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申论审题答疑解惑
审题,对于申作答来说至关重要,只有明确了命题人的要求,应试者才会有的放矢,取得高分。但是,在审题中,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要求,在这些具体要求中,总要那么几个小的点,让考生心存疑虑。在此,中公教育辅导专家针对不同题型的要求中的难点进行解释,消除考生心中的疑云,助力广大学子取得理想成绩!一、归纳概括中的“有条理”该如何理解?所谓“条理”,即脉络、层次、秩序。归纳概括中要求“有条理”即要求应试者对答案的组织一定要脉络清晰,从形式上来讲,最起码是总分结构,分条作答,几个要点要用序号词标明;从内容上讲,总括句要真正能够涵盖要点的全部内容,而要点与要点之间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不能出现内容的交叉、包含于被包含等关系。二、综合分析中“观点鲜明”如何理解?所谓“观点鲜明”,有两个层次的要求:第一:最起码要“有观点”,要做到这一点,在形式上,要在作答的第一步就亮出观点,让考官知道考生对于该问题究竟持什么态度,切记模棱两可;第二:亮明的观点要属于“有效观点”,即观点正确,尤其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假如考生说要“辩证地看”,那就属于观点不鲜明。观点鲜明要求考生一方面又严密的逻辑、娴熟的作答技巧,更重要的是要与材料的主题吻合,与命题人的观点一致。三、提出对策中的“具体可行”是什么意思?“具体可行”可以分成两个词汇来理解,一个是“具体”,一个是“可行”。先说“可行”,所谓“可行”,即“可以付诸施行”,什么情况下可以付诸施行呢?要具备这几点:第一,对策不违法、不违规、不违背伦理道德;第二,对策符合你的身份或者你所建议的部门的职能权限;第三,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不异想天开,比如解决公共危机事件,不能依赖时空穿梭机;第四,要考虑对策的经济成本等。所谓“具体”,即所提出的对策究竟该那个部门采取什么方式去执行,要达到什么效果,这些问题在对策的书写中要具体展开。四、文章的“联系实际”这一要求,该怎样理解?文章的根基在现实,即便文章没有特别说明要“联系实际”,考生也应该结合社会实际来写文章。可见,“联系实际”是文章的必然要求。对于“联系实际”,我的理解有这几点:第一,文章的总论点源于实际。材料总是会反映社会实际的,而我们文章总论点的确定就是要依据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第二,文章的论证要依靠实际。事实胜于雄辩,缺乏事实的支撑,再多的理论与说道都显得苍白无力,也很难引起考官的思想共鸣。第三,“实际”可以是材料的案例、社会上发生的事件,甚至是自己的亲身体验、所见、所想,这些都可以作为事实论据。五、贯彻执行中“语言有感染力”,我们在答题时如何体现? 所谓有感染力,即要求语言能够引起读者的思想共鸣,甚至是有煽动性,能够调动读者的情绪。在贯彻执行类题目中,一般是宣传类的文种会要求语言有感染力。要做到语言有感染力,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可以是语言的风格上,比如甄嬛体、文艺青年范儿,也可以使用不同的修辞方法、多变的句式。另外,语言要符合不同文种所针对的对象适当做出调整,假如对象是中年大妈大叔们,语言要朴实、直白,关注读者所关注的点,说到读者的心坎上;假如是针对青少年,语言要活泼、跟上时代潮流,符合青少年特色,等等。六、文章写作中要求“有思想性”,这一点该如何体现?“有思想性”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文章的总论点正确、鲜明、有深度,对于这一点,只要能够做到紧扣材料主题、严格按照题目要求来确定文章的立意,一般考生都能够做到文章主题思想深刻。另一个层面,文章的论证要有思想深度,这要求考生能够紧跟国家大政方针、掌握并准确理解政策、文件的含义,并且能够将材料中微观的社会现象与国家的政策、方针结合起来,在文章的论述中,能够引经据典、引用名人讲话、引用国家政策、有效结合社会现实,高屋建瓴、洞若观火、收放自如。另外,要想突出文章的“思想性”,在文章的架构上可以单独拿出一两段进行分析,比如分析原因、分析背景、分析影响等。更多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请关注:湖南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hn.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wt.mc_id=lr1238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