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文化建设
<STRONG>社会现象切入点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STRONG><P> 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P>
<P> 民族精神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P>
<P> 中华民族所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P>
<P> 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雪灾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等</P>
<P> 如何以宣传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大力宣传民族精神?</P>
<P> 抗震救灾精神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P>
<P> 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力建设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P>
<P> 要以宣传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广泛开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各类主题宣传教育、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宣传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P>
<P>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注重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英雄模范人物的带动、示范作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一条重要途径。</P>
<P> 2. 社会主义荣辱观(针对价值观混乱的问题)</P>
<P> (1) 内容</P>
<P>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P>
<P>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P>
<P>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P>
<P>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P>
<P>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P>
<P>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P>
<P>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P>
<P>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P>
<P>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P>
<P> (2) 名言警句</P>
<P>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
<P>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重在实际行动</P>
<P> 知荣辱 树新风 促和谐</P>
<P> 践行荣辱观 恪守职业道德</P>
<P> 知易行难,行重于言。道德者,行也 。知之惟艰,行之更艰。知荣明耻,重在实践。</P>
<P>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P>
<P> 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P>
<P>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P>
<P>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P>
<P>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家大耻。”</P>
<P> (3) 重要意义</P>
<P> 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了一个共同遵守的价值尺度;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迫切要求。</P>
<P> 现在有些人把腐朽当神奇,把庸俗当高尚,把谬误当真理。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树立了善恶、荣辱之间绝对分明的界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
<P> (4) 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措施:</P>
<P> 第一,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机制。</P>
<P> 第二,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修养机制。</P>
<P> 第三,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示范机制。</P>
<P> 第四,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考核评价机制。</P>
<P> 第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P>
<P> </P>
<P> </P>
<P> </P>
<P><STRONG>社会现象切入点二:推进文化创新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STRONG></P>
<P> 1. 什么是文化软实力</P>
<P>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党的十七大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软实力这一概念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一般来说,硬实力指经济、科技、军事等有形力量,软实力指文化、意识形态等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文化虽然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它蕴涵着巨大的潜能,就像电脑的软件与硬件同等重要一样。</P>
<P> 2. 为什么要提升文化软实力</P>
<P> 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的进步起着催化作用。</P>
<P>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特殊纽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P>
<P>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递给世界的名片。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P>
<P>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P>
<P> 3. 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出路</P>
<P> 首先,提高文化软实力呼唤文化创新</P>
<P>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离开创新,文化就难以延续传承,更难以实现大发展大繁荣。</P>
<P> 要积极推动内容创新。</P>
<P> 要积极推动形式创新。</P>
<P> 要积极推动传播手段创新。</P>
<P> 传播手段创新的重要问题: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P>
<P> ① 网络文化的内涵</P>
<P> 网络文化是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一种新的文化生产创作传播方式。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在互联网上的延伸,也包括依托互联网产生的各种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如网络媒体、网络出版、网络游戏、动漫游戏等。</P>
<P> ② 网络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P>
<P> 成效:(1)网络文化的骨干力量初步形成。</P>
<P> (2)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日益扩展。</P>
<P> (3)网络文化品位有所提升。</P>
<P> 问题:(1)境内外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干扰破坏。</P>
<P> (2)错误思想观念和腐朽文化传播。</P>
<P> (3)网上不良行为引发社会问题。</P>
<P> (4)侵犯知识产权严重。</P>
<P> (5) 管理对象的复杂化。</P>
<P> (6) 网络文化的多样性。</P>
<P> ③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对策</P>
<P> 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P>
<P> 二是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P>
<P> 三是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P>
<P> 四是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营造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P>
<P> 五是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快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P>
<P>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加强规划、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充实队伍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信息产业发展与网络文化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把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的要求贯彻到网络技术、产业、内容、安全等各个方面。要制定政策、创造条件,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扶持拥有优秀网络文化内容的网站,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加强和改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服务。要加快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形成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队伍、舆论引导队伍、技术研发队伍,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互联网知识,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能力,努力开创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新局面。</P>
