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黑龙江特岗教师指导:学习迁移理论
2015年黑龙江特岗教师指导:学习迁移理论一、早期的迁移理论1.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它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它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把迁移看作是通过对组成“心智”的各种官能分别进行训练来实现的,迁移的发生是无条件的、自发的。一种官能的改进也能增强其他的官能。它把训练和改进“心智”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认为一个学科的直接效用并不重要,心理官能的锻炼才是最重要的,即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材料对官能训练的价值,因为内容经常容易忘记,其作用是暂时的,但形式是永久的。形式训练说重视能力的培养和学习的迁移,强调对于有效的记忆方法、工作和学习的习惯以及一般的有效工作技术加以特殊训练,这些对学习迁移和实际教学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形式训练说缺乏科学的依据,所以引起一些研究者的怀疑和反对。2.相同要素说桑代克等人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也就是说,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迁移。两种情境中的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大。后来相同要素被改为共同要素,迁移是需要有共同的要素。根据共同要素说,如果两种学习活动含有共同成分,无论学习者是否意识到这种成分的共同性,都会有迁移现象的产生。这些理论对学习迁移的研究和实际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它只看到学习情境的作用,完全忽略了主体因素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只从一种维度讨论学习间的影响问题,忽略了一种学习也可能会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干扰作用。3.概括化理论概括化理论也称经验类化说,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他认为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中,是因为在先前学习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运用于后面的学习中。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迁移效果也越好。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击靶”实验,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4.关系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关系理论,也称为关系转换说或转换理论。认为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关系的结果,是对情境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顿悟,而非由于具有共同成分或原理而自动产生。学习迁移的重点不在于掌握原理,而在于觉察到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这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他们认为学生“顿悟”情境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手段一目的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苛勒所做的“小鸡觅食”实验是支持关系转换说的经典实验。二、当代的迁移理论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布鲁纳和奥苏贝尔把迁移放在学习者的整个认知结构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在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迁移的理论和见解。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为迁移而教”实际上是塑造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改革教材内容和教材呈现方式改进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以达到迁移的目的。2.产生式理论产生式迁移理论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前后两项学习任务产生迁移的原因是两项任务之间产生式的重叠,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两项任务之间的迁移,是随其共有的产生式的多少而变化的。所谓产生式是认知的基本成分,由一个或多个条件一动作的配对构成。3.情境性理论格林诺等人提出了迁移的情境性理论。他们认为迁移问题主要是说明在一种情境中学习去参与某种活动,将如何影响在不同情境中参与另一种活动的能力。学习是个体与环境中事件的相互作用,是对情境中所具有的特征的一种适应。迁移就在于如何以不变的活动结构或动作图式来适应不同的情境。这种活动结构的建立既取决于最初的学习情境,又取决于后来的迁移情境。【更多黑龙江省教师招考信息请关注中公黑龙江教师考试网】http://hlj.zgjsks.com/?wt.mc_id=lb1254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