构的多样化,人才需求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五是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全省人才专业需求体现了县域经济特点,各地人才需求体现不同的特色。例如:开封市急需农林水人才和技术工人;焦作机械、化工类人才需求方面大;新乡在制冷、起重装备,汽车配件、振动机械、医疗机械、电池、纺织等七个产业方面人才需求大。县(市)对人才需求更具特色,比如郾陵县需求园艺、经济作物栽培、经济林养护、花卉和农业经纪人等人才;禹州市需要中药研制、制药工艺等方面人才。
二、发布人才需求的作用
当今世界,国家实力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实力的竞争。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需强有力的人才保证。人才战略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发布人才需求是实施人才战略的基础工作之一,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对开发人才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集中发布人才需求,够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提高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效果,提高人才队伍整体质量和水平,打造“中原人才高地”,加快实现人口大省向人才资源强省转变,保证人才强省战略顺利实施。
(二)是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实现加快中原崛起的奋斗目标,完成省八次党代会“加快两大跨越、推进两大建设”的历史任务,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发展战略。实施这些发展战略,需要各级各类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快实现中原崛起,必须有人才做保证。全省集中发布人才需求,就是为我省经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也是各级人事部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同时拓展了人事部门直接服务经济建设的渠道,使人事工作更加贴近中心、服务大局。
(三)发挥了“桥梁”作用。通过各类媒体和网络向社会定期、集中、全面、直接发布人才需求信息,企业、事业、重大项目建设等用人单位得到了更多的人才信息,人才得到了更多的需求信息,用人单位和人才有了更加便捷、准确、及时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同时,也为人才培养机构与用人单位进行人才定向培养、委托培养甚至订单式培养搭建起了一座合作桥梁。提高了求职、培养与选人的效率。
(四)发挥了导向作用。第一,促进了人才分布结构的调整。我们发布的人才需求信息重点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调整要求进行编制的,对人才向重要产业、重大行业、重点地区积聚,在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理流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第二,促进了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人才需求信息的发布,直接体现了不同产业、行业、区域、层级对不同人才、专业、知识、技能的需要,对人才培养机构相应调整课程设置和专业结构起到了引导作用。第三,促进了各项人才优惠政策的出台。为了引进、培养、使用更多的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我省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一是建立了吸引人才的“绿色通道”。国民教育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可在全省任何一个地方先落户后择业,根据个人意愿,按照有关规定,将本人档案保留在学校或人事代理机构,2年内免交人事代理服务费。中、高等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毕业生按供需双方约定,实行就业地落户;省外来豫工作的,可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居住地落户,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各地一律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二是对博士、硕士毕业生实行政策倾斜。根据工作需要,省级党政机关在编制限额内接收全日制博士,市、县、乡党政机关在编制限额内接收全日制博士、硕士,可按特殊职位考录,简化程序;依据德才条件,可分别享受副处级和正科级工资、福利待遇。到事业单位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硕士,可不受编制限制“先进后出”,专业技术职务可直接聘任。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可不受有关限制,实行一人一策、特事特办。三是对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待遇从优。从2004年起,对引进及省属单位的两院院士,年薪不低于20万元。对引进的两院院士,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省财政可一次性给予安家费15万元,并根据项目情况给予100万元以上的科研启动经费。对引进的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员的年薪不低于10万元,省级特聘教授在聘任期内给予不低于10万元的年岗位津贴,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工作合同的,省财政可一次性给予安家费10万元,并根据项目情况给予20万元以上的科研启动经费。对引进的其他高层次人才,用人单位提供一定的科研启动经费和安家费。鼓励和支持省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企事业单位设立特聘专家岗位,特岗特薪。对重点科研项目和重点学科,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对特殊岗位实行终身教授、终身研究员制度,增强对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吸引力。四是采用柔性政策引才引智。鼓励国内外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通过兼职、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合作研究、培训讲学、学术休假、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为我省服务;鼓励用人单位以岗位聘任、项目聘用、人才租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引才引智;对通过柔性流动为我省服务的国内外人才,在职称聘任、相关奖励、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社会福利等方面与当地人才享受同等待遇。各省辖市、国有企事业单位还根据自己实际,制定出台了许多更为灵活、更为优惠的引人、用人、留人的政策,为聚集人才、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强化服务,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靠人,人才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支撑力量。走科学发展道路,推进两大跨越,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原崛起,必须要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科学发展观的人才。