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 发表于 2014-7-30 16:04:50

【心若在,梦就在】八号征文——你想你是谁,你就会是谁

你想你是谁,你就会是谁
摘要(正文9500字,如果时间紧张,可以看这个微缩版。)
第一篇怎样看待公考
公务员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
是否要选择公考,需综合考虑职业规划,兴趣爱好,知识结构。
第二篇 公考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公考是一种人生经历,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考上没考上,而是经过淬炼,实现自身性格、态度、能力的升华,勇敢的面对失败的自己,平和的面对旁人的眼光。
第三篇 复习时间、报考、笔试、面试
复习时间:人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时间从来都不缺,就看你分配时间的重点在哪里,想做都是有理由的,不想做总是有借口的,想想看那些冠冕堂皇固若金汤的理由或借口,是给别人的解释还是对自己的安抚。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报考:慎重选择地区,理性选择职位。
笔试:需要经历深刻系统的复习,每个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这一段日子不抱怨、不诉苦,日后等他成功了,再回过头来看这一段路,连他自己也会被自己感动。
申论:在省考里,普通人不要轻易尝试大规模修改整合材料,尽量保留材料原貌。
面试:不要怕,张嘴去说,没有什么不可能。
第四篇 入职体会
上岸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要记得,当初面对政府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时候,你是如何痛恨愤慨,并下定决心来改变这一切的。在政府说话做事的风格跟学校和企业有明显的差别。上岸之后,一切都会重新洗牌,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也不用太瞧得起任何人——包括你自己。



第〇篇小序
    我在2012年时候,写过一篇《不抛弃·不放弃·且败且战 》(陕征文【2012】13号),2013年上岸之后,写过一篇《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经过2年时间,我比当初要成熟一些,对于公考的观点和看法有所改变,对于复习方法的体会也有所不同,对于当时不敢面对、不想提起的故事,今天也能比较平和的来叙述。借着写征文的机会,我回头看了看自己成长的脚印,也把最近这两年新的的体会分享给大家。
    在阿若帮我审稿的时候提出,我的阅历和见闻是有局限性的,我所了解的不过是我单位和几个有业务关联单位的情况,故此,特别声明一下,本文中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第一篇怎样看待公考
    (一)公务员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所能给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份向众人展示的体面,一份仅供生活的保障,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特别是八项规定以来,逐渐活多钱少,其性价比已有所下降。
    公务员这个行业,被很多人以讹传讹了,其实普通公务员一样无权无势,我亲眼见过比城管还凶的小贩,也曾跟黑收费的街头混混差点打起来,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威风八面。
    媒体也有其局限性,因认知面不够广、利益驱动等因素,往往以收视率或点击率为终极目标,顺水推舟的站在发酵话题的角度去获取人们的关注度,炒作噱头,而不够公正客观,在报道时,容易将公务员这一群体符号化、脸谱化,在迎合群众对政府工作作风不满的同时,进一步制造不满情绪,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下,公务员有时甚至是弱势群体。
    作为一个奋斗在公考路上的人,我们必须更清楚公务员这一角色,来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评估;作为一个奋斗在公务岗位上的人,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让公众感受到公务员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当然,毕竟群众对政府工作不够满意,是有历史成因的,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很长的路。太极分两仪,正邪亦有分,对于公务员队伍中的负面因素,我们要自律正身,让其无法延续,努力传递正能量,去感染身边的每个人。
