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g1984 发表于 2009-8-16 11:07:10

世界近现代史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 100 小题,100分)1.
关于俄国十月革命前社会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俄国保留沙皇专制制度,所以是封建制社会
B.
国民经济中农业仍占优势,所以不是资本主义社会
C.
垄断组织在经济中起决定作用,具备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D.因为经济相对落后,所以俄国无产阶级不够成熟
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必须具备“有战争”这个条件
D.“一战”推进了革命的发生
3.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具体表现为

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
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权力
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
4.普列汉诺夫说《四月纲领》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出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这表明他
A.
确分析了俄国当时的国情
B.认为俄国当时尚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C.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过渡指明了方向
D.认识到俄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5.决定十月革命采取暴力革命的主要因素是
  A.俄国的落后
B.长期的沙皇专制统治,造成俄国没有合法斗争的条
C.临时政府继续参战
D.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6.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社会根源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到农民的坚决反对
B.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理论转变
C.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
D.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
7.在苏俄新经济改革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是
A.农业领域
B.流通领域
C.工业领域
D.分配领域
8.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9.列宁说:“在苏联政权下,国家资本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的入口,是社会主义取得可靠的胜利的条件。”对列宁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有:①是新经济政策的具体体现②苏联的无产阶级政权是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先决条件③采用国家资本主义有利于恢复国民经济④社会主义国家可照搬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方面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0.对布列斯特和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反映了俄国人民痛恨战争,要求和平的迫切愿望②使苏俄了大片国土③使苏俄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④使苏俄赢得了巩固政权的时间⑤使德奥集团减轻了东两线作战的压力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11.本世纪 20 年代,苏维埃俄国能与国际帝国主义列强和平共存,其前提条件是
A.国内经济恢复发展快
B.得到了英美等国的承认
C.反武装干涉斗争胜利
D.一战后列强需要和平
12.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直接原因是
A.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或加强殖民统治   
B.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
C.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3.朝鲜“三一”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A.日本对朝鲜的残酷统治
B.国王李熙暴亡
C.朝鲜人民反日情绪高涨
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4.与《色佛尔条约》相比,取代它的《洛桑条约》重要的结果是
A.使土耳其获得了民族独立
B.海峡地区实行中立化
C.废除外国的财政监督权
D.取消了赔款和领事裁判权
15.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不同之处在于
A.重点发展重工业                   B.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步进行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        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
16.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是在
A.俄共(布)“十大”后                 B.联共(布)“十四大”后
C.联共(布)“十五大”后             
D.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后
17.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
A.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B.片面发展重工业
C.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D.轻工业发展品种单调和布局不合
18.下列有关“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特点的评述,正确的有:①共产党领导一切,党政不分,党直接发布政令   ②苏维埃是名副其实的人民政权的权力机构③领导人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④个人专制独裁,毫无民主法制可言
A.
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9.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日本最关注的问题是
A.向欧洲地区渗透
B.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   
C.远东地区的霸权
D.开拓印度的市场
20.战后美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的是 BY qzzn 田老鼠
A.协调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相互关系
B.削弱英法势力维持欧洲的均势
C.实现自由航行自由贸易的原则
D.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
21.凡尔赛和约中不许德国设防区是
A.莱茵河东岸十五千米以内区域
B.莱茵河西岸五十千米以内区域
C.莱茵河西岸十五千米以内区域
D.莱茵河东岸五十千米以内区域
22.下列各项中,凡尔赛和约没有作出最后规定的是
A.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
B.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归属问题   
C.德国的兵役制问题
D.德国赔款问题
2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实际上是   
A.
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B.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C.英法等国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D.美英法日等战胜国瓜分世界的机构
24.凡—华盛顿体系形成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 20 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 BY qzzn 田老鼠
A.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      
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
C.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D.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Y qzzn 田老鼠
25.对英国所推行的“势力均衡”政策的正确解释是
A.英国与欧洲大陆诸国势力保持相等
B.英国与欧洲大陆某一国势力相等
C.保证欧洲大陆有两个势力相等的国家
D.保持欧洲各国的势力相等
26.在巴黎和会上获利最大的两个国家是   
A.英国 .法国
B.英国.美国
C.英国.日本
D.美国.日本
27.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以下各项不正确的是
A.确立了美国在亚洲的霸主地位
B.打破了日本“一战”以来独霸中国的局面
C.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同等的制海权
D.遏制了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的扩张势头
28.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A.缓和了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矛盾
B.消除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C.缓和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D.确立了战后新的国际秩序
29.一战后,英国拒绝加入法国的安全保障体系,其原因是
A.认为德国已无力与法国抗衡
B.不愿意法国势力在欧洲大陆过分膨胀
C.反对改变战前德国的领土状况
D.奉行不结盟的中立政策
30.1923 年—1929 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之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柯立芝上述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是
A.
规模经济危机的发生埋下了祸根
B.加深了美国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
C.有利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实施
D.加剧了美国工人阶级的贫困
31.一战后,英美在下列问题上不一致的是
A.德国延期赔款问题
B.国联领导权的归属问题
C.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问题
D.对苏进行武装干涉   
32.1929 年经济危机在美国首先爆发,很快涉及全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A.经济规律的作用
B.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有优势
C.世界市场的作用
D.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33.1929 年的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不包括
A.从根本上动摇了资本主义的制度
B.结束了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时期
C.激化了各国矛盾,造成了战争危险
D.各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4.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
C.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35.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不包括... BY qzzn 田老鼠
A.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B.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C.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36.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有利于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的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政策
D.兴办公共工程
37.凡尔赛体系开始解体的标志是
A.纳粹党制造国会纵火案
B.德国扩充陆军重建空军
C.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
D.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
38.20 世纪 30 年代,德国和日本走上法西斯集权统治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
B.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和竞争激化
C.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D.政府企图通过战争摆脱经济危机
39.共产国际“七大”决定加强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性,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A.各国国情不同任务各异
B.右倾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
C.受统一战线方针的影响
D.共产国际内部发生了分歧
40.“小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说,最符合下列哪一情况
A.抗战中的中国
B.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   
41.下列有关意大利侵入埃塞俄比亚后,英法控制下的国联的态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
B.宣布意大利为侵略国
C.实行不干涉政策
D.没有把石油等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
42.希特勒说:“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制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赤祸的决定性堡垒。”为此而采取的措施是BY qzzn 田老鼠
A.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B.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C.签署《慕尼黑协定》
D.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
43.1938 年 9 月的慕尼黑协定的内容是
A.划定德国东部和西部的边界
B.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C.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D.承认德国和奥匈帝国合并
44.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 国。”英国考虑的是
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B.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C.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
D.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45.下列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粉碎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
B.表明苏联采取了“中立自保”的政策
C.使苏联赢得了一定的备战时间
D.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46.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
A.德军空袭英国
B.日军偷袭珍珠港
C.德军进攻苏联
D.德军突袭波兰
47.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A.都是绥靖政策的必然结果
B.都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C.直接决定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命运
D.都是法西斯军队实施的突然袭击
48.下列二战中的战役,与斯大林格勒战役作用一致的是

