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雷区 方能巧破行测“陷阱”难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么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而在公务员考试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一类题目——解题无难度,丢分很常见,这就是行测试卷里的“陷阱题”——细节理解。所谓的细节理解题,考得就是考生对于文段细节的把握。它更像是文字版的找茬游戏,考生需要拿着选项去和文段内容进行比对,看选项是否与原文相符,符合则对,不符则错。坦白而言,细节理解题并不存在理解上的难度,但是那些微小的、容易让人忽略的小细节,却让很多考生丢了分。
其实,只要考生能够识别这些“陷阱题”的设题规律,避开雷区,细节理解难题就能轻松化解。
一、设问陷阱
“陷阱”总是不期而遇,“陷阱题”的设置总是让我们措手不及。很多考生并不知道,“陷阱”从提问方式就已经开始了。
细节理解题最常见的提问方式是“下列说法中正确/错误/符合/不符合的一项是?”。其实,从表面看来这种提问方式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提问方式中一个小小的“不”字,不知道难到了多少紧张的考生。设问明明问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不符合的一项是”,却有很多考生苦苦地寻找对的。他们或者没有看到“不”字,或者看到了,却碰到正确选项就已然忘记。
华图教育提醒各位考生:审题很重要!
二、选项陷阱
跨过提问方式的“陷阱”,花样繁多的选项“陷阱”正在恭候各位考生,稍微不注意,就可能会踩雷。要想跨越雷区,就必须要对考官设置的选项“陷阱”有一定的敏感度,这样才能保证答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行测试卷中常见的细节陷阱,主要包含以下两大类:无中生有和偷换要素。
1.无中生有
所谓的“无中生有”,就是选项中提到的内容,原文中并没有出现。
【真题示例】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十二万字以上的帛书,其中有一部失传已久的《相马经》,是我国动物学、畜牧学的重要文献。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已从车战演变到骑兵作战,马的身价愈来愈高。传说中的相马专家是伯乐,事实上,这类专家数量众多,《吕氏春秋》就提到十个相马家,《史记》也提到“以相马立命天下”的人士,这些都可以证明古人对相马的重视。
【选项设置】《相马经》是伯乐所撰写的相马学专著
【命题剖析】无中生有——文段中并没有提及《相马经》的作者问题
华图教育提醒各位考生:
在比对选项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切记一字一句,不要忽视任何细节,谨防“陷阱”选项。
2.偷换要素
所谓的“偷换要素”,是说考官在设置选项时,往往把原文中的某些元素进行更改,从而改变选项的意思。此类“陷阱”多在一些比较细微的部分出现,如果考生对此没有一定的敏感度的话,就会浪费比较多的时间,造成反复阅读。
【真题示例】北京城最早的基础是唐代的幽州城。在此后的一千年中,北京曾经有过四次大规模的发展,或扩建,或新修,分别为金代的元都、元代的大都、明代早期所修的内城及中叶以后所建的外城。北京的凸字形城墙就是这样完成的。清代继承了明朝的北京,对城市的整体布局系统未加改动,一直到了现代。
【选项设置】北京城首次大规模发展是在元代
【命题剖析】偷换要素——北京城首次大规模发展是在金代,选项换成了“元代”
华图教育提醒各位考生:
元素的偷换,主要涉及到概念,时间节点,具体的数字以及表示程度和逻辑关系的词汇。
因此,考生在阅读选项,匹配原文时,一定要关注选项是否存在概念的错误,尤其要关注选项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如果文段中有表示时态的词语,如“现在”、“趋势”、“已经”,也需考生准确把握时态关系是否合一。如果选项中出现程度的变化也不容忽视,因为“可能”和“必然”的关系偷换也是考官经常会设置的陷阱。
“陷阱”无处不在,“魔鬼在细节之中”,但是如果考生能够对这些陷阱设置规律保持敏感,那么快速解答细节题,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