    有时候遇见一些朋友,问起我的情况,我如实说了,可是他们纷纷表示怀疑。其实,在八项规定的威压下,有钱的单位也不敢发钱了,哪个领导愿意拿自己的官位和前途冒险?工资,就只是阳光工资,我能说,月饼粽子什么之类的,已经整整一年没发过了,货真价实的加了班,也没加班费。
    当然公务员也有好处,通常来讲,大部分人的没有企业那么忙,每天的工作压力也并不是太大,可以按时下班回家——少部分单位和少数人例外。
    至于升职和加薪都是比较遥远的事情。升职要看天时地利人和,要上面有人提拔、自己能力要很强、还有看运气,三种因素共同影响,年轻人只能是努力做好自己,是否升职要看机缘。至于加薪嘛,每年大约涨30块的工龄工资,收入跟你工作干了多少活是没有多大关系的,这也是政府对工作人员缺乏激励的表现,导致公务员工作效率低下的一个原因。
    相比之下,在企业比较畅快。收入上按劳分配的成分大一些,创造的效益多,挣的会多一些,不想干了可以另谋高就,升职方面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很多企业,特别是私企和外企,只要你能创造价值,老板就敢给你升职。
    (二)是否要选择公考,需综合考虑职业规划,兴趣爱好,知识结构。
    每个朋友选择公考的原因都有所不同,有人是为理念,有人为权钱、有人图安逸、有人为面子、有人随波逐流,当然也有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我眼里,为理念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他们人数稀少,甚至比大熊猫更稀有,但是他们是改变世界的力量;为权钱的人往往综合能力很强,而且会非常努力的工作,假以时日,他们将会成为中坚力量;为清闲的人属于平庸的大多数,是最广大的基础;为面子的人也许收获了面子;唯独随波逐流的人,往往会后悔和抱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容易迷茫,看不清学校外面的世界,大家都是如此,有待于进一步的了解,但是稀里糊涂的人在生活中最容易不断后悔,因此我们必须要搞清楚自己是谁,自己想要成为谁。
    1.职业规划——你想要成为谁,代表了你的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够明确的往这个方向努力。成功学会给出一系列成功要素,但事实上,每个成功人士所拥有的品质,有共性,也有差异,成功学会强调共性,抹杀差异,而事实上,在不同的环境下,需要的是不同特质的人,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公务员。
    2.兴趣爱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点大家想必都深有体会,做喜欢的事才会去钻研,才过的开心,不然别人再怎么夸奖羡慕,也只不过是虚荣。
    3.知识、能力结构——通常来讲,政府工作并不需要某一方面知识或能力特别突出,而是需要各方面较为平衡。某一方面特别擅长的,我个人感觉更适合去做这一方面的专业技术型工作,待遇往往比公务员要高很多。

第二篇 公考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公考是一种人生经历,最重要的意义,并不在于考上没考上,而是经过淬炼,实现自身性格、态度、能力的升华,勇敢的面对失败的自己,平和的面对旁人的眼光。
    我2012年决然辞职备考,有个同事跟我几乎同时辞职,他自己拉起了一个装修工程队,现在也干的风生水起;今年春天,我原来的搭档去了上海的外企,收入水平是我的好几倍,出国也是常有的事。其实现在看看,每一条路都可以走出光明,我们3个人走了3 种不同的路,现在看来过的也都还可以,有时我还有点羡慕他们。
    学会面对失败的自己。公考竞争可谓惨烈,再加上所需的知识结构与上学期间并不相同,所以即便是从小到大一直优秀的人,也难免会遭遇滑铁卢,很多人可能会不敢直面失败的自己,通过一次次的磨砺,慢慢从心理上接受屡战屡败,再到行动上百折不挠,需要一段很长的路。
    学会面对旁人的眼光。当你在公考中一次次失败或者阶段性成功的时候,很多人看你的眼光会剧烈的变化,有嘲讽、有鄙夷、有嫉妒、有羡慕、有怨恨、有祝福。世间百态,冷眼旁观,煞是有趣!
    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会有人害怕你比他们优秀,但他们不努力改善自身,而是想办法破坏你,冷嘲热讽的想击垮你的坚持,公考人必须学会无视他们;也会有亲人朋友,担忧你为了公考付出的心血得不到回报,劝你放弃,对他们请说一句谢谢,然后同样无视掉,继续坚持你的路,到最终他们都会为你的毅力和成功而高兴。
