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lianoffcn 发表于 2014-1-26 17:36:23

2014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储备之经济篇

一、走出备考的误区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部分的各个模块中,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不仅考察考生的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考察考生对时政热点的敏锐性。部分考生认为常识部分的备考无从下手,往往是盲目的涉猎各种各种书籍,或是放弃这部分的备考,这直接暴露的部分考生对于常识部分的备考误区。我们应当坚持一分都不能放弃的理念,放弃的不仅是分数,而是追逐自己梦想的机会。常识判断部分并非无规律可循,考纲中明确说明测查考生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这就告诉我们常识考试是结合热点考察。那么在复习中是时刻关注新闻报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部门,以此作为复习的方向。二、经济常识备考指导综合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经济常识部分考试的特点,从其体系上来讲,基本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块内容。由于公务员考试不会对专业性要求太高,此部分的考察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一)国家经济政策与经济成就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是公务员必备的工作素质之一。无论笔试还是面试,对时事热点的考核贯穿于公务员考试始终,关注热点是考生备考期间必须下功夫去做的工作。联系到经济学常识方面,我们可以从真题中看出,将经济学知识与国家经济政策、经济成就结合的题出现的次数也不少。【例题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区域政策经历了不同的阶段:①以经济特区为中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②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③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④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这四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应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答案】B。以上考题充分体了经济常识测查紧扣国家经济政策、经济成就的特点。如经济成就、扩大内需、经济政策等,都是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冲刺阶段需通过相关辅导材料,直观、快速的了解我国的经济政策、经济成就,尤其是现阶段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经济热点要深入了解和学习。辽宁人事考试网(二)经济学术语通过对近几年真题的梳理,经济常识侧重于对与民生相关的经济学术语的测查。【例题2】下列对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认识正确的是( )。A. CPI是采用指数商品加权平均的方法算出来的B. CPI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格程度的绝对数C. CPI用来分析消费品非零售价对居民生活费用支出的影响程度D. CPI反映居民所购生活消费品的价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答案】D。【例题3】下列经济指标与衡量对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赤字率——财政风险B.恩格尔系数——收入分配差距C.基尼系数——居民生活水平D.生产者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答案】A。由以上两题可以看出,要想在冲刺复习中做到放矢,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必须重点把握民生方面的重点问题在经济学中所体现的经济学术语,以及相关概念的内涵。(三)经济学重点术语1.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牧场、森林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2.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通常指经济层面资金充裕,银行信贷投放冲动较强。在流动性过剩状况下,会刺激国内投资、信贷等经济指标持续上升,现阶段容易引发经济过热,从而给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又称生活费用指数,指通过计算城市居民日常的社会用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动而得到的指数。反映城乡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并用它来反映通货膨胀程度。4.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指的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新的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徘徊的一种状态。辽宁人事考试网:http://dalian.offcn.com/
大连事业单位招聘:http://dalian.offcn.com/html/shiyedanwei/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14辽宁公务员考试行测储备之经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