A.不列颠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柏林战役
49.1944 年 6 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实践了
A.德黑兰会议决议
B.开罗会议决议      
C.波茨坦会议决议
D.雅尔塔会议决议
50.下列二战中通过的国际文件,中国代表参加签字的有
①《联合国家宣言》   ②《开罗宜言》③   《雅尔塔协定》   ④《波茨坦公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51.“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便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这是下列哪一国际文献的规定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德黑兰会议决议
52.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苏德战争爆发   ②德国突袭波兰   ③《大西洋宪章》的发表   ④珍珠港事件      ⑤《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A.②①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③①④②⑤   
53.两次世界大战结果的相似之处有
①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和破坏 ②严重削弱了英.法.日等主要帝国主义国家③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④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4.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因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
B.是在雅尔塔会议等确立的基本原则上建立的
C.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D.是美苏两国势力均衡的重要体现
55.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关于这三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战争后建立起来的
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
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D.没有进步作用
56.“冷战”局面的形成是由于:①美国试图称霸世界 ②苏联政治军事力量增强 ③欧亚社会主义阵营形成④美苏展开核军备竞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57.“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   
A.金元外交政策的继续
B.帮助欧洲复兴经济
C.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
D.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58.20 世纪 80 年代后,美国经济逐渐复苏,主要原因是   
A.
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B.国家紧缩银根,限制通胀
C.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
D.国家采取各种方式干预经济生活
59.二战后,西欧国家纷纷调整社会经济政策,主要有:①加强以经济的宏观管理 ②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③加快产品更新换代 ④进行社会改革,稳定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0.下列对战后处置德.日法西斯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德.日法西斯分子都受到了应有的惩
B.把柏林分成苏联占领区和美英法占领区两大区域
B.
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单独占领日本
D.日本的天皇制被保留
61.二战结束后美苏同盟关系开始破裂的原因有:①美苏两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逐渐突出   ②美苏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加剧 ③美国企图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④苏联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62.1947 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威胁,他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其中“极权主义”是指
A.希腊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
B.欧洲的法西斯
C.各国的垄断资产阶级
D.社会主义苏联和各国共产党
63.为日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国民经济的全面提高埋下隐患的是(   )
A.工业不够发达
B.存在严重的封建残余
C.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D.广泛实行银行和工业国有化
64.“布拉格之春”的出现,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人民群众关心改革,支持改革
B.东欧国家要求摆脱苏联的控制
C.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弊端暴露
D.共产党国家之间的关系不正常
65.华沙条约组织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长期对峙,对 20 世纪后半期的世界局势影响巨大。以下各项关于其影响的评述,正确的是
A.压制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B.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发生
C.促进了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D.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机会
66.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新问题有:①贫富差距大,阶级矛盾依然存在 ②社会危机加深 ③极右势力沉渣泛起④战争不断爆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7.马歇尔计划远不只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这一说法的依据是:①它使受援国度过了经济困难   ②它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势力范围 ③它使受援国成为美国的商品输出市场④它使受援国在经济.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受美国控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8.一战后美国推行的“金元外交”和二战后推行的“马歇尔计划”的不同作用是   