    每每看到坛子里朋友们说,有家人的支持,我都觉得特别羡慕。从我小的时候开始,他们就希望我安安稳稳的做技术,不要再想着进政府了。他们一直觉得在他们这一代已经完全脱离了政府工作,上面没有人,就一定进不去,假如进去了,也怕几十年后再遭遇类似文革的事情。他们一直不怎么支持我的公考,在后半段更是想办法让我放弃,在他们眼里,我执意公考是种固执和幼稚。特别是2012年辞职备考,让我和爸爸的关系很僵,几个月都不说话,特别是大年三十的时候,性情都比较温和的我们还吵了一架,是我长这么大唯一一次跟他吵架。
    2012年辞掉了那份辛苦但有前途的工作之后,我四处公考,跑了很多省区,总感觉自己很快就要上岸,于是一直没有找新的工作,毕竟连续在外省笔试、资格复审、面试,哪个老板也受不了这么频繁请假的员工,所以就偶尔打一点零工,继续厚着脸皮跟家里要钱。家里为了迫使我好好安心找份工作,对我进行经济封锁,让我没钱去外地考试,而我则长期自己做饭,省钱去外地考试。
    这样的状态,从2012年6月开始持续了整整一年,我说,这一年我把生命都献给了公考,朋友笑着说,你未免太夸张。其实我说的是真心话,这一年基本上放弃了所有休闲娱乐,不看一切电影和电视,游戏也很少玩,也很少去唱歌,跟绝大部分朋友几乎没了联系,最让我自己耿耿于怀的是,三个很好的朋友的婚礼都没能参加,让我自己到现在都觉得遗憾。毫不夸张的说,在有些日子里,除了买菜的时候,一整天都不说一句话,以至于2013年6月找了新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变得很差。
    2013年5月22日,我记得很清楚,早上9点左右,我遇到了奘木,在我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给了我一份在政府的临聘工作,对我的意义很大:一是给我一个“公务员”预科班的学习机会,让我熟悉政府的工作风格和流程,教给我很多工作的技巧;二是给了我一份正常上下班的工作,让我既能养活自己,又能继续复习考试;三是来自政府的人对我能力的肯定,给了我家人一定的信心,自此我跟家人的关系有所缓和。另外,在他身上,我也感受到了磅礴的正能量,可能很多人羡慕他的优秀,但我看到的不止是他的优秀,还有他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这些正能量感染和激励着我,不断努力让自己升值。
    走过的路,都是一种财富。特别是艰难的路,走过以后再遇到其他困难,你就总会想,再难的我都已经熬过来了,这不算什么,心态上会更平和;经历过一次次反复的失败,面对过一双双不同的眼光,再败,再战,渐渐地不那么畏惧失败;听过各种各样的建议和指教,综合权衡之后,决心走自己的路,渐渐地不那么容易迷茫。
事实上,各个单位都比较喜欢要考上的人,因为这些人通常干活比较努力,认真细致,同时知识基础比较扎实,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速度快。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知识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是公考的过程,洗去了性格上的缺陷。
    以前我以为,当我考上的时候,会欢呼雀跃,或是抱着谁大哭一场,当真的考上时,我发现自己只是平静的笑了笑。当我告诉爸爸我考上了的时候,从小基本上没夸过我的他,说了一句,“看来你的坚持是正确的”,我觉得这是我得到的最大的收获,比公考本身对我而言更重要。

第三篇 复习时间、报考、笔试、面试
    (一)复习时间
    经常听到一些朋友说,自己其实很想好好复习,但是没时间,从半年一直拖拖拉拉,到了报名以后,才发现真的是没时间了。其实每个人的时间都是紧张的,上大学的朋友要准备毕业论文和答辩,还要跟同学朋友告别,饭局不断;工作了的朋友难免加班,或是出去跟朋友同事玩;也许他们会觉得,如果全职公考的话,时间就够了,殊不知,全职公考的心理压力也会很大。
    人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就如同——海绵里的水。或者说,时间从来都不缺,就看你分配时间的重点在哪里,想做都是有理由的,不想做总是有借口的,想想看那些冠冕堂皇固若金汤的理由或借口,是给别人的解释还是对自己的安抚。任何时候,想要找理由总是可以找得到,而且很多理由还无可辩驳,毕业论文和工作是不能耽搁的,而同学、朋友、同事的关系也是需要维系的,特别是即将告别的,很久不见的,关系很好的;此外,辛苦一天,休息休息适当娱乐一下,也是应该的吧,毕竟是人不是机器。所有的理由都十分充分,那么你的公考呢?
    有人说,一个人的未来,是由他(她)的业余时间做什么决定的。我觉得道理,上课和上班,每个人都是一台被设定参数的机器,也是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人生,是属于你自己的,你想让自己成为谁,更多的是要在业余时间里来打造的。不仅仅是公考,其他的梦想,甚至日常生活琐碎,驾驭生活的能力,维系与亲朋友好友的关系,这些也大多是在业余时间。
    有得必有失,想要得到一些成果,就要付出相应的成本,任何事都是如此。若要复习公考,那么必然要牺牲一定的其他时间,陪伴家人的时间,和朋友娱乐的时间,休息时间。如果你不肯放下手中现有的,又怎么腾开手去拿你想要的?
