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喜欢“铁饭碗”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86%的人表示自己或身边的人曾想过报考公务员,77%的人认为,很多人争先恐后报考公务员,是因为公务员职业是“铁饭碗”。(9月2日《中国青年报》)<P> “铁饭碗”这个词,出自改革开放之初。当时的企业,多是国有。而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就是吃“大锅饭”。干和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工资是按年头涨,福利是按人头发。几乎每个企业,都养着一大批闲人、懒人、庸人和散人。这些人不仅成为企业的巨大包袱,而且直接影响了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于是有人提出,这个“大锅饭”非得砸掉不可。不打破“铁饭碗”,企业就没有出路,中国就没有出路。很快,人们发明了“承包制”。接着,又进行“股份制改造”。这样一来,劳动效率上去了,经济效益上去了,个人收入也上去了。所以大家都说这个“铁饭碗”打得对,砸得好。
<P> 但对另一个“铁饭碗”,即公务员队伍中的“铁饭碗”,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年,也一直在喊行政体制改革。而改来改去,多是在机构编制上增增减减、合合并并。拆一些“旧庙”,建一些“新庙”,或者把几座“小庙”,合成一座“大庙”。但对“和尚”们的切身利益,却基本没有触及。
<P> 多数行政机关的管理办法,沿行的仍是20多年前国有企业的老路。只要进了这个门,就算端上了“铁饭碗”。无论你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到时候都照样拿工资,照样分福利。你涨工资,我也涨工资;你分年货,我也分年货。一个人都不能少,一分钱都不能少。
<P> 当然,在公务员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好干部、好公仆。他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老百姓办了很多的实事和好事。但也确有不少混在里边“吃闲饭”的人。一种是什么也不会干的人,一种是什么也不想干的人,一种是虽然干了一些事,但却自身“不干净”的人。正是这样三种人,损毁了公务员队伍的形象。
<P> 害怕风险,是人的一种本能。国企工资低,外企不稳定,自己创业没本钱,亏了还得自个儿哭。这样比来比去,还是当公务员最保险。正如一些大学毕业生所言:“一次的努力,就能规避一生的风险。”与其他职业相比,公务员不仅岗位稳定,收入丰厚,而且工作轻松,并拥有升迁机会。现在的年轻人,也包括他们的家长,谁还算不清这笔账?
<P> 社会进步的标志,就是机会均等、压力均等、政策均等。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问题,已经列入中国改革的议程。虽然有人把这项改革称为“深水区”,但要打造民意政府、法制政府和高效政府,就必须迈出这一步。
<P> 我们要打破的,是企业“铁饭碗”、行业“铁饭碗”和部门“铁饭碗”。换句话说,是打破低效和不公的“铁饭碗”。同时,我们还要建立一个社会公共的“铁饭碗”,即社会保障的“铁饭碗”。这个“铁饭碗”,必须是全民的、完整的和公平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P> 同意这篇评论写的不错 说归说,报道归报道!可惜事实是事实~ 追求铁饭碗,首先不是求职者的错。
追求一种生活,于己于家于社会都能稳定安乐,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追求的事。
只是中国为什么有如此多人追求铁饭碗,就是个很有意思可值得研究下的事情。
精神层面上,肯定有千百年的官本位思想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继而“学而优则仕”,这样一个完整的事业链条就形成了——既然读了书做了学问,自然就是要从政,这样才有社会舆论地位,更何况很多没怎么读书又想弄权弄钱的人呢。
现实生活和社会文化下,也没有培育人们更多其他就业途径的安全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