A.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B.帮助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恢复经济

C.加深了美日之间的矛盾
D.增强了美国对他国的支配地位
69.属于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②政府减少对企业的干预 ③采用最新科技成就,革新生产技术    ④发展新兴工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0.战后日本发展现代经济必须解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
A.挖掘国内资源扩展海外市场
B.发展外向型经济,实行对外开放
C.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提高产生率
D.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71.下列对赫鲁晓夫反对个人崇拜的评价中,正确的是:①对从根本上铲除个人崇拜有积极作用②对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有利 ③批判斯大林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④简单地否定斯大林,为敌人提供了进攻的借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
72.东欧人民民主政权的性质是

A.多党联合专政
B.单一的无产阶级专政   
C.无产阶级领导的不同党派的联合专政
D.苏联控制下的不同党派联合专政
73.在美苏争霸中,苏联采取进攻战略的顶峰是
A.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B.苏联入侵阿富汗
C.苏联把导弹运入古巴
D.苏联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
74.下列关于印度经济发展的论述,正确的有:①推行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共同发展政策 ②已建立部门齐全的工业体系③实现粮食自给,科技取得较大成就④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等因素,严重阻碍印度经济发展
A. 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5.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B.僵化的模式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
D.民族矛盾激化和地区冲突
76、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我们的最大教训
A.
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原则
B.
社会主义国家要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
C.
社会主义改革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社会主义国家要注重民主和法制建设
77.下列各选项中,推动当今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因素是   
A.欧盟的形成、第三世界的兴起
B.欧盟的形成、联合国的建立
C.第三世界的兴起、联合国的建立
D.联合国的建立、东欧剧变
78.20 世纪 90 年代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事件表明   
A.多极化趋势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
B.联合国已不能承担维和责任
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当今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D.美国和北约取代了联合国的位置79.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说明:①社会主义的初创阶段必然有来自资本主义的巨大压力 ②市场经济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惟一选择 ③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1971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演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回答
80.尼克松演说中的“挑战”是指   
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美国经济滞胀
81.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不包括   
A.石油输出国组织作用迅速加强
B.世界经济权力机构向多极化发展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增强
82.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B.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C.国际贸易的大幅度增长
D.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
83.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经济发生变化的表现有:①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空前发展 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 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③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空前 ④区域经济集团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4.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等相继成立,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强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集团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D.世界形势的总趋势走向缓和
8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是对立的
B.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C.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
D.知识经济是新兴经济的典型代表
86.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87.下列关于知识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新型经济 ②兴起于 20 世纪 90 年代 ③是全球化的产物 ④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8.下列对知识经济表述不准确的是   
A.首先在美国出现
B.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C.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D.具有高投入、高增长、高失业的特点
89.下列科学技术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为: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③电子计算机诞生④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90.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
A.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空前加快
B.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
C.奠定了战后政治、经济格局

D.在各领域涌现出一批新技术成果
91.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这种差距是指
A.经济实力
B.科技水平
C.教育水平
D.军事实力
92.“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 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简,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B.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C.“二战”客观上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93.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表现不包括
A.航天技术的应用
B.原子能技术的应用   
C.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D.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94.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学术呈现出的新的发展趋势有
①学科越来越多②学科分工越来越不明显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深入④科学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5.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有着直接关系的是:①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   ②经济的发展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   ④教育的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6.·津赣]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使许多国家优先发展教育
B.西方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缩小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D.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97.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A.是机遇,利用时机接近和赶上发达国家 B.是挑战,应缩小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C.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D.是加强经济联系的好时机
98、·春季]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原子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直接结果
B.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学科的联系日趋密切
C.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
D.科学技术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
99. ·天津·24]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表现在
A.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开始形成 B.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C.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
D.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100.·天津·1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学科被划分得越来越少
B.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C.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
D.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

狼图腾 发表于 2009-8-16 11:22:21

答案

腾飞 发表于 2009-8-16 12:31:56

1# zlg1984 dddddddddd

jcx_236 发表于 2009-8-16 17:59:40

没有答案吗

jpsc062755 发表于 2009-8-16 18:49:39

搞的这么长,弄个压缩包多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近现代史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