<P> </P>
<P> </P>
<P> </P>
<P> </P>
<P> </P>
<P>其次,提高文化软实力需要体制机制作保障</P>
<P> 深化改革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杠杆。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实践看,文化行政管理体制上的交叠、缺位现象仍然存在,创作机制、经营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等亟待改进。</P>
<P> ① 重塑和培育合格市场主体,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最根本的办法是迅速把自己做大做强。</P>
<P> ② 占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壮大国有文化企业,保护引导好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同时要对文化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打造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不断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效益。</P>
<P> ③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把工作职责转到定政策、做规划、抓监管上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主要管微观向管宏观的转变。继续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P>
<P> ④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P>
<P> ⑤ 要坚持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基本性,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城乡区域均衡发展为基本要求、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公益性文化单位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深化内部改革,不断增强活力,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杠杆,努力探索扩大和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途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运行机制。</P>
<P> 重要考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措施</P>
<P> 一是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P>
<P> 二是我们要建立公共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要通过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着力抓“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P>
<P> 三是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其中把新的科技手段引入到传统文化领域是很重要的方面。数字化图书馆、博物馆</P>
<P> 四是要明确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方面的责任,要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到各级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到政府的目标管理,纳入到当地的财政预算。</P>
<P> 五是我们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维护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众的文化权益。</P>
<P> 奥运会留下了什么?</P>
<P> 可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多角度对奥运会进行考察,考试时要注意分析角度</P>
<P> 奥运会是全球体育竞技的大舞台,是全世界体育健儿四年一次的大团聚,是世界各民族之间对话、交流、沟通的盛大节日。在奥运会这个全球性的大舞台上,所展示和交流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体育赛事和奥林匹克精神,更是奥运举办国的国家形象、文化魅力、国民素质、综合实力和世界各国独特的历史风情和文明成果。</P>
<P> 北京奥运会,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是世界各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热烈拥抱,也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激情对话。</P>
<P> 1. 通过奥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形象</P>
<P> 展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P>
<P> 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魅力。</P>
<P> 展示13亿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P>
<P> 民心因奥运而凝聚,精神为奥运而振奋。</P>
<P> 2. 提升百姓健康素质与生活质量:</P>
<P>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必然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P>
<P> 举办奥运会,也是群众体育发展的大好时机。</P>
<P> 奥运会的举办,还是提高全民环保意识、改善城市环境的难得机遇。</P>
<P> 3. 有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P>
<P> 奥运会作为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国际性、综合性的大型社会活动之一,因其以巨大的综合社会效益推动社会发展,被称为当今时代中最伟大的社会力量之一。筹备和举办奥运会,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参与和协作,事实上是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一次大检阅,从而带动社会相关部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P>
<P>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经济建设、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带来巨大的旅游收益,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带动电子、通信、建筑、体育用品、服务等部门及行业的发展。这些都将促使中国经济继续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健康发展。</P>
<P> 北京奥运会将加速推动中国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既是对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的集中展示和充分肯定,又是推动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一个积极因素。奥运会是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各项工作的一次检阅和考验,势必促进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国的全面改革只会越来越深化,对外开放的步子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快。</P>
<P> 北京奥运会将成为提高国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催化剂。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既是奥运成功的保证,又是北京筹办奥运的目标之一。奥运会的举办将引导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居民更加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减少语言不文雅、举止不文明、服务不规范的现象,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文明风尚。随着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首都文明从我做起、排队推动日、文明北京行、微笑北京、志愿奥运、共创和谐等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广大市民在参与活动中贡献力量,在贡献力量中享受奥运带来的快乐,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P>
<P> 4. 奥运会留给我最重要的是精神</P>
<P> 相对于后奥运经济而言,我们更应该关注北京奥运会对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将会贡献哪些遗产?奥运会将给我们留下哪些精神文化遗产?我们又将如何用好这笔宝贵的财富?</P>
<P> 奥运会闭幕之后,给我们留下的将不仅是优异的比赛成绩、现代化的体育设施,更重要的是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文化的精髓,是通过体育比赛所折射出来的人类的智慧和力量、人类的美好理想和不懈追求,是世界各国体育健儿所带来的不同文明的优秀成果和宝贵经验,是奥运会筹办和举办期间中国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过程中所迸发出来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我们收获的国际视野和进取意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