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走近申论考试
第一章走近申论考试
第一节 了解申论
一、申论的含义
正确认识“申论”一词的含义、准确把握申论考试的本质要求,是作答申论的基础。
“申论”的本义是“申述,论述”,为动词;用文言文表达是“申而论之”。“申”为动词,即引申、申发、申述;“而”是连词;“论”为动词,即评论、议论、论证、论述;“之”是代词,指被评论的对象。综合起来理解,“申而论之”代表一种引申性的论述方式。
既然是引申性的,必然要有被引申、申发的本体。在申论考试中,试题本身提供一定数量的“给定资料”,要求作答的问题与给定资料的内容紧密相联,一切引申与申发论述,都要在给定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给定资料就是申发论述的本体。所以,申论的实质就是结合题目对给定资料进行申发、评论,这是申论考试区别于其他写作类考试的本质特点。
因此,概括地说,申论是以阅读理解给定资料为基础,对给定资料进行申发论述,主要依托给定资料提供的事实和观点展开分析和评论的考试形式。
二、申论考试
(一)申论考试的大纲
透过历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大纲对申论的说明,可以认定申论考试其实是模拟公务员在政务活动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整理、决策和论证、执行行为,是对应试者适应机关工作能力的一种纸上测试。
1.大纲规定
201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中有关申论部分的内容如下:
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0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二)申论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一律无效。
四、申论介绍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2.大纲分析
(1)明确申论考试地位
申论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中的一科,“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在笔试中的分值相等,地位相当。因此,考生在公务员考试的备考中,务必充分认识到申论考试的重要地位,给予高度重视,用心准备。
(2)领会申论考试性质
从大纲的规定中,可以看出申论为主观性试题,并采取闭卷考试的形式。“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给定资料在试卷结构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可以认为申论考试本质上是一种“提供材料的作文考试”。给定资料为作答的依据,紧扣材料作答是考生必须牢牢把握的第一原则。
(3)不同级别分卷考试
大纲中明确规定,“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这表明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以下简称省级)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以下简称市级)将分卷考试,由于分别设置两类试卷,报考不同层次职位的考生,同科不同卷,所面对的申论试卷完全不同,不但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不同,而且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也不同。这样,考生在申论备考的过程中,就需要研究自己所报级别的能力要求和命题角度,根据各自试卷的特点来确定相应的备考方案。
(4)锁定申论测查内容
根据大纲的规定,申论考试主要是根据工作职位的需求考查报考者机关工作所需的各项基本能力。总的说来,两类试卷分别测查四种能力,其中,“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明确了各自的考查内容,考生在申论备考的过程中,就更加有针对性,不但减轻了备考的负担,也提升了备考的效率。
(二)申论考试的命题
作为考试录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和工作人员的必考科目之一,申论考试的命题有一整套严格的规定。其命题相关情况如下:
首先,由公务员考试主管部门在考试前根据录用考试笔试的性质、方式和规模,制定录用笔试命题方案,组成或委托有关部门组成命题小组负责命题。命题小组一般由公务员考试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研究申论的专家学者和服务型工作人员组成。申论命题属于国家机密,因此命题小组在命题至考试结束前,都必须入闱。如非极特殊情况,任何工作人员不得与外界发生任何联系,以防泄密。
其次,申论命题必须严格按照公布的考试大纲进行。在命题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六个方面:(1)考试科目与内容;(2)题型与类别;(3)试题难度及结构;(4)考试时限;(5)答题要求与评分标准;(6)其他应明确的事项。
最后,关于申论命题取材的截止期限。由于国考命题结束之后还有封装试卷、运输等一系列工作,所以命题必须在开考前一定时期内完成。历年国家申论考试给定资料涉及的事件、言论、政策、方案、做法等内容,均有一定的期限。如2009年国考笔试于2008年11月30日举行,试题给定资料最新的一条为第二条,《中国经营报》2008年10月14日刊出的北京大学教授、广州市金融咨询决策专家委员会委员曹和平专访,距开考时间恰好1个半月;2010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时间为11月29日,国考申论省级以上试卷给定资料第6条,内容为2009年10月27日,《海岛保护法(草案)》再次提请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距开考时间约1个月。据此,可以推测国考申论命题截止时间为开考前1个月。
第二节 分析申论
一、申论题材
(一)主题与题材
主题是申论考试的灵魂。给定材料和申论要求均是围绕主题进行组织和设定,作答也必须在主题的框架之内完成。申论试卷之所以让人感觉“形散而神不散”,关键就在于主题的存在。在了解申论的题材之前,考生必须了解题材与主题之间的关系。
题材与主题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题材就是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而主题就是题材反映出的精神和主旨。对于申论考试而言,题材可以有一个或几个,但主题是唯一的。历年的国考当中,最为典型的例子是2009年国考,材料中涉及的题材有产业升级和粮食安全两个,共同反映的主题是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转型调整,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二)历年国考申论题材与主题
2001年,考查药品安全监管问题。
主题:全面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以人为本,加强监管,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2002年,考查网络监管问题。
主题:趋利避害,全面认识网络的正负效应,履行政府职能,引导和监督网络健康发展。
2003年,考查安全生产问题。
主题:强化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和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政府责任,切实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2004年,考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主题:适应形势,统筹协调,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同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2005年,考查“三农”问题。
主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扶农惠农政策,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不断推进改革创新,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进步,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2006年,考查应对突发事件问题。
