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在基层:选调生别患上“身份症”
【新闻回放】 选调生“重点培养”不与提拔必然挂钩
选调生是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的优秀应届毕业生的简称,他们将直接进入基层党政部门工作,作为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工作人员进行培养。
选调生工作可以追溯到1965年,“文革”期间中断,上世纪80年代初重新开始。经过3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有关选调生的政策不断完善,选调生工作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轨道。其中重要的变化是,选调生工作不再是过去的“指定”选调、“戴帽”选拔,优秀大学毕业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到基层工作,不再与提拔必然挂钩。同时,选调生是作为领导干部后备力量培养的公务员(微博),因此,从录用到管理,都注重与现行的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和《公务员法》相适应衔接。
作为全国最早开展选调生工作的省份之一,山东省从1980年起到2011年底,累计选调到基层工作的优秀大学毕业生26批1.3万多人。
(见本版6月25日报道)
年纪轻、学历高、成长快……作为干部后备人选,选调生在基层备受关注。基层如何进行管理帮带?选调生应该怎样调适心态,融入当地“官场”?
重庆市合川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显贵说,选调生给基层带去了一股清新的风气,“他们既有激情,也有创意,只要能逐渐适应环境,一般都能有好的作为。”2007年之后,合川区接收的72名选调生中,外地人占60%以上,如今大多已学会说重庆方言。
而在巴南区,去年进行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公开选拔了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21名,选调生便占了11席。
老百姓只对能切实解决问题的人服气
【镜头】
老家在河南农村的清华大学(微博)选调生张信阳,2009年硕士毕业后来到重庆市合川区,成为合阳城街道团委书记,同时兼任凉亭子社区党委书记。放弃了高薪职位,孤身一人来到合川,张信阳坚定地打算扎根西部。“物质条件太好了,容易浮躁,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空间会更大,应该可以更有作为。”张信阳还有一兄一妹,都在父母身边,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他的压力。
“为了30年后无悔。”在张信阳看来,做选调生到基层工作可能会比较辛苦,“但试想30年后,各方面都发展起来,那时再提现在的豪情壮志,就没机会实现了。趁年轻一定得拼一把!”
“既然同在基层工作,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其他公务员就没有什么区别。”在合川区选调生张信阳看来,一些选调生在工作当中容易患上“身份症”,把自己太当回事,这是不应该的。他有时还更羡慕村官,“在我的观点里,乡镇和街道都不能算基层,如果能常年驻村,自己会学到更多,得到更多磨练。”
有位选调生说,在基层锻炼,是一个“除躁气、戒娇气、增才气、聚人气”的过程。而巴南区选调生李晓琴则总结道,在农村,什么职务、头衔都是虚的,老百姓只对那些能切实解决问题的人服气。她说自己和村委会主任差距还很远,2500多名村民,主任可以叫出一半以上人的名字,而她现在才叫得出不到百人。
张信阳在社区里办成一件“大事”,这让他获得了领导的肯定,也得到了居民的支持。社区一居民楼背后有块私人老板占的苗圃,一到夏天垃圾多、污水多、蚊虫多,8年都未得到清理,群众怨言很大。张信阳找到街道负责部门,得到的回应是“困难较多”,后来他直接向上级领导反映情况,街道相关部门开始全力配合。最终,“老大难”问题得以彻底解决,群众为此还送来锦旗感谢。
巴南区选调生黄奔认为,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其他干部相比,能力各有所长,比如做群众工作方面,老同志的经验更丰富,大学生村官长期在村里,对一个村的情况了解更清楚,而选调生的优势除了知识学历外,还可以在基层与上级之间发挥协调衔接作用,“上级领导比较重视选调生汇报的情况”。
考调遴选,选调生不享受特殊照顾
【镜头】
重庆市巴南区选调生李晓琴去年8月到岗,现在是双河口镇团委负责人、北隘口村党委副书记。“刚到镇里,行李还没放下就开始熟悉工作了。”李晓琴把后来的工作形容为,白天下村、晚上写材料。
26岁的李晓琴还未脱学生气,不过已经开始学着和乡亲们“喊话式”聊天,“在一群人当中,你必须声音很大,才能让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你这里,以前细声细气的说话方式完全失效。”
选调生到基层后如何管理?实际在基层工作的时间有无要求?
据介绍,重庆明确规定,选调生关系在乡镇(街道),但须先到村(社区)工作,研究生至少在村(社区)工作一年,本科生至少两年。
按照合川区组织部的规定,选调生分配到镇街机关工作,工作时间不少于两年,在此期间,原则上不得借用或调动,两年后方可参加区内外遴选。同时,选调生一般会被派往较为艰苦的地方工作,或者承担急难险重的任务,也会获得诸如参加市委党校为期2个月脱产学习、单位明确专人“传帮带”等难得的机会,受到重点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在考调、遴选等方面,选调生并不享受特殊照顾,而是要凭借实力和在基层积累的经验,与其他人平等竞争。
选调生在什么情况下会被借调到其他部门?据巴南区委组织部介绍,选调生原则上未到服务年限,不能被借调到其他部门,只有极个别抽调到全区中心工作、重大活动的工作机构学习锻炼,如区创先争优办公室。
组织部门有针对性地采取“传帮带”措施
【镜头】
胡特2008年毕业后,选调到巴南区接龙镇任团委书记、人武部干事,2010年10月考调到区统战部办公室。
因为是回家乡工作,胡特对基层较为了解。过了适应期后,手里的事越来越多,工作愈发忙碌,有阵子几乎每天都加班。
有一次,领导让胡特编一个材料,当天是周五,他本想下班后立马坐大巴去异地看女朋友,所以心里犯起了嘀咕:“周日回来编也来得及,要不要跟领导建议一下呢?”不过,胡特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不能因为私事耽误公事。”
组织重视、自身努力,加上基层工作需要,使选调生更容易在选拔中脱颖而出。去年11月,张信阳通过参加公开选拔成为合川区钱塘镇组织委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在同届15个选调生中最早成为副处级干部。
为了帮助选调生适应环境,尽快成长起来,组织部门也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帮带措施。
合川区自2008年起特别在选调生中开展了“四学四帮”活动,“四学”即“拜一名党务干部为师,学习党务和文秘知识;拜一名领导干部为师,学习领导方法与艺术;拜一名项目建设管理干部为师,学习管理知识;拜一名司法调解干部为师,学习做群众工作的技巧”,“四帮”即“帮助村干部学习现**公手段,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收集发布信息,帮助村(社区)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巴南区则实行了“导师制”,要求各单位针对选调生,确定1名分管领导具体培养,确定1名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搞好“传帮带”。巴南还实行了“两级联管”、“两级联评”,由区委组织部负责日常管理,选调生所在单位党组织具体管理,选调生每年还要向区委组织部和所在单位汇报工作。
在永川区,组织部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选调生集中谈心谈话,全面了解和掌握选调生所思、所想、所盼、所愿。
页:
[1]