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河南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野蛮”的开山要地
导读:【热点聚焦】目前,湖北十堰正计划“削山要地”建86平方公里的新城。据规划,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十堰“向山要地”15万亩(相当于100平方公里)。官员称建造新城成本将超过千亿元规模。当地居民则担忧生态恶化,“野蛮的开山必会付出惨痛的生态代价”。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在科技力量很不发达的古代,人对自然的改变短时期内尚不足以产生太大的破坏。毕竟,愚公虽然有移山的决心,但子子孙孙移下去,没有个千年、万年的努力,恐怕是难把王屋、太行两座大山移走的。但是科技的发达的今天,“移山”已经不再是愚公的幻想,而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规划”。人类历史上有无数消失的古老文明,根据考古学家的考证,很多文明之所以消失,与其所处的生存环境的恶化有着莫大的关系。而生存环境的恶化,又多该种文明之人对自然的过度索取有关。今天很多土地贫瘠的地方,在历史上也曾是沃野千里,由肥沃而变贫瘠,也是拜人们千百年来的过度开发所赐。古人无论建房、建坟还是筑城,都很讲究风水。想到风水,很多人就会想到封建迷信。但是,风水中讲究的依山筑城、临水而居,建筑、城市与自然的和谐等理念,却不能完全归入迷信之列。因为,顺应自然才不会被自然惩罚,正如没有人会傻到把房子建在河道里或危崖下一样。在自然面前,人必须足够地谦卑。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在自然面前的“有所为有所不为”,是科学发展的应有之意。我们削平了百余座山,我们填平了百余条沟,我们建设了一座美丽的新城,但是,我们也改变了千百年形成的自然环境。原本涵纳这数万亩土地降水的森林不再,原本导走这数万亩土地降水的沟壑不再,原本生存与此的植物、动物不再,更重要的是,那些原有的平衡不再。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每一次变化都是对自然环境原有平衡的破坏,而每一次破坏之后,自然环境都要经过一个很长的时期才能达至新的平衡。新的平衡达成的过程,就是一个灾害频发的过程,而这些灾害带来的伤害和痛苦,却要由我们,尤其是我们的子孙后代去承担,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要避免“造城运动”可能带来的恶果,不仅需要制度方面的制约,更应该着重调整这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结构及人地矛盾,并使其逐渐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引导其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更好路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