人事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最大限度地激活人才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人事部门一定要把人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一方面,要更好地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握人才成长的规律,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这三个关键环节,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把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人才成长的坚实基础,把实践锻炼作为人才成长的必经之路,把市场配置作为人才成长的有效手段,把科学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作为人才成长的重要制度保障,消除制约人才作用发挥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服务人才干好事业,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一是着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公务员法,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严把“进口”,坚持“凡进必考”,做到依法考录、公平考录、科学考录;以能力和作风建设为核心,以基层公务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化公务员四类培训,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大力弘扬公务员精神,不断提高公务员管理社会、服务人民的素质和能力。二是着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大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完善有突出贡献专家选拔制度,大力选拔培养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认真开展和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的选拔工作。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选拔范围,切实抓好工人技师、高级工和高级技师的培训考核选拔。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重点抓好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信息产业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全面实施。制定完善有关优惠政策,抓好留学人才创业园建设,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三是着力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促进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另一方面,整合人事公共服务职能,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服务。发展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也是拓宽人事工作领域的重要途径,人事部门承担着大量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职能,但有些项目比较分散,有些职能存在交叉重叠,资源利用效率不够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发展。我们要探索建立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在人事公共政策与规划、人才评价与考试、人才流动与档案管理、人才培训、人事信息发布、促进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探索对现有人事公共服务项目进行优化整合,树立人事公共服务品牌,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同时,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拓展人事公共服务领域。一是搭建人才竞争平台。通过建立新型、平等、开放的人才竞争平台,把传统的人事工作转化为现代的人才公平竞争,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同构共生。透明化招录人才。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严格规范公务员招录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公开招考行为,严守“入口”关;市场化配置人才。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培育专业化人才市场,以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为导向,以市场化运作模式为人才和用人单位搭建开放式交流互动平台。二是搭建人才引进培育平台。专场招才。加大常规招才力度,综合型人才招聘与专业类人才招聘相结合,定期举办人才招聘会;网络聚才。配套建设专业人才网站,利用网络高效、低耗、便捷的特点,实现人才信息发布、交流互动网络化;国际引才。积极参与国际化人才合作竞争,大胆探索人才资源国际化配置途径,将引进国外智力与推广国外先进技术、科技成果及管理营销经验相结合,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赴国(境)外举行交流洽谈活动。三是搭建人才激励保障平台。注重投入。树立“人才资本优先积累”的理念,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建立健全政府适当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力量投入为补充的新型人才开发投入体系;注重激励。坚持科学的量才准则,组织开展多层次、多类别的优秀人才选拔活动,并予以精神和物质上的多重奖励;注重保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人才保障,实施人才津贴制度、人才绿卡制度,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四是搭建人才区域合作平台。推进地缘性区域合作。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下,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为院校设立人才输出窗口,为企业在各大院校建立人才储备基地;推进跨区域战略合作。赴省外人才资源密集区举办人才招聘专场,可与各地人才派遣机构开展异地人才派遣及招聘合作,为企业提供跨区域招才引智服务;推进多元化联盟合作。积极拓展人才市场服务外延,与高校、科研院所、国内外产业协会及经济发达地区、人才密集区重点人才市场开展多层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培训优势和各地人才资源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朋友们、同志们,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目前,全国上下全力抗震救灾、迎接奥运。我们人事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的人才观,坚持改革创新,努力为实现中原崛起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