    任何人都没办法告诉你,让你去压缩哪一部分时间,因为这牵扯到一个取舍的问题,谁也不能说,今天你不要去见你这个朋友,或者明天不要陪妈妈逛街,又或者后天该去熬夜学习。如果你选择了公考的路,那么就必须自己为它腾出时间,这是你选择的路,不需要给谁找理由,你只需要问问自己的心。
    我在2011-2012之间,做工程师超级累,上班时候要做技术改进项目,工作总是晚上大约9点-10点下班,每天回家时候都已经很累了,为了复习,只好晚上1点左右睡觉。
    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事实上,每个看起来很轻松的人,都有自己的辛苦和努力。另外我所认识的人里面,旋风曾长期坚持背诵各种文件,作为一个学理工的,申论写的很像是学政法的;横舟从中学开始就每天读报纸,而且读的很认真,算算也有十几年了;我亲眼见到的奘木,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当我们在聊天的时候,当我们在看搞笑段子的时候,奘木都在努力的前进,每当我回头看到他的时候,我都会在心里扇自己一巴掌——比我优秀的人还比我努力,而我居然在虚度光阴!1.01的365次方等於37.8,0.99的365次方等於0.03,坚持努力,习惯努力,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二)报考
    1.慎重选择地区。很多公考的朋友,包括我自己在内,一度都是着急上岸,并不那么在意所报考的地区与岗位,而在上岸之后感到痛苦,毕竟,公务员稳定性很高,调动的难度太大了,甚至比再考还要难。所以在报考的时候,要慎重选择特大城市、远离故土、偏远地区、乡镇基层等岗位,至少要充分了解当地情况的基础上再报考,不少已上岸的朋友,现在正在为此感到懊恼和苦闷。
    有恋人或夫妻因为公考而异地生活,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非常辛苦,这样的公考让生活的幸福指数大幅降低了,有的朋友甚至已经后悔当初选择地区不够慎重,还有朋友正在考虑辞职。在北上广等特大城市的公务员,看起来光鲜亮丽,但苦逼之处往往不足为外人道也,受体制限制,那里的公务员收入水平与企业相比低很多,大量年轻公务员根本承受不起特大城市的高房价,甚至有人戏称,北京有一种屌丝新品种——部委公务屌。另外,南方人可能不习惯北方饮食,北方人也不习惯南方饮食,同理,任何异地上岸都可能存在生活习惯的不同。离开家乡和故土比较远,亲戚朋友也都不容易见到,这种成本,也应当考虑在内。
    2.理性选择职位。理性判断自身的实力,冷静评估自己能承受多久考上,来选择岗位的热门度,毕竟通常来讲,有前途的、被认为“有油水”的、报考条件限制少的,这三类岗位的竞争压力较大,需要的分数较高。目标低一点容易上岸,但也不要太低,比如有些很穷很偏远的乡镇,却冒出让人咋舌的高分,实在是让人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也许是我觉悟不够高。
    有些朋友不适应基层的工作方式、沟通方式,其实我就挺怕喝酒的,喝的稍微一多就会醉,听基层的一些朋友讲,喝酒是一种常态,也是和领导、同事沟通交流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属于工作能力的范畴,我表示,压力好大。
    有些朋友不喜欢机关的工作,比较喜欢自由自在一点的,不那么受拘束,有朋友心思不够细腻,却考到了办公室职位,每天面对琐碎零散的工作很烦躁。也有些朋友生性好静,却不得不经常跟人争辩。
在报考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及性格等因素与职位的匹配性,以免骑虎难下。
    (三)笔试
    1.行测
    扎实认真的复习,比什么都重要,买好几本书东看看西看看,远不如买一本书扎实认真的反复做3遍,说实话,我真的觉得市面上卖的公考书,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有时候甚至会恶趣味的想,他们是不是互相抄的。复习要耐得住寂寞和清冷,就算是有人陪伴在身边,你复习还是要自己动脑子,自己一个一个题的做,谁也替代不了。猫说“每个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这一段日子不抱怨、不诉苦,日后等他成功了,再回过头来看这一段路,连他自己也会被自己感动。”
    ①言语部分。把握文章和句子结构,迅速锁定关键词中心句,找出前后呼应关系,便能准确高效的解题,甚至有时候连题干都不需要读完。平时要认真读一些措辞严谨的文章,多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写,能不能换个词语,特别是出自官方媒体的,例如新闻联播、人民时评之类。在考试中出题往往会比较长,如果有5行6行那么长的,往往有明显的关键词,不用全部读完考试时候要特别注意,不要拖沓,为后面的题目节约时间。
