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热点范文:知识产权有关问题探讨
<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一、存在问题</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知识产权,概括的说,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主要基于脑力劳动创造完成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P>
<P style="TEXT-INDENT: 2em">知识产权的特征有:1、无形财产权。2、确认或授予必须经国家专门立法直接规定。3、双重性:既有某种人身权(如签名权)的性质,又包含财产权的内容。但商标权是一个例外,它只保护财产权,不保护人身权。4、专有性:知识产权为权利主体所专有。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未经权利人同意或者法律的特别规定,都不能享有或者使用这种权利。5、地域性:某一国法律所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领域内发生法律效力。6、时间性: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定一定保护期限,知识产权只在法定期限内有效。 </P>
<P style="TEXT-INDENT: 2em">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存在如下问题: </P>
<P style="TEXT-INDENT: 2em">1、申请数量偏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专利申请量只是日本的1/8,美国的1/5,韩国的1/2。社会公众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很多可以获得知识产权的成果,因为不知道申请专利,白白流失。更多科技项目,立项前不进行专项年审,使成果落入他人之手,把自己的发明创造拱手让人。 </P>
<P style="TEXT-INDENT: 2em">2、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多数行业和企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基本上依赖国外,缺乏能够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的技术体系,特别是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存在着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 </P>
<P style="TEXT-INDENT: 2em">3、知识产权屡被侵犯。国内盗版音响制品、印刷品屡禁不止;许多"国家驰名商标"在国外被人抢注。 </P>
<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二、 原 因</STRON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1、人们知识产权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普遍缺乏;对国际规则了解还相当贫乏,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参与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准备和经验不足。 </P>
<P style="TEXT-INDENT: 2em">2、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的严重影响。这既不利于改善引进外资环境、提高引进外资质量,也不利于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匹配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P>
<P style="TEXT-INDENT: 2em">3、中介机构发育不成熟,知识产权信息的传播与服务还不能适应中国经济、贸易、科技、社会发展的需求。 </P>
<P style="TEXT-INDENT: 2em">4、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对现有的法律、制度执行的力度也不够。 </P>
<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三、解决办法</STRON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1、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工作。增强人民群众维权意识;企业要重视自主创新重视知识产权工作; </P>
<P style="TEXT-INDENT: 2em">2、发挥行业协会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作用。科技、经济、文化领域的各类行业协会以及专门的知识产权社会团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是推动知识产权法律实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应大力加强其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和对人民群众宣传普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的工作。 </P>
<P style="TEXT-INDENT: 2em">3、进一步完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机制。完善国内的法律,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加强对知识产权法律实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日常监督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机制。 </P>
<P style="TEXT-INDENT: 2em">4、建立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保护知识产权是一项涉及立法、司法、执法和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工作,各有关部门要互相支持,密切配合,以形成统一、协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P>
<P style="TEXT-INDENT: 2em">5、建立对企业自身切实有效的内部制度(比如奖励机制保密制度等),主要是要形成一个法律、外部强制性规范和内部管理制度相结合的体系,并要保证它是一个动态的、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的体系。 </P>
<P style="TEXT-INDENT: 2em">建设节约型社会问题的探讨(十月十九日) </P>
<P style="TEXT-INDENT: 2em">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P>
<P style="TEXT-INDENT: 2em">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P style="TEXT-INDENT: 2em"> </P>
<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出现的问题</STRON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1)近年来由于我国资源需求增长加快,资源消耗量高,使得能源短缺现象严重,资源约束矛盾不断加大。 </P>
<P style="TEXT-INDENT: 2em">2)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P>
<P style="TEXT-INDENT: 2em">3)环境污染严重,并没有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P>
<P style="TEXT-INDENT: 2em">4)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了高昂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并对公众健康产生明显的损害。 </P>
<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二、原 因</STRON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1)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虽然我国资源总量不少,但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紧缺状况将长期存在。 </P>
<P style="TEXT-INDENT: 2em">2)我国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合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来看,我们走的是依靠高消耗资源、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和浪费严重的现象。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 </P>
<P style="TEXT-INDENT: 2em">3)我国在对能源的社会管理制度上不够完善。目前我国在能源、资源、环保这些方面没有提出更为严格的产业准入的标准和制度,对高耗能的落后工艺、落后技术和落后的社会没有实行强制淘汰。 </P>
<P style="TEXT-INDENT: 2em">因此,要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的矛盾,就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考虑资源承载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P>
<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三、解决的对策</STRONG> </P>
<P style="TEXT-INDENT: 2em">根据我国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即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 </P>
<P style="TEXT-INDENT: 2em">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 </P>
<P style="TEXT-INDENT: 2em">2)国家应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要选择和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 </P>
<P style="TEXT-INDENT: 2em">3)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大力支持资源节约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建设。 </P>
<P style="TEXT-INDENT: 2em">4)着力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注重运用价格、财税、金融手段和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外贸政策,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P>
<P style="TEXT-INDENT: 2em">5)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建立资源节约的统计制度和信息发布制度,促进各行各业改进工作,堵塞浪费资源的漏洞。 </P>
<P style="TEXT-INDENT: 2em">6)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等各项国家标准,建立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