主题:遵循中央关于处置突发事件的要求和部署,把握以人为本、“依法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全面提高政府应对能力。
2007年,考查耕地保护问题。
主题:落实国家关于耕地保护的方针政策,保护好国家和民族生存的土地命脉。
2008年,考查怒江水电开发问题。
主题: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09年,考查产业升级和粮食安全问题。
主题: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2010年,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主题: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要求,统筹兼顾海洋保护与开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题材的分类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体五面”,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所有的申论题材都没有超出这五个方面。
经济建设目标主要有: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政治建设目标主要有: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基层民主、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监督机制。
文化建设目标主要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
社会建设目标主要有: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主要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三节 作答申论
一、作答申论的原则
作答申论,有两个必须遵守的原则,分别是立足材料和政府角度。作答各种申论题型,如果违背这两个原则,很难得到正确的答案,也难以获得高分。
(一)立足材料
立足材料是指考生必须立足于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这是作答申论的基本点,也是作答申论的常识。申论的本意是“申而论之”,就是指在立足材料基础上进行引申、论述。申论考试的本质是政府行政工作的模拟。政府官员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阅读公文,根据公文进行相应处理。申论对于考生的基本要求也是阅读材料,处理材料。
1.所有申论试题的答案都是依据材料的内容而来,可谓是“青出于蓝”
在申论考试中,归纳概括题的作答完全基于给定资料,可谓是“青完全出于蓝”。只要准确理解材料内容,即可得到答案。
【示例】2010?国家?省级?第一题(1)
“给定资料1”提到,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这里的“死海”是什么意思。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00字。
【点拨】
作答本题,只需在“给定资料1”中找出关于污染后的渤海的描述,即可得到答案。
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的作答是根据给定资料的内容进行引申,可谓是“青主要出自于蓝”。答案主要在给定资料中,同时需要运用考生的思考和背景知识进行发挥。
【示例】2010?国家?市级?第二题
针对W市在进一步建设“宜居城市”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参考给定资料,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
要求:
1.准确全面,切实可行;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300字。
【点拨】
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引申发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章写作题的作答则是结合给定资料的内容,以考生的自主阐发为主,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求考生立足材料,超越材料,文章的论点和论据可以参考给定资料,但是要以考生的论述为主。
【示例】2010?国家?省级?第四题
参考给定资料,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3.总字数900—1100字。
【点拨】
作答本题,需要参考材料内容,自主命题写一篇文章,既要联系材料,又要高于材料,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立足材料有三大具体要求
一是忠于主旨。作答的观点、撰写文章的论点、对问题实质、要害、成因、影响的分析、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路,必须符合材料的主旨,忠于材料原意,不能有偏差,更不能从根本上背离、另起炉灶,表达与材料信息相反的观点。
例如2010年国考省级申论的材料主旨是海洋的开发与保护并重,若考生在文章写作时只从海洋的开发或是海洋的保护角度来谈,就违背了材料的主旨。
二是紧扣题意。答题不要超出作答要求的范围,甚至与规定要求背道而驰。作答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没有就不要乱加。申论中有明确限定的要求,有未作明确限定的要求,这就要具体试题具体分析,分别作个案的处理,不能凭己意臆测,由经验性的“规律”去推测这道题怎么答。一定要仔细审题,小心揣摩、体会,准确找出作答要求文字表面下的潜在信息、隐含思想,准确地把握题意要求,谨慎作答。
【示例】2010?国家?省级?第三题
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材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
【点拨】
本题只要求写报告的内容要点,就不用考虑报告的格式,不用写报告的文头、文尾,只写报告的主体;主体也不用全写,只写要点。
三是实事求是。作答申论,没有万能法则。不同的材料,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作答方法。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万能的。对于申论来说,万能法则是脱离材料的,脱离材料将必错无疑。申论的作答也没有什么套路,只能见招拆招。如果考生迷信万能法则,遵从特定的套路,作答会雷同,也丧失了自己的特点,这将严重影响考官的评判,只能获得低分。
第四节 备考申论
从事任何一项工作,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使自己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同样,备考公务员也必须在备考中树立坚定的信念,充分做好各种心理准备,对考试本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迈向申论考试成功的第一步。
许多考生对申论有畏难心理,其实申论不是天上的彩虹,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要考生经过认真准备,按时完成复习计划,是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的。
考生要有自信心。毛主席诗曰:“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对于考生而言,最难的不是申论考试,而是战胜自己。申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和锻炼的,申论考试是可以通过的。考生要强化自我意识,树立必胜的信念,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才能消除恐惧、畏难心理,完成申论的准备。
考生要有恒心。恒心能使滴水穿石,恒心能使铁杵磨成针。同样,恒心能使复杂的申论复习简单明了,不再困难。尤其是在复习申论的关键时刻,能坚持下去的人,最终会获得更好的成绩。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当平时着急、考前不急、考场放松。平时要抓紧时间,按时完成复习计划,不能因为时间宽裕而拖延;考前时间紧迫,考生在这时反而不能着急,要静下心来,梳理知识结构,完成最后的冲刺准备;到了考场上,考生务必保持放松,调整好心态,避免因为紧张而影响发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