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公政法 发表于 2017-1-21 15:50:30

申论:“替补乘客”遭拒载,活该认倒霉?

:早早买好机票,按时抵达机场,是不是就能顺利出行?没想到,有机票不代表就一定能乘飞机。有人到机场办理登机牌,却被告知航班已经满座。究其原因,是“机票超售”惹的祸。一个航班总会有乘客因各种原因改变行程,超额卖出一些机票就相当于准备好了“备胎”,航空公司不浪费座位。但如果满座呢,“多余的人”就活该倒霉?超售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缺乏充分告知、平等协商的商业精神,可怕的是暗箱操作。超售的后续服务以及赔偿问题也常常是矛盾焦点。很多乘客觉得航空公司的赔偿不过毛毛雨,根本弥补不了损失,有的甚至没有明确标准。反观国外一些航空公司,对超售误机的处理标准明确、赔偿较高,也更容易获得乘客认同。很多网友还有这样的经历,在第三方平台买机票,平台承诺“100%出票保障”,但一段时间后却收到无法出票的短信。平台搭台,代理商唱戏,但一旦发生问题,很容易出现相互推脱。还有旅客明明在平台购票成功,前往机场却发现乘客名单里根本没有自己的名字!有关方面还是要加强监管,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维护消费者权益。有关平台也该多想办法,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多点担当和服务,少些漏洞和套路。买到超售机票的人,其实是给别的乘客当替补,这其实是个风险挺大的事儿。因为,你得寄希望于别人因故退票,才能“转正”获得乘机资格。否则,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飞走,自己被“拒载”。更悲催的是,一些乘客在买票时不知道自己是替补,傻乎乎地以为自己将被航班“原装”带走,临了才傻眼。遇到这种情况,乘客能不和航空公司掰扯吗?能说这是无理取闹吗?某些航空公司在这方面遮遮掩掩,显然是打着自己的利益算盘——航空公司那么多,航班架次可任选,乘客何必非要当“替补”?恐怕,只有让乘客稀里糊涂,超售的票才能卖出去。说白了,某些航空公司或机票代理处有隐瞒真相之嫌。面对超售被拒载的乘客,航空公司本该尽量善后,与乘客妥善协商,或给予赔偿,或安排乘坐时间最近的下一班飞机。一些航空公司处置不力,进一步惹恼乘客,说明缺乏相关处置预案,甚至显露出傲慢无礼的嘴脸。说实话,如今机场修建得恢宏又现代,航空公司购置的飞机先进又高端,但在服务软件方面,很多时候不尽人意。说到服务,“难点”在于是否用心,是否尊重乘客权益。准博士“牺牲”在酒桌别止于痛惜背景:1月15日晚参加完导师组织的聚餐后,26岁的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史国平倒在宿舍,送医抢救无效死亡。一个多月前,史国平刚被确定保送该校博士生。华商报发表陈广江的观点:又喝死人了,这次是个准博士,代价之大、教训之痛,令人扼腕。怪谁呢?组织饭局的导师无疑有责任,一起喝酒的同学也有责任。当然,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史国平应对自己的身体负责。但“酒桌文化”如毒似虎,可轻易将人的理性吞噬殆尽。一个细节是,聚餐刚开始时,史国平用微信对女友说:“今天哪有机会吃,就是喝,坐在老板那一桌。”老板即导师。换言之,这次所谓的聚餐其实就是喝酒,大家心知肚明。近年来,官场酒风被有效遏制,但在其他领域依旧任重道远。准博士醉死导师饭局事件,就是“酒桌文化”对校园和教育进行毒害的又一证明。校方的表现令人遗憾。17日晚,校方发给媒体的通报强调了史国平死亡过程、校方救治措施和15万元人道主义抚恤金,以及猝死的诊断结论,而对“喝酒”一事只字未提,也没有明确校方有什么责任。就是说,校方把此事当成了一个意外,且急于撇干净自身的责任。校方这种回避、卸责的态度是对“酒桌文化”的纵容。春节将至,又是推杯换盏时。悲剧又发,警钟再响,不知能否唤醒那些侥幸者、沉醉者、装睡者。职场中的很多人都经历过“酒精考验”。之所以称为“考验”,意思是喝酒往往不是当事人情愿的,而是不得不喝。这种“不得不”既存在于下级身上,一些上级常常也是“被敬酒”。双方都要表现出“热情洋溢主动”的劲头,很重要的原因是,喝酒被视为上级与下级联谊、下级与上级拉近关系的契机。平日里,一些领导往往正襟危坐,下级与上级的接触比较拘谨。似乎只有在酒桌上,酒过三巡之后,大家晕晕乎乎之际,彼此才能摘下往日的面纱,酒后吐真言,团结在一起。甚至,一些平时办不成的事,在感情拉近、领导处于兴头时,也能敲定。这是一些人在酒桌上“宁伤身体,不伤感情”的原因。一名准博士倒在酒桌之下,令人痛惜。悲剧能否对“不得已贪杯”的人们产生触动?一些地方出台文件,禁称领导为“老板”或“老大”,旨在扭转不正常的上下级关系,避免把江湖义气带进官场。而透过准博士称导师为老板,说明一些学校的官本位风气同样严重。构建正常的学术与职场氛围,让人与人的关系回归本真,还有许多事要做。
  更多资讯:http://hb.offcn.com/html/zhengfaganjin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申论:“替补乘客”遭拒载,活该认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