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报考信息被盗“一网打尽”又如何?
http://pinglun.eastday.com/images/thumbnailimg/month_1612/201612120907139774.png 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南师范大学毕业生的信息被盗用,盗用者用他们的个人信息报考了2016年的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报名单位包括焦作市和新乡市的部分政府机构或者单位。被盗用信息的学生表示,报名系统里面,除了身份证号和照片是自己的,其他信息全是虚假的。甚至工作经历、毕业学校都是假的。有同学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完善报考系统和监管流程,实现所有考生信息全省范围内的联网,堵塞公务员招考中的制度漏洞。(12月11日《河南日报》) 如果真的是同学们粗略统计的全班100多人的信息均被泄露,“被报名”的同学有几十人的话,那就不仅只是考生信息被泄露的问题这么简单,这其中已经涉及严重的违法犯罪。更何况仅仅一所高校就有如此众多的学生“被报名”,那在更大范围可能问题更为严重。 同学们建议考生信息实现全省联网,以便“一网打尽”此类行为,堵塞公务员招考中的制度漏洞。显然,这样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从根本上并不能阻止同学们“被报名”的情况重复出现,因为不从源头上防范,不依法依规打击涉及的违反犯罪行为,仅仅依赖一“网”打尽“被报名”行为,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首先,必须解决“一人多投”问题。目前河南省公务员考试报名系统尚未实现各地联网,因此报考信息一人多投的情况很难查证。也就是说,考生可在每个市都可报名,在各市的人事考试网报名,一人即可拿身份证信息在全省各市报一遍,尽管只能拿身份证最终去一个地方考试,但“一人多投”现象的客观存在,也就为有关方面或个别人从中徇私舞弊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其次,不能无视人社部门被动防盗。新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务员科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考生如果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盗用,应该第一时间报案,让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如果公安机关查明信息确实被盗用,则由本人带上处理结果和身份证等原件到现场报名进行纠正。这就是说,假如考生没有发现自己的信息被盗,或者因为根本就未报考而会任由“被报名”,那此类问题就不会被发现,更不会被追究。人社部门不自己“堵洞”,却只是由受害者自己维权,显然有默许、乃至助长此类行为的嫌疑。 再次,“内鬼”不除后患无穷。盗用在校生信息的动机,极有可能是有人为刷高某岗位报考人数,造成报名人数虚高、岗位竞争激烈的假象,先把人数占上之后,若此岗位到时没有几人报名,“内鬼”把费用交后到时考试者只有极少数人,等于以此变相减少竞争对手。试想,能这样的做的会是考生吗?不深挖里应外合的徇私舞弊的犯罪行为,仅仅依靠一个全省信息联网,不是觉得有点可笑呢? 本次河南省公务员报考于11月26日到12月2日期间进行资格初审,审核通过的考生无法再报考其他职位。依据这样的情况,如有人从中作假,那显然已经是“犯罪已遂”,就更不是要等全省信息联网来发现解决了。希望相关资格初审不再流于形式,更不能让“被报名”顺利过关,这个时候我们倒建议全省联网式的公之于众,迫使那些被盗信息暴露无遗,一方面防止相关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升级,另一方面还原学生信息被盗真相,对涉及的单位和个人实施“事中”追责,不排除法办相关责任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