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sone521 发表于 2009-5-13 08:45:35

让重建成为下一轮发展的新起点

每一次到地震灾区都有不同的感慨和收获。
    去年“5·12”地震期间,记者第一次来到灾区,看到的是地震肆虐后的累累伤痕,不禁感叹灾难的残酷,深受触动的是救援的悲壮;去年7月,记者第二次来到灾区,看到北川百姓进入受灾的老县城,从废墟中刨出一件件家具,手抬肩扛、几步一停歇地走一两 里路,才腾挪到临
时板房中,记者感叹的是生者的无奈和艰辛,深受触动的是“从零开始”的坚韧;第三次来到灾区,看到火热的建设场面和平静的灾区群众,记者感叹社会生生不息的愈合力,深受触动的是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豪情。   每一次到地震灾区都有一个相同的牵挂——幸存者们怎样站起来开始新的生活。逝者为生者承担了死亡,生者则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坚强,要在废墟上重建起美好家园,以告慰逝者。   美好家园,除了建一排排新房“安居”,更要有工作机会来“乐业”;重建,不仅是简单恢复城市运转,更是在原有功能上的提升,不仅是原来产业的复制,更是适应发展的优化调整。今年五月重返灾区,记者深深地体会到:灾后重建,立足当前,更着眼未来,让重建成为下一轮发展的新起点。   当前,灾区居民考虑的问题很现实,住在板房中,生活成本很低,还能够维持生活。可入住永久性住房后,住的条件改善了,如果还没有工作和收入,连水电费都难以支付,就谈不上生活质量和稳定发展了。   群众的担忧也是政府考虑的难题——灾后重建不仅是解决住处,更是解决出路,要靠长远的产业去支撑灾区未来的发展。专家们则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产业支撑的必要性,地震的发生,加速了人口的转移和集聚,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必然要求相应的产业提升来适应新的变化。   现在实施的许多规划就正体现了这样的新变化,不是单纯地为建房而建房,而是考虑了产业的重振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产业的造血机能,为重建打下基础:   成都提出了“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全面提升”的重建目标,要求灾后重建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让受灾群众的生活生产条件、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让灾区产业发展水平、经济繁荣程度和群众收入水平、生活品质有明显提升。   都江堰市虹口乡有“一轴两翼四区”的发展战略,以白沙河亲水河为轴线;红色村至高原村的农业观光旅游带、虹口村至集镇的生态休闲旅游带为“两翼”;有地震遗址观光区、农垦文化体验区、温泉公园健身区和户外运动精品区“四区”。   地震中受损严重的都江堰市向峨乡,重建规划中,在猕猴桃、“三木”(黄柏、杜仲、厚朴)药材、无公害蔬菜、雷竹(食用笋)、大虾等6个传统优势产业基地的基础上,注重资源整合,重新划分为山地生态经济林区、山地旅游休闲区和生态农业观光区等3个经济片区和谐发展。   彭州市磁峰镇鹿坪村则提出“一心一带两环多聚落”,以处于中心位置的千亩荷塘为“一心”,贯穿整个村落的手工艺和文化创意产业景观带,而“两环”是指荷塘周围的旅游休闲环和外围的产业经济环……   重建蓝图已经铺就,将农村重建、产业重建、山水风貌、地域文化等多方因素全部集纳、融为一体的统筹规划,既具有前瞻性,防止重复建设,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实效,又能发展经济,提供工作岗位,提高群众收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重建,必将成为灾区下一轮发展的新起点。

wksone521 发表于 2009-5-13 08:46:01

新华网上的时评文章!

朱彦红 发表于 2009-5-13 09:13:03

在那里可以看到“生命之火,可以燎原”的最好见证!

wksone521 发表于 2009-5-13 09:14:12

为灾区人民加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重建成为下一轮发展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