    ②数量计算。在平时练习中,通过系统的阅读书籍,听视频讲座,同时辅以大量练习,可以有效提高数量计算水平,一定要把题目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我个人认为,需要把书上的题目反复做3遍,系统的学习才最有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归纳思考,而不是东看看西看看。而在考试中,千万不可在数量关系中浪费太多时间,要根据自身情况,做取舍,必要时,可放弃一半以上的数量关系题目。不过,在面对2014年陕西省考变态的8个选项方面,我也没发现什么好办法,只想到继续苦练基本功这一条,坐等陕版大神答疑解惑。
    ③逻辑推理。
    A.图形推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没有经过训练,对图形推理一窍不通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都是通过一段时间系统的学习,逐步掌握了图形的规律和技巧,切莫妄自菲薄。在考试中,我常常在卷子发下来还没有打铃的时候偷偷翻开卷子看这部分题目,不动笔老师也不能多说什么(不要举报我,嘿嘿)。同样要强调,如果不会,记得跳过,不要浪费时间。
    B.类比推理。这一部分规律性非常强,一旦掌握,就可以非常快的拿分。千万记得要仔细学习书上总结出来的内容,哪怕只花一个下午,仔细的把书上归纳总结的几种类比题目牢记在心。
    C.定义判断。通过平时的锻炼,把定义之中可能出现混淆点,也就是命题点的词语迅速锁定并勾画出来。对于题干太长的题目,先看作答要求,后按照作答要求,有选择的阅读题干。考试时候,务必注意“属于or不属于”,“是or不是”,我一般都是把这样的词语圈出来,以免自己记错,同时在每个选项后面打√或者×,因为以前不这样标记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明明判断正确,但是还是选错的事故,可惜不已。
    D.逻辑推断。个人认为,逻辑推断是逻辑推理大类之中难度最大的部分,也是普遍失分的部分,建议提早复习,深耕虽然辛苦,但一定会有相应的收获。平时做题,要将规律摸索的特别透彻,这样才能在考试中清楚的选出。在考试时候,对于自己非常不熟悉的个别题目,必要时可以放弃,虽然最终能做出来,但如果花费时间长于2分钟,那么这题就不值得做,而应该把时间留给其他更容易的题目。
    ④常识判断。这部分全都在平时积累,复习起来最省脑子,建议使用零散时间、或是头昏脑涨的劣质时间来复习,优质时间应该分配给难度更大的部分。可以把内容下载到手机上,在等车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无聊的时候,或者是学别的学累了的时候看看。考试时候的做题没什么好说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注意一点就是加快速度,会的题目毫不犹豫,不会的题目也没啥可犹豫的,常识部分我做题+涂卡,一共10分钟左右,千万不要浪费时间。
    ⑤资料分析。对资料分析,我个人有着很多体会,从最开始错一半到后来错不到四分之一,找到恰当的方法练习很关键。我认为正确的顺序应当是,先略读材料,略到什么程度——大概划分出结构,把材料里每一小条的开头关键词+年份(或月份)画个圈就够了;接着读一道题,做一道题。
            通过练习可以极大的提高成绩,前面节约的时间,要为这一部分用,因为这一部分的很多题目,只要有时间,都能够算出来,而往往很多人是因为把资料分析放在最后做,而且控制不好时间,所以导致很多资料分析题目,明明知道简单,但没时间仔细做了,最终低分。
    2.申论
    我对于申论的理解,在这两年之间,有过多次的变化,现在的理解和2012年时截然不同,跟2013年时候也有所变化。12年《不抛弃》的时候,可以说申论还未入门,理解停留在浅薄的层面,13年《行云》的时候,申论有所体会,但今天仍要有所调整。
    在我从临时工开始,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草拟文字材料,由于是个综合协调部门,文字材料特别多,经常需要把各个单位报上来的资料汇总整理,几乎每天都要写,有时一天好几篇,一年时间过去了,一般的信息、函件、小汇报已经比较熟悉,大总结、方案、领导讲话还不够熟练。至少,跟一年前的自己比起来,写文章的水平大有提高。
    但是让我出乎意料的是,这一年来我的申论分数在稳步下降!按百分比算,甚至低于2012年,而一些按培训班要求写申论或是裸考的朋友,申论分数竟然能甩出我20多分,着实让我不解了一段日子。后来想了很久,才想明白,我大规模整合材料语句的做法,本身存在很大风险,毕竟我的水平还没高到像真正的主力写手一样让人一目了然,而我认为在逻辑上更合理,用词上更精准恰当的写法,事实上破坏了材料的原貌,在判卷时间非常紧的情况下,判卷人往往只能通过寻找关键词来给分,而我却把这些词改掉了很多。后来听说,省考判卷子的多是大学的老师和研究生,我才恍然大悟,两办或是各个单位的主力写手怎么可能去判卷子呢?我努力贴近他们的风格,其实判卷的人往往体会不到这种风格。
    基于这一年对申论的实践,我对《行云》里的观点做一修改。在省考里,普通人不要轻易尝试大规模修改整合材料,尽量保留材料原貌,在此基础上,把字写整齐漂亮。毕竟,像奘木、横舟那样的水平,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的,当然,一般人也不需要那么高的申论分数,所以把材料稍稍搬运加工就够了。
    特别是对于前面的小题,抄好材料就ok了,注意要把字写漂亮,我就是字写的比较难看,还得好好练啊。最后的大作文,心中要有文章的骨骼和脉络,开头怎么起,中间几大点,每大点里面有几小点,不同点之间的逻辑先后顺序,结尾怎么收,在落笔之前都要大概想好,只有这样,文章看起来才是紧凑的。
    (四)面试
    我一直不太擅长表达,跟不太熟的人也总是腼腆的笑笑。2012年第一次面试的时候,练习的并不好,心理状态也很差,答的要多烂有多烂,紧张到一直没敢看过任何一个考官的眼睛,一直在反复的说,“这个,这个,然后,然后,嗯,嗯,啊”,算得上是面试失败的典型案例。
    后来每次笔试完,我都是第二天开始直接准备面试,倒不是说对笔试成绩多么有把握,而是觉得自己面试的水平真不高,要提前准备。其中最认真也是效果最好的一次,是在2013年省考过后,跟沁青等几个朋友连续的练了一个多月,那时候一直在上班,周一到周五每天下班6点下班,7点集合,练习到9点多收工,回到住的地方10点,吃完饭11点,周末就有时大半天有时一整天的练习。那段时间过的挺累的,但是也很激扬,我和几个原本不太爱说话的朋友,最后都练到滔滔不绝,可以看着几个考官的眼睛回答,并且能够把答题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

第四篇 入职体会
    上岸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你是为什么来这里的,都要记得当初自己坚持下来的原因,唯此,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正在行走的方向。
    “为人民服务”对于很多人而言,都只是一句口号,但你要记得,当初面对政府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时候,你是如何痛恨愤慨,并下定决心来改变这一切的。上岸的喜悦很快会消散,你发现自己依然是个屌丝,依然会看到很多不平和不满之处,而你无力改变。不要难过、不要失落,作为一个屌丝,你可以做很多与自己的身份和能力相匹配的事情:你可以对办事群众多叮嘱一句,让他们少跑一趟路;可以把工作做实,让面子工程,产生一点实际的价值;可以在现场调研中更认真仔细,减少公共资源浪费;你可以勤快一点,提高办事效率。这样,当你日后步步高升的时候,才能继续做好与那时的身份相匹配的贡献。
   上岸之后,一切都会重新洗牌,跟你之前复习的多扎实,考试的分数有多高没有什么关系,有很多全新的知识和能力,等待你去学习和掌握。无论你是多大范围内的第一名,把其他人甩出多少分,这些都是过去式了,在实际工作中,也很有可能你比不过他们中的一些人。
    不要觉得一些托关系进来的人能力就不如你,事实上,在政府说话做事的风格跟学校和企业有明显的差别,一个风格不符的人,往往需要摸索着调整很长时间,才能适应,而那些从小耳濡目染的人,则是能够轻松自如的应对。
    也不要觉得有些人看起来多么耀眼,以后就会混的比你好,每个人的风格都不同,每个所在的环境和岗位也不同,每个人的上司风格也不同,你做好自己就足够了。
    不要树敌,这个世界很小,政府的人员流动相对封闭稳固,圈子更小,你永远不知道现在你瞧不起的某个人,他会不会有个远房亲戚风头正劲,或者几十年后,他会不会正好踩在你头顶。你只能有一个敌人,那就是自己,不断的克服自己,战胜自己,让自己不断提升。
拟稿:西风默秋审核:离家阿若                            2014年7月30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若在,梦就在】八号征文——你想